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金黄稻飘香,蟹肥膏满丰收忙”。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雁鸣湖镇孙拔庄村开启了农业致富的新模式,为新型农业的发展筑起了璀璨航道。

蟹稻养殖技术视频教程_稻蟹养殖必备条件_稻蟹养殖技术

近年来,雁鸣湖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实施“一村一品”战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不断增强,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实效。

稻蟹养殖技术_稻蟹养殖必备条件_蟹稻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2015年,她慕名来到天明水净、沃野千里的雁鸣湖镇,说要流转土地搞稻蟹生态养殖,经与合作社社员达成意见,挽裤卷袖,说干就干。头一年,就迎来了“稻田蟹”“蟹田稻”双丰收。她就是中原稻蟹混养第一人、郑州连万家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凤敏。

郑州连万家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2年7月,注册资金200万,现有股东19名,成员210户,位于中牟县雁鸣湖镇孙拔庄村。

打破传统的农业模式,在黄河滩区实施种养结合生态项目绝非易事。2015年底,经多方实地考察学习之后,合作社决定先根据合作社区域自然资源条件,选出2000亩土地,建设稻蟹混养试验基地。2016年,合作社先拿出300亩地发展稻蟹混养试验田,为了打造生态稻蟹混养基地,高理事长带领大家收集大量秸秆、树叶、猪粪、鸡粪进行堆积腐熟,作为稻蟹混养底肥,为稻蟹的优质、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有黄金晴、胭脂红、绿宝石等,稻田里养的是中华绒螯蟹。当年水稻平均亩产1300斤,螃蟹每亩产70斤。去掉成本,每亩的净收益近3000元,远远高于种大田作物。

稻蟹混养是“一地两用、一水两养、一季双收”的立体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在咱们中原地区,一块地可以先种小麦,收了小麦后再发展稻蟹混养,达到一年三收”高凤敏介绍道。尝到了甜头,2017年合作社将稻蟹混养的规模扩增到700余亩,全年毛收入1300万元,净收入900多万元,已超过传统旱田作物收入数倍。

稻蟹混养最大的好处就是充分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生态关系,让两者互利共生。螃蟹主要以稻田里的浮游生物、害虫、杂草等为食,减少了水稻农药喷洒和螃蟹饲料喂食;而螃蟹生长要蜕壳,螃蟹蜕掉的壳和产生的粪便是很好的有机生物肥,可以促进水稻生长,从而培育出绿色健康的“稻田蟹”“蟹田稻”。基地主要有以下几点特点:一、稻和蟹混养共生,可获单季双收,可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社员收入;二、稻和蟹混养生态种植模式,是确保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的可靠保障;三、有利于自然环境保护、减少资源浪费;四、良性循环生产模式辐射周围,能够带动广大农户走生态保护、高效快捷、可持续发展致富路子”。

稻蟹养殖技术_稻蟹养殖必备条件_蟹稻养殖技术视频教程

目前,基地的蟹苗池里,正养着先期购买的两吨左右的蟹苗。高凤敏说,今年合作社准备拿出1400亩发展稻蟹混养,近期还要再购买一批蟹苗,而且拟增加稻鱼、稻虾混养模式,同时在市政府生态项目发展的指导扶持下,引进观赏莲、菊花、牡丹等花卉种植,发展种养游结合型生态农业。为进一步带动农民发展致富,下步合作社将为周边群众免费提供蟹苗、稻苗以及技术,扩大规模一并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兴旺”,“农村致富”离不开“科学种田”。下一步连万家所有社员们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只争朝夕的创业精神,帮助广大农户发家致富,搞好新农村建设。他们合理规划蓝图,加强内部管理,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积极助推雁鸣湖镇生态农业发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幸福美丽的家园。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