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

致富

6月28日上午,同往常一样,廖永贵把从地里割回的青草背到房屋前的鱼塘边,开始投草喂鱼。看着塘里一条条游向草料的鱼儿,廖永贵喜上眉梢。靠着养鱼事业,廖永贵的经济收入有了可喜增长。

致富生态草鱼图片_致富经生态草鱼致富_致富经草鱼养殖视频

多因素致家庭贫困

政策帮扶添动力

年近半百的廖永贵,家住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11组,由于父母有病在身,需要用药并要有人照顾,导致家庭生活压力大、经济负担重,特别是廖永贵的女儿7岁时,他的妻子悄然离开,至今音讯全无,更增加了生活的困难。

“无论如何,生活还得继续!”无法外出打工挣钱,廖永贵只能在家从事种植和养殖,维护一家人生活。

脱贫攻坚战打响,廖永贵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地党委政府帮助其加固、修缮了住房,并鼓励和支持廖永贵,用行动实现养鱼的想法。

致富绝不是靠等出来的。廖永贵向亲朋好友筹措了修建鱼塘的资金,并引入堰道水,投放草鱼、鲤鱼等畅销鱼进行活水养殖。

结果如他所愿,养出的鱼成为当地“抢手货”,卖鱼收入加上他女儿外出务工收入,廖永贵家很快摘掉“穷帽子”。

扩大生态养鱼规模

增加收入奔小康

养的鱼供不应求,廖永贵想扩大养鱼规模。廖永贵的这一想法,同样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请来技术人员,根据其地理条件和水源等情况,帮助廖永贵规划鱼塘建设,为其提供养鱼技术服务等。

2017年,他开始扩建鱼塘,并从最初一个小鱼塘,扩建成3个大鱼塘,鱼塘面积达到3000多平方米。

“随着大家收入水平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不仅要求吃好,更追求吃得健康。”为更进一步提升鱼的品质,廖永贵坚持每天用草和稻田浮萍等喂鱼。

2019年,在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廖永贵养的鱼经省级质检部门检测,达到生态标准。2019年,廖永贵养的鱼上市,在本地也不够卖,收入接近2万元。目前,塘里还放养着8000多条草鱼,下半年便可开秤卖鱼。

廖永贵接受采访时说,去年,他的父亲去世,而今他仍要照顾80多岁的母亲,鱼塘是他增收的主打产业,他还要兼顾种庄稼等,增加增收门路。

谈及一路走来的经历,廖永贵认为,在党和政府脱贫政策的帮扶下成功脱贫,他要继续勤动脑、勤动手,继续努力增加收入,奔康致富。

记者:彭加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