点击 “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关注我们~
6月21日,笔者走进棠溪镇花庙村350亩薄荷种植基地,只见田间地头一片绿意盎然,离薄荷田还有十几米,便有清香阵阵传来。
“薄荷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清利头目等功效,在医药、食品、日用品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近几年市场销售行情一直不错。”基地负责人严和发告诉笔者,相比于其他经济作物,薄荷具有种植成本低、管护简单、回报周期短等优势。采收后的薄荷地经过科学管理,便能很快长出新的枝叶。笔者了解到,花庙村的这批薄荷种苗今年刚刚种下,当年就能够采收3次,每亩预计年产干薄荷900公斤左右,350亩薄荷地产值总计能达到200余万元。不仅如此,按照薄荷的生长习性,如果管护得当,后续5到6年每年能采收5到7次,年产值将更加可观。
“花庙村地处山区,山多地少,种植普通农作物效果一般,但山区自然条件优越,种出来的中草药品质好、价格高。”花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冯立斌说道。近年来,花庙村转变发展思路,通过“公司+村集体”、“能人”带头等方式,先后引进种植了白芨、紫苏、黄精、射干、薄荷等中草药,将地理上的“劣势”转化成为资源上的“优势”,村集体和村民的收入也“乘势上涨”。
“就以这薄荷为例,350亩薄荷的一年用工费大约在60万元,按每人每天100元至130元的工资来算,能稳定的为村里提供5000多个工的就业机会。”冯立斌给笔者算了笔账,这5000多个工,能实实在在地为30至40位村民带来1万多到3万多元不等的收入。“村里的青壮劳力大多外出务工,留守的多是五六十岁的老人,在薄荷地里除除草、施施肥,工作轻松又能挣钱补贴家用,大家都很愿意干。”
眼见着种植薄荷回报周期短,管护简单,经济效益可观,不少村民也心动了,在薄荷基地务工的曹慧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他在基地负责薄荷的种养和管护,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听说明年村里准备成立合作社,由公司提供种苗带领大家一起种植薄荷,并打算在形成规模之后成立薄荷制品加工厂,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立马来了精神。“我现在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薄荷管护技术,争取多学点‘真本事’,等到合作社成立,我打算也投些钱种几亩试试。”曹慧明说。
薄荷产业的蓬勃发展,是近年来棠溪镇坚持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棠溪镇以创建区域农产品品牌“名棠”为契机,收纳辖区内多款农特产品,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宣发。并同步建设“名棠”乡村振兴创业园,以创业园+运营商+基地+大户的模式,初步标准化建设了焦枣示范基地、菌菇示范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加工基地,引入运营团队,建立“名棠”农产品统一营销、多维度推广,推动企业、村集体和农户利益捆绑、抱团发展。截至目前,棠溪镇西山焦枣枣园面积达8000多亩,年均产焦枣25万斤,年均产值约2000万元;七山茶叶、九华安茶等茶叶品牌年均茶叶产量达11万斤,产值2000万元;香菇、木耳年种量达300万棒,产值1500万元;年种植各类中药材800亩,产值400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民发展,吸纳更多的生产大户和村民参与进来,订单式种植‘名棠’旗下各类农产品,初步建设一个完整、统一、高效的供销体系,带动更多的群众致富增收。”棠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鲍敏说道。
公益广告展播
主办/ 池州市贵池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 池州市贵池区融媒体中心
协办/ 池州市贵池区数据资源管理局
来源/ 宝地贵池微信公众号
贵池区人民政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