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之交时节,正值新茶上市。在桂林,若提起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镇的昌背,很多喜欢饮茶的人会翘起大拇指赞赏:“昌背的茶不错。”
17年来,昌背这个地处湘桂交界,位于越城岭大山深处贫穷落后的侗家寨子,因为种植加工茶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位于大山深处的昌背村,因为种茶叶而变得响当当
昌背,因为种植茶叶使得村民脱贫致富;昌背茶叶的驰名,也使得这个小村落的名字在桂林、柳州等地变得响当当。
大山深处被开辟出一片片茶园。
昌背村平均海拔650米,距离平等镇政府所在地25公里,距离龙胜县城75公里。整个村落有167户638人,10个村民小组散落在大山深处。
然而,偏远的昌背村并不穷,如今,全村种植茶叶超过2200亩。保守估计,按照每亩茶叶1万元的收入,每年光茶叶一项,昌背村人均收入就近35000元。
从公开发布的《2018年龙胜各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可得知,2017年龙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7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72元;2019年初公布的2018年桂林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649元,桂林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626元。比照之下,昌背村的人均收入已大幅度超越。
日前,记者从龙胜县城出发,经过瓢里镇、乐江镇,一路上车子在山间穿梭,拐过一个又一个弯,行驶近两个小时,终于到达了昌背村。
到了这里记者才发现,昌背坐落在一个山谷中,四面环山,一蔸蔸的茶树遍布房前屋后,还有远处的山坡上。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木清香。
听说村里来了客人,村干部纷纷迎上来欢迎记者。提起昌背种茶的事情,大家都说这多亏了老支书兰基调。
生于1963年的兰基调个头不高,眼睛眯眯的,说话不紧不慢,但条理清晰。在昌背人的心中,都觉得这个老支书了不起。品着昌背茶,听兰基调讲起种茶的过往,十七年来的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如画卷一般展开。
穷得无路可走,昌背人四处奔波,最终决定种茶
在种茶之前,昌背村的村民主要靠种植杉木,养几头猪生活。由于道路不通,杉木卖不出去,猪也得运到平等圩上才能销售,普遍养殖规模不大,效益不明显。没有办法,大多数村民只能靠外出打工谋生。
兰基调向记者展示新采的茶叶。
2001年,38岁的兰基调当选为村支书。
“当选支书那天我就想,一定要为自己也为大家找一条出路。”兰基调说,常年的打工生涯让他身心疲惫,管不了家,也赚不了多少钱,他能体会到其他村民的感受,“那种感受就像低人一等。”
为此,大伙去资源等县察看过西红柿、金银花种植。但回来一试,发现根本不适合昌背种植。这里地处高寒山区,又常年多雨,并不适合种植;即便是种成了,山路崎岖,像西红柿要运出去,早就被颠坏了。
在寻求产业发展的路子上,乡党委、政府组织村民代表去与龙胜毗邻的三江侗族自治县学习。在那里他们看到:围绕着茶叶的核心种植区布央村,连片连片的茶园布满一座座山,翠绿欲滴,惹人喜爱。让大伙更为惊叹的是,每到茶叶收购的时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聚集三江,客商就等着要茶,茶叶不愁卖。
昌背村当时去三江考察茶叶种植的有老支书兰基调和村民兰立安、杨秀生等12位代表,大伙都被三江茶叶种植的景象深深地震撼了。他们认为三江和龙胜同属山区丘陵地带,气候条件差不多,所以昌背也可以尝试种茶叶。特别是茶叶轻便,适合运输,不怕颠。
“那个时候,三江的茶叶种植已经有几千亩了,看起来非常壮观,平均每亩茶园的收益在三千块钱左右。当时1斤猪肉还不到三块钱呢。”兰基调说。在村民看来,种1亩茶的收益顶得上养几头猪。
12个人回到昌背后把看到的情景跟大伙一分享,很多人一听心动了。村委于是决定组织一部分有实干能力的村民一起到三江考察。多次考察后,大家认为村里种茶的路子应该可行。
2002年,在兰基调的带领下,部分村民尝试种植了286亩茶。
历经曲折,昌背村的茶叶种植取得了成功
到了2004年,昌背的茶开始上市了。可没有料想到的是,销售出了问题。那一年正值茶叶生产销售的低潮期,昌背村没有加工茶的机器,更没有加工茶的技术,这一切使得刚刚起步的昌背村茶叶种植出师不利。
兰基调、兰立志、杨秀生一起察看春茶的长势(从左至右)。
茶叶卖不出去,村民纷纷把矛头指向了兰基调,有的村民甚至直接把茶叶采回来放到他家里要钱。
兰基调多方筹措,通过贷款和借钱买了台二手机器,将村民的茶叶陆续收购,自己加工。然而由于不懂技术,他加工的茶叶根本卖不起价钱,自然是亏得一塌糊涂,甚至到了跟村民打白条的地步。
刚刚起步的茶叶种植陷入了死局,有些村民对茶叶种植的前景并不看好,有的甚至丧失了信心,相继有几十亩茶树被砍掉。
一时间,昌背村的茶叶种植何去何从,似乎前途迷茫。
兰基调知道,大伙是穷怕了,也亏不起,他不怪大家。“只有自己做出样子,成功了,别人才相信你。”
心里面懂得这一点,兰基调不埋怨谁,而是沉下心来,多次外出学习,筹措资金,重新购置茶叶加工设备,一点一点地学习茶叶的加工工艺。
2006年,种茶叶终于有了收益。赚钱了,村民的信心一步一步地逐渐恢复。这一年,昌背村又扩种了400多亩茶叶。
