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果业(山东)集团有限公司苹果现代化栽培 “新元模式”开发推广纪实
一只苹果何其小?一只苹果何其大?苹果产业发展的大与小,体现着苹果产业经营理念、思维方式、管理水准、科技能力,乃至综合实力。然而,不比不知道,中国苹果产业在栽培模式、观赏价值、产量效益、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等等方面,与世界高水平相比,差距不容小觑。
中国的苹果产业走向何方?当新元果业(山东)集团有限公司意识到这些问题,便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探索。
欧洲果园技术交流打开一扇窗
2015年的6月,威海新元投资集团参加了威海市政府农业代表赴意大利参观团。这是当地一家高标准现代苹果栽培果园。与国内截然不同的苹果种植场景令人惊讶:果农每户四公顷果园,却见不到果农们忙碌的身影;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挺拔的水泥柱十分醒目,水泥柱与果树的主干紧紧相拥,顶部挂着一片片用于防冰雹和鸟虫的防护网;而没有套袋的红彤彤的果实,在枝头沉甸甸地挂着,煞是喜人,这与国内大多数“蒙头捂脸”的做法大相径庭。
随后的技术交流更是让大家感到震惊。意大利是世界上重要的苹果主产国之一,苹果园全部采用矮砧密植的现代化栽培模式,每亩栽种果树可达200-300株,三年大苗第五年亩产即可达到万斤的成龄丰产果园水平。
经过进一步了解,矮砧密植生产模式的使用,使意大利的果园兼具经济和观赏价值。果农的家庭收入不断提高,很多果农住上了别墅式洋房,这使得越来越多的意大利年轻人重返乡村从事农业产业,给乡村地区带去了全新的技术和活力。
回国后,新元投资集团第一时间对全国苹果产业的现状展开调查,发现中国苹果总产量为全球第一,生产和消费规模均占全球50%,但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却不占优势。
究其原因,我国90%以上的苹果园仍处于传统乔砧种植模式,树龄普遍较长,土壤酸化、贫瘠化严重,且从业人员年龄老化,导致我国苹果单亩种植用工时间为发达国家的10倍以上,平均亩产不足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
而在意大利盛行的矮砧密植苹果栽培模式,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传入我国,却因相关技术及标准没有落地、没有物化以及缺乏配套设施,一直未能推广开来。
同时,我国苹果以小规模种植为主,果农组织化程度较低,随着种植成本的逐渐提高,原有的小规模种植模式基本不赚钱,因而近年来,各地苹果种植区出现了一波波的撂荒伐树潮。
苹果产业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苹果的功能是什么?食用。
苹果,营养丰富,一种大众化、老少咸宜、妇孺皆可、人人离不开的水果。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
还有观赏价值,还有民生意义,还有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丰富内涵。
其一,现代化栽培模式之下,集约化、规模化程度高,花香四溢,硕果压枝,呈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壮丽画面,与“三农”工作息息相关。
其二,现代化栽培模式之下,矮砧密植,行株距宽,设计合理,果园便于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高,在育苗建园、疏花疏果、喷药除草、施肥灌溉、采收检测、分级包装、贮藏运输等各环节能大程度实现机械化作业,从而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经济效益,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有利于解决“空壳村”的困窘。
其三,现代化栽培模式之下,优美整洁的环境可使绿色农业旅游成为城市居民新的生活方式,农业资源潜力得以深度开发,农民增收途径拓宽,经济活力增加。
其四,现代化栽培模式之下,苹果亩产量大幅提升,可在保证消费市场的同时,极大降低种植面积,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在一次研讨会上,相关专家提出如下观点:一是改变中国苹果产业现状的出路在模式,在于实行标准化管理;二是苹果产业发展需要引领,需要多方参与、多元投入,实现利益共同化,资金、技术、培训方面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必不可少;三是城市资本有必要把视野拓展到果业,在为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美丽乡村建设尽心尽力的同时实现双赢。
开启“新元模式”的探索
欧洲之行,激发新元人深深思考中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方向。如何摒弃传统模式,立足中国大地,采用欧洲苹果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成熟经验,成为新元人开始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2016年初,威海新元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他们借鉴欧洲矮砧密植栽培模式和日本精细化植保管理技术,采用工业化、标准化的管理与运营思维,立足我国苹果产业特点进行实践,开启了中国本土“新元模式”的探索之路。累计投入1亿多资金,三管齐下建厂、建果园、建实验室,从果园的标准化建设、园区的集约式植保管理、土肥水的营养结构等方面,努力突破苹果种植技术的短板。
