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2020年年中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完善国内国际相互促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战略,实现更加协调的发展。在发展方向上,中国银行明确,加快场景化发展,加快战略级场景建设试点。
教育场景
9月开学季终于到来。在师生返校的同时,久别的校园也有了不少新变化:传统的校园卡变身“一码通”,解锁畅行新姿势;智慧校园丰富云端服务,学习情况尽在掌握;校友公益捐赠上线,让母校与学子心意相通;优质课程免费开放,学习方式更加自如;新推出的教师关爱卡、豆神教育联名卡等特色师生权益产品……这些新变化,正源自中国银行针对教育事业发展、贴合客户新需求而推出的“中银乐知”教育场景系列服务。
丰富教育场景生态建设
拥抱数字化升级
作为一家拥有教育“基因”的银行,中国银行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持续服务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自1999年起,中国银行与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开展国家助学贷款。20年间,中国银行提供242亿元资金支持,资助贫困学生180万人,把服务教育行业发展的基因,深度融入自身经营发展理念。
随着新一轮技术变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升级,如何运用数字化思维、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构架教育新生态,成为金融机构升级教育服务的当务之急。
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中国银行不断加快战略级教育场景建设,全新推出“中银乐知”服务品牌,以开放共享的理念,着眼“教育、金融、未来”,努力建设支持“家、师、生、校、教”全客群、覆盖教育全周期、满足需求多样化的“教育+”金融与非金融综合服务体系,打造“一点接入、全景响应”的教育客群优选银行。
构建全周期、全链条服务能力
持续提升用户体验
在服务基础教育方面,中国银行于2020年7月推出“中银乐知”K12智慧校园解决方案,通过优选合作伙伴,着力技术驱动,切实满足校园数字化管理和教育内容服务需求,打通教务、校务和家校互动痛点,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
在助力高校发展方面,中国银行打造校园一码通、校友公益捐赠等特色服务,优化、丰富高校客群体验。其中,一码通产品将身份识别的非金融功能与移动支付的金融功能整合于一码,打造轻便校园生活;校友公益服务则依托中银集团优势,在中银公益互联网公开募捐平台基础上,联手合作伙伴,协助高校打造校友数据库、校友权益、校友沙龙等专属服务,实现母校与校友的互动互促。
在支持教培实体经济方面,中国银行敏捷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发挥金融机构融资和融智作用,与教培企业共克时艰。同时,为进一步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中国银行结合市场发展的新动向和管理机构的新要求,高效研发机构端与个人端学费资金监管组合产品,助力培训行业发展。
在整合线上教育和金融服务方面,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客户端上线“中银乐知”教育专区,打造涵盖教育资讯、线上课程、智慧校园、志愿公益、专属权益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建设乐知头条、乐知学堂、乐知校园、成长金融、乐知有礼等频道,将优选教育资源和贴心金融服务无界呈现。
开创教育场景建设新模式
中行落地高校捐赠项目
近日,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立足银校合作,积极运用校友平台开展项目试点,在公益中国APP成功上线高校公益募捐项目——湖南大学炎辉奖学金。
高校业务一直以来都是校园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随着高校捐赠类需求的增加,传统金融服务模式遇上全新挑战。中国银行结合业务发展新情况,创新探索新方法,将校友客群作为重点目标,利用集团综合化优势,加强与中益善源联动合作,借助互联网公开募捐资质,围绕校友客群的母校情怀,为合作学校打造以公益捐赠为核心的校友平台,努力探索“后校园”业务拓展模式,促进校友与母校互动互促。
湖南大学公益捐赠项目的上线,开创了高校场景建设新模式。中国银行教育场景建设将以服务模式创新为基础,深挖场景内涵,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构建高质量校园金融服务。
紧盯基础教育蓝海市场
着力培育基础教育新动能
在陕西,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多年持续深耕当地高校场景,着力培育基础教育新动能,将高校模式下探延伸至基础教育领域,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先行先试,以打造三个样板项目,寻求转型突破。
一是以智慧校园云平台为支撑,推出一站式校园服务方案,丰富校园场景建设;二是关注县域中小学发展,加大县域地区投入和帮扶,为县域教职工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三是推动家校互动,利用手机银行便捷服务优势,为学生家长实现校内支付结算闭环。
后续,中国银行将持续发挥金融科技能力和校园服务经验,整合行内外资源,加速培育基础教育新动能。
未来,中国银行将不断深化教育场景建设,切实履行国有大型金融企业责任担当,加快教育产品服务创新,携手政府、学校、机构、客户各端,共同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持续培育教育发展新动能,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银发场景