为向外界推介昌背的茶,2016年,昌背村第一届春茶文化节举行。各地的宾客来到村里的茶园观光,跟随茶农学采茶,体验采茶乐趣;参观茶厂,听制茶师介绍茶叶加工流程,欣赏制茶师现场手工制茶表演,品尝香气四溢的新茶;观赏富于民族特色的“唱茶歌演茶戏”,品尝“茶香四溢百家宴”——— 茶香土鸡、茶香土鸭、茶香腊肉、茶香五花肉等风味独特的菜肴;品饮昌背云雾茶,参观雄伟壮观的拜王滩瀑布。
茶文化节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昌背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昌背的茶开始销往柳州三江、广东佛山,甚至福建、浙江等地。
茶文化节至今已经连续举办三届。如今,昌背茶致力于打造高端的“鼓楼春”品牌,同时以茶叶的生产和开发乡村特色旅游为契机,按照休闲农业结合特色旅游资源,农业生产资源及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创意农业生态旅游”主题,深度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功能,发展集现代农业展示、农事参与农家文化体验、休闲农业观光、养生度假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旅游示范点,一个具有明显生态优势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的现代农业园区已经展现在人们面前。
从探索种茶叶开始,积极发展皇菊、毛葡萄等多种经营,昌背实现了多元化发展
17年过去了,昌背的茶叶种植超过了2200亩,并且已经波及附近的东社、隆江村,影响遍及整个龙胜乃至于桂林、柳州等周边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其实,这句话对做任何事都有指导意义。昌背村的发展就开了个好头。
昌背村种茶叶取得让人瞩目的成绩,极大地刺激和鼓舞了村民。而他们从种茶中摸索出来的致富的路子和经验,促使他们不断探索新的致富路子。
昌背人相信:鸡蛋不能全部装进同一个篮子里。这两年,村里又有人带着村民前往江西井冈山学习,依托本地优良的生态自然环境,通过流转整合土地资源,以“公司+种植能人+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进了皇菊。
每到中秋节前后,一年的茶叶采摘完了,皇菊又进入采摘期,勤劳的侗家人又不停歇地开始采摘菊花。如今,每亩皇菊的纯收入超过1万元;品质好的皇菊,光是1朵菊花就能卖到1元钱。
昌背村引进了皇菊种植。
不仅种茶叶、皇菊,昌背村村民杨宝忠还从广西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引进了最新研究出来的毛葡萄“野酿二号”,种植的60亩果树全部挂果,大获成功。此外还有人种植罗汉果、百香果、龙脊辣椒等,都取得了不错的种植效益。
17年里,昌背人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追求,村里的新房一座座建了起来,电器、小汽车、摩托车陆续进入村民家里。似乎是弹指一挥间,昌背村就从贫穷落后的侗家村落,发展成为产业兴旺,多元发展的致富标兵。
老支书的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是昌背绿色崛起的根本
无论是在昌背村行走,还是察看村民用双手打理出的一片片茶园,让记者内心深处最为困惑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村落实现了绿色崛起?
如果按常理来看,昌背村的条件算不上优越:人均约1亩地,其他都是山场,交通闭塞,比起桂北很多乡村,昌背的条件并不算好。那到底是什么?
就在前些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的身影出现在山城重庆。他换乘飞机、火车、汽车,历经7小时,专程来到地处高山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花溪村考察。看一个贫困村,“解剖麻雀”。习近平总书记说:“不怕路远,哪怕一天只看一个点,也要看到真贫。只有看到中国贫困的真实状况,我们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习总书记这种脚踏实地“解剖麻雀”的工作方法,让记者深受启发。
其实,昌背村脱贫致富的关键,就在老支书兰基调身上。生于1963年的他,上世纪80年代中学毕业,外出务工。尽管一直在外漂泊,但他的心却一刻没有离开过昌背。有生活基础,有知识积淀,有开拓精神,不怕失败和挫折,体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的担当、责任和使命。
从2001年任村支书到2014年卸任,十三年多的时间里,以兰基调为核心的村委干部,为昌背村的发展寻求致富路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兰基调的带头引领下,昌背茶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片种植到规模化发展。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昌背村各方面条件恶劣,使得很多村民外出谋生,开阔了眼界,昌背人因此并不闭塞。而不满足于一辈子四处漂泊的他们,又一直在思考如何实现自我的根本发展。这是昌背发展根本的内在动力。
当然,从昌背村自身的情况来说,村里人口少,群众脱贫致富的愿望强烈,也更容易集中统一思想。
如今,昌背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青年人回到村里发展生产。兰基调读完大学的女儿也回到昌背,跟父亲一起种起茶叶、皇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