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儿村地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刘堡镇东梁山区,距县城约8公里,下辖6个村民小组,6个自然村,242户1080人。全村耕地面积1968亩,人均1.82亩。

12月初,我们从县城出发一路向东南,驱车通过蜿蜒的山路来到这个小山村,阳光透过行道树斑驳地洒在平展的水泥路上,也照得漫山遍野的黑色地膜熠熠生辉。

“农田里覆膜种植的全是乌龙头。”窑儿村党支部书记马甲平指着山坡上层层梯田说,全村目前已发展种植乌龙头1200亩。“外出开饭馆和种植乌龙头,让窑儿村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马甲平高兴地说。

井水养殖处理流程_井水养殖致富_井水养殖技术

日子越过越红火

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变化真的是翻天覆地。”马甲平说,从开始的泥土路到现在的全村通水泥路,从小油灯到家家户户的节能灯,从破旧房屋到新房,甚至还有好多农民在城里买了楼房,从吃泉水、井水到全村通自来水,从少量黑白电视机且只能看几个台到家家户户开通户户通、电信宽带覆盖到组入户,从破旧校舍到新学校带铺设彩砖配备活动器材,从孩子上学要摸黑走路到太阳能路灯覆盖全村,从几辆摩托车到家用汽车的普及,从全村没有一个活动场所到文化广场、器材丰富多彩……说起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马甲平如数家珍:“这些变化在老一辈人的眼中都像是做梦一样,这都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才有窑儿村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随机来到一户人家,54岁的主人马思义正在院子里整理牛饲料。

马思义说:“原来我们一家子七口人住两间房子,夏不遮阴、冬不避风,这些年靠着党的好政策,我们盖起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红火了。”

马思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一共养了7头牛,以繁殖为主,一年的收入有四五万元;种植了10多亩乌龙头,现在正值初产期,一年能收入1万多元;利用农闲时间,在本村和周围的村庄承包建房,一年收入有八九万元。

马甲平指着马思义家满院的玉米说:“你看,现在真的是村强民富了,农民真正实现了牛羊满圈粮满仓。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变化,村民从原来目不识丁变成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从原来衣着不整、愁眉不展,变成现在喜气洋洋、文明有礼的新形象。”

打工者成了小老板

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放活以后,窑儿村群众外出讨生活,零零星星在外面餐馆打工,并逐步站稳脚跟。依托政策扶持,窑儿村群众抢抓机遇,通过传、引、带作用,清真餐饮从业户和人数出现“井喷”式发展。

“借助精准扶贫政策,将我们村的打工者变成了小老板,把工资性收入变成了经营性收入,实现了经济收入翻两番以上。”马甲平说,开饭馆成了全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截至目前,全村共有101户经营119家清真餐馆,从业人数达到550人,主要分布在新疆、兰州、内蒙、北京等地。全村产业规模达到1000万元的有1户,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户,50万元以上的有15户,10-20万元的有20户,10万元以下的有74户。

村民杨小平正是借助政策,开起了小饭馆,走上了致富路。以前他的两个子女都在北京打工,2015年,靠着精准扶贫贷款,他儿子和姑娘在河南各开了一家饭馆,现在一年收入有十来万。他自己在家里带孙子,还养了两头育肥牛,一年出栏10头小牛,收入三四万元。

“以前我们一家五口挤在一间土房子里,连耕地的牛都养不起,靠着精准扶贫项目和党的好政策,如今把饭店开起来了,自己当老板了。”杨小平高兴地说。

井水养殖处理流程_井水养殖技术_井水养殖致富

乌龙头成了支柱产业

随着外出从事清真餐饮业人数增多,土地开始出现撂荒,为了解决土地撂荒问题,马甲平看到乌龙头食药两用良好的市场前景,动员全村群众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乌龙头种植。

窑儿村坚持以连接市场大动脉、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为切入点,以打造全县乌龙头示范基地为目标,结合村情实际,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村党支部书记牵头负责、致富能人主动作为、贫困群众积极参与的带动形式,采取“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家庭农场,吸纳会员65人,带动43户贫困户年均增收800元以上,经过四五年的培育、试验、种植,如今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200亩。此外,为实现产品附加值,目前已建立育苗基地,正在建设气调库,实现了产业链的延伸和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形成了政府引导、农户参与和“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为提高种植效益,村上还投资建设了900立方米的气调库一座。乌龙头初果期每亩收入上千元,比传统的粮食作物增收3倍,实现了餐饮业和乌龙头‘双拐’脱贫路。”马甲平最后告诉记者,2017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670元,今年预计达到6350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