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邹平3月1日讯(记者 李露 韩金枝 通讯员 侯书倩 宋大伟)“又来一个新订单‘萝卜三斤、地瓜五斤’,已经微信付款了。”王祺手脚麻利地把萝卜、地瓜装进袋子过完称,打包好装上车等待配送。微信群接收客户订单、称重打包、配送至指定地点完成交易,这已经成为西董街道上回村固定的“销售流程”。

疫情防控让山区蔬菜的销售“雪上加霜”

上回村是西董街道南部山区紧挨着山脚下的一个偏远小村,由于地势崎岖,村里常年以种植和贩卖地瓜、萝卜、土豆、白菜为主业,虽然通了水泥路,但至今依然只有一条进出村的道路,销售渠道也十分单一。

庚子年初,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都采取了严密的封村封路措施防止疫情的蔓延,但是这却愁坏了山区的菜农们。地瓜、萝卜还能放地窖里多待些日子,但是这满地的白菜天气一热就只能让它烂地里了。“往常过完年,正是各种蔬菜供不应求的时候,我们都会集中运去周边的蔬菜批发市场售卖,现在村封了,批发市场那边也没人,眼看这一地的收成就要打水漂了。”上回村菜农王波愁眉不展地说。

据了解,该村有158户,而种菜的农户就有110多户,有40多亩,年产萝卜、土豆、白菜等蔬菜30余万斤。特别是种出来的红心萝卜口感又脆又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年轻志愿者用微信为菜农在网上摆上“蔬菜摊”

由于疫情防控,村里的大学生上不了学,年轻人上不了班,往常以老人、孩子为主的寂静山村竟因这些年轻人而增添了几分“活力”。这些年轻人纷纷志愿加入到了村内的防控队伍中,协助村干部村内消毒、外来人员摸排、村口检查站执勤、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上回村村民王祺正是诸多年轻志愿者中的一员。他了解到村内蔬菜滞销的情况后,立刻与支部书记赵传武沟通了想帮村民卖菜的想法,并争得了村两委的一致认可,迅速建立了微信销售群,“亲戚拖亲戚、朋友拖朋友、同学拖同学”发动周边群众和城区各小区居民加入微信群,短短几天的功夫,群内人数竟多达450多人。“咱们有菜,各小区的居民有需要却没处买,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这中间就缺少一个像这样的联系平台。”王祺说,“现在防控期间我也上不了班,在家当当志愿者,帮着村民卖卖菜,给咱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多亏了这些年轻人帮咱们建立起了这个渠道,疫情期间村里的萝卜、地瓜比平时卖的还快,才一个星期卖了1万多斤!”上回村党支部书记赵传武高兴地说。一大清早,微信群里陆续开始接收订单,线下菜农们忙的不亦乐乎,从地窖里取出贮存的蔬菜,由王祺打包称重,标记好收货人的地址和电话。他把一上午的订单都打包装车后,化身“骑手”开始按照配送地址去各小区送货。街道为了方便群众春耕和出售蔬菜,在严格防疫的基础上专门预留出“绿色通道”。“一车车蔬菜拉出村,我们都不用操心在家里就把菜给卖了。不像以前,出人出力出车拉出去还不一定全卖完,一天下来累得要死,还挣不上几个钱。”上回村菜农王志滨高兴地说。

一场疫情成就了山村蔬菜的“销售嫁接”

“我跟王祺说让他在群里说一声,大家买的菜里要是有坏的就在群里跟咱说,再去送菜的时候给他补上,咱们要保障信誉才能长久。”上回村村支部书记赵传武介绍道,“现在平台建立起来了,不管疫情是否结束,我们都要继续用下去,同时让更多的老百姓掌握这门技术,更好的把咱们的蜂蜜、小米等特色农产品推广出去。”

一部手机,一个微信群,一辆货车,一条畅通无阻的运输道路,一个订单,一个转账,让一袋袋称好的蔬菜从菜农手里“飞”入千家万户。一次交易,一颗信任的心,一群老实巴交、童叟无欺的山区老百姓,用一种崭新的销售模式,实现了山区蔬菜的“云交易”。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阻隔了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但在像王祺这样的青年志愿者们的帮助下,西董山区农民搭建起了通向外界更为广阔“云市场”的桥梁。老百姓传统的销售观念被“刷新”,销售空间得到了进一步拓宽,顺利搭上了“互联网+”农产品的致富列车,为进一步实现农民增收,打造西董品牌农业指引了新的途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