实现“五子登科”。与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山东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科研机构紧密合作,一次性推出五项标准化种植举措:一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中和国内原产矮砧资源,使用营养系砧木M9T337浅根性砧木,采用支架栽培、宽行密植;二是实施土壤局部优化,根据不同地区采取起垄斜坡定植,种植前施足有机肥打造营养种植垄;三是推广2年苗建园,每亩定植190-270株,采用标准行距和株距,树高确保通风透光,行距便于机械操作;四是探索促芽促花技术,为达到目标产量,定苗期须促发足量分枝,新元果业摸索出一套高效的花枝设计方法,保证第二、三年充足的挂果量,实现早丰产、早受益;五是推广免套袋栽培技术,发展以生物防控、农业防控为主要手段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目前的套袋果园相比,每亩可降低成本3000~4000元,且果实的耐储运性能、糖度、口感也比套袋果有明显的优势。
构建“配套体系”。推行苹果产业现代化,良好的设施配套体系不可或缺,新元公司基于自身优势,自主研发了果园支撑防护设施和植保机械装备,其中,支撑防护设施包括预应力水泥立柱、果园防护网架以及配套设施,具备优越的防冰雹、防鸟、防病虫害、防日灼、改善果园微小环境等关键功能。新元植保机械装备包括牵引式弥雾机、综合施肥机、背挂式举升叉车、果园割草机以及自走式采摘平台等植保机械,可大幅度提升果园整体植保效率,降低植保人工成本,实现了“百亩三人管”的目标。同时,新元还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建立苹果营养体系检测中心,为果园提供多维度检测服务,针对性地对土壤补充营养,此举大大避免了盲目施肥造成土壤酸化。
规避“水土不服”。坚持先试验再推广之路,不单纯照搬欧洲先进经验,而是借鉴工业化生产思路和技术路线,结合我国苹果产业实际,使果园种植向国际化、现代化、工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2016年以来,先后在山东威海、云南曲靖和陕西宝鸡分别投资4000多万元,建立起现代果园防护设施系统生产线和苹果示范种植基地。其中,在威海建立约70亩的现代化示范推广基地,率先引进欧洲先进苹果栽培种植技术,引进了意大利金冠、福布瑞斯富士、阿兹特克富士、嘎啦四品种及国内10多个品种。园区实行免袋栽培,采用高纺锤矮砧密植、行间生草、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种植第二年开始挂果,第四年平均亩挂果量8000多斤。
推行“智能管理”。近年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蓬勃发展,基于大数据、计算机视觉、边缘计算等智能技术的智慧农业系统如雨后春笋,采用信息技术赋能现代化果业已不再仅停留在概念层面。新元人敏锐地意识到融合这些新技术的必要性,开始构建一套务实的集果园物联网系统、农事管理系统、果园设施管理系统和矮砧密植知识图谱为一体的新元果业信息管理平台,提供苹果种植的一站式智能管理和果品质量的可追溯性,其矮砧密植知识图谱将“新元模式”数据化,向用户提供完整、便捷的高产苹果种植技术指导,解决用户缺乏专业种植技术的问题。这也将是我国首个现代苹果种植知识图谱,将为我国矮砧高密度苹果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开放的专家级技术支持。
开展“立体培训”。传统的苹果种植准入门槛较低,然而新元模式涵盖诸多种植技术与管理规范,对从业者有较高要求。为此,新元果业建立了规范的面向投资人、管理者和园区工作人员的分类培训体系,制作了12集视频教学题材片,从园区规划、建设、设施配置使用、苗木选型、田间管理、药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到智能化控制等环节进行细粒度、多渠道、手把手的培训指导,并在威海、千阳和马龙三个厂区配套80人左右的培训教室,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解答与示范操作。同时,新元果业网站上还增加了线上技术交流窗口,收集、解答从业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针对问题改进技术方案与培训方案。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对于培训交流,新元是开放和务实的,其目的只有一个:将“新元模式”落到实处,教会每个从业者。
标准产业化硕果累累
民间有话:“烟台苹果莱阳梨”,2021年,新元人把目光投向了烟台市。烟台被称为中国现代苹果的发源地,在烟台推广苹果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起到相得益彰的双赢效果。
2022年初,新元人在烟台海阳市全程参与建设占地656亩的苹果产业园,打造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新时代苹果园种植样板,预计第四年亩产可达10000斤。
在烟台栖霞市启动了现代果园立柱与网架系统厂区和20万吨的有机肥项目,同时建立500亩苹果产业基地,预计在2024年便可以挂果。
2022年6月,新元投资集团重组了新元果业(山东)集团有限公司,下设云南马龙、陕西千阳、烟台栖霞三个分公司,设立了矮砧技术推广与营养体系检测中心与农林生物防控研究中心两个科研部门。
前不久,新元果业传来喜讯:
威海苹果示范基地,苹果第五年挂果亩产8000多斤;
云南苹果示范基地,第一年挂果亩产3500斤;
陕西苹果示范基地,第一年挂果亩产3000斤。
成果告诉人们,示范基地挂果到成龄丰产水平比传统的乔砧栽培模式的果园平均亩产高出2000多斤;生产成本大幅度下降;新元模式的现代化水平走到了世界先进行列。
在前不久召开的一次行业研讨会上,“新元模式”引发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大家感慨:“新元模式”与中国现代化苹果产业需求高度吻合,具有先进性、可复制性、可推广性。
新元人的执著与坚韧,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广泛赞誉。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傅明先在视察了海阳苹果产业中心基地后,要求烟台市转变观念,加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多方参与、多元投入格局,精准实施一批高标准示范园,使烟台苹果尽快走向现代化产业的快车道。(牟山 岚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