一体两翼三化 探索养老金融新模式
2020年,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中国银行正着力打造银发场景生态金融服务新模式。
同时,中国银行方面认为,随着我国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银发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中国银行现阶段布局银发经济可谓恰逢其时,大有可为。
中国银行着力通过全面布局、小步快跑、重点突破的方式开展银发场景建设,全力打造集团内多业务、多渠道、多领域融合发展的新型战略性业务增长点,力争使“中银银发”成为国内养老金融服务一线品牌,成为老龄经济领域内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金融行业领导者,成为集团获客活客的重要平台,为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不断贡献中行力量。
同时,中国银行将在养老金融领域持续担当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和助力保障民生的主力军。
“一体两翼三化”
构建养老生态金融服务新模式
为落实全行场景生态建设工作新战略,中国银行银发场景组按照“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工作要求,着力打造养老金融“一体两翼三化”场景生态金融服务模式。
其中,“一体”是指以个人客户(C)为主体,“两翼”是指以企业(B)、政府(G)为两翼,“三化”是指积极推动全球化、综合化、场景化发展,精准定位三大客群需求,实施差异化客户营销策略,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缓解疫情冲击
发布“专属金融服务方案”
今年4月,为缓解疫情对养老产业造成的冲击,与养老服务机构共克时艰,中国银行敏捷行动,在全辖推广养老服务行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加快推动银发场景建设落地实施。
围绕企业日常交易结算、信贷需求、物资采购等领域提供全方位便利解决方案,中国银行从优化授信条件、配套专项资金、简化业务流程、加强产业赋能等多方面着手,全力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和信贷基本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的实际资金需求,助力复工复产。
截至目前,中国银行已有32家分行已与省、市民政部门进行对接,上海、深圳、天津、宁波和河北5家分行已联合当地相关政府机构共同发布“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和口碑宣传效果。同时,全行已落地对公开户345户。普惠授信已批复40户,已发放11379.88万元;公司金融授信已批复15户,已发放7.04亿元;个人开卡12.9万张(主要为社保卡和常青树借记卡),中银智慧付89户,养老机构个人经营性贷款已批360万元发放210万元万元。
下一阶段,中国银行将依托普惠养老贷、中银智慧付等特色产品,持续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升级手机银行平台
完善线上金融服务
疫情发生以来,银发客群对线上化触达方式接受度的提高,银发客群对线上业务的接受度和需求感有所提升。6月中旬,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平台正式上线银发专区,通过持续升级迭代构建“财富管理、品质生活、中银老年大学”三大功能区,在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同时,提供在线问诊、线上采购、学习等非金融服务。
财富管理板块以“安全、适用”为原则,为银发客户提供理财、基金、保险等金融服务;品质生活板块为银发客户开设专属聪明购商城,同时整合微医、叮咚买菜等平台,为老人提供“寻医买药、居家购物”等便捷服务;中银老年大学板块开设“健康、艺术、语言、金融、人文、家庭生活”六大学院,不仅为银发客户提供了热门老年大学课程,还开设了中行特色金融课程。
党建引领
服务引发人人群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
银发人群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见证者、参与者,为新中国的成长和发展奉献了青春。一直以来,中行上海市分行主动做好银发群体关怀工作,深入养老机构和社区,精确分析银发人群服务需求,致力于为银发老人和养老机构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
为贯彻民生领域的相关部署,上海市分行以“党建+养老”的创新形式,联合上海市相关政府机构共同开展了“学四史 迎七一”银发专场音乐会暨主题音乐党课。活动将党建、文化和养老等要素有机融合,打造红色交响乐名片,以《国际歌》、《七律长征》、《东方红》等11首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曲目,将党史和新中国建设史贯穿于整场演出之中,追忆激情燃烧的岁月,向党的生日献礼。
节目播出的同时,上海市分行发动各区管辖行深入街道、社区和养老机构,开展基层党建共建和公益慰老敬老活动。此外,上海市分行还通过自建平台“公益中国”,将陕西咸阳市旬邑等四县的农产品带进社区,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关爱老年人群的同时,坚决响应党“消费扶贫”号召,积极践行公益理念,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中行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立足金融本源,服务民生发展,践行大行担当,不断升级银发场景服务模式,打造银发专属服务体系,全面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