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日暖,品类繁多的扶贫大棚内结满了成熟的果实。在棚膜经济的带动下,扶贫产业欣欣向荣。但面对脱贫攻坚路上一连串的问题,扶贫大棚如何经营才能更有效?怎样才能让贫困农户脱贫更彻底?合作式经营、订单式销售、搭配式种养等经营模式,将扶贫产业与现代农业紧密结合,瞄准项目增加收益,扶贫大棚实现“高标准”帮扶,贫困户增收方式呈现“多元化”。
边岗村:合作经营增收“稳”
近日,记者走进农安县华家镇边岗村的扶贫大棚,晶莹剔透的葡萄让人直流口水。村民戚海燕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她承包了村里的扶贫大棚种植葡萄。在暖棚里种植早熟品种,早萌芽、早成熟,提前两个月上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目前正值采摘旺季,可以卖到每公斤40元的好价钱。
用好扶贫资金,发展设施农业,边岗村走出了一条产业脱贫致富的新路子。从2017年开始,该村依托扶贫资金,先后建起26栋扶贫大棚。通过与企业、农户合作经营的方式,将大棚承包给贫困户种植经济作物,保证扶贫资金收益,实现稳定脱贫。
“合作经营,贫困户的收益更稳了。2019年,村里扶贫大棚年收益达到22万元,贫困户人均收益达到1100元以上。”看着大棚里的葡萄,华家镇边岗村第一书记高军林赞叹地说,通过发展扶贫产业项目,提高资产性收益,为村民撑起了一把 “致富伞”。
如今,边岗村的果蔬远近闻名,成为该村的一项“甜蜜事业”。截至目前,边岗村建档立卡帮扶对象23户42人,已于2018年年末全部脱贫。
上河村:订单销售出棚“准”
目前,农安县巴吉垒镇上河村的扶贫大棚正迎来丰收季,通红的西红柿挂满枝梢,翠绿的青椒挤满藤蔓……大清早,村民们将采摘好的蔬菜打包、装车,送往城里的食堂。
“如今,大棚里的蔬菜都是订单式销售,从种到收规范化管理,蔬菜还没下来就有了买家,再也不用为销路发愁了。”上河村扶贫大棚相关负责人说,借助当地优势发展扶贫大棚项目,既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又调动起贫困村民靠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积极性。
为尽快摘掉贫困村的“帽子”,上河村不断在“精准”二字上下功夫。2017年,该村建起6栋扶贫大棚,产生的部分收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同时还鼓励贫困户在大棚内就业,开辟增收新路径。
今年58岁的季成顺是上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妻子患有重病需要照顾,儿子还在校读书,生活的重担全由他一个人扛。由于无法外出打工,一家人的生活曾陷入困境。村里的扶贫大棚给了季成顺优先务工的机会,他告诉记者:“村里照顾贫困户,让我在大棚务工。每月1000元的工资,再加上扶贫大棚的分红,日子越过越宽裕。”
截至目前,上河村51户贫困户107人已全部脱贫。6栋扶贫大棚预计收益5万元,为贫困户每户分红980元。
烧锅岭村:种养搭配见效“快”
记者走进农安县合隆镇烧锅岭村的扶贫大棚,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50多栋大棚整齐排开,村民们忙着采摘成熟的果蔬,并播下新的种苗;现代化牛舍里,精壮肥硕的母牛吃着草料,几名村民干得起劲。
看着扶贫大棚的繁忙景象,烧锅岭村党总支书记宋晓飞心里别提多高兴了,“今年村里的扶贫大棚种植了5栋香瓜、15栋葡萄、30栋绿叶菜,搭配养殖项目,长效产业与短期收益相结合,为贫困村民过上好日子提速。”
临近中午,村民苑士国打了声招呼离开了大棚,“苑大哥是村里的贫困户,中午得回家给患病的妻子、残疾的儿子做饭。”其他村民说。苑士国今年69岁,家庭收入一直在贫困线以下。精准扶贫后,村里建起了扶贫大棚,苑士国在大棚里务工,儿子也享受到了低保,全家人参保了新农合。“以前全家的人均收入不到2000元,在大棚里打工挣钱,每天都能收入五六十元,再加上耕地的收入和年底分红,人均收入过万元。”提起这份工作,苑士国抹把额头上的汗,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家门口打工,挣钱、顾家两不误,只有卖力干活,才对得起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土地流转、务工报酬、年底分红……在扶贫产业的带动下,贫困村民增收方式实现了多元化。“针对‘造血’能力不强的问题,村里从发展集体经济入手,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建设,推动了扶贫产业发展。”宋晓飞说,目前全村38户贫困户已全部实现脱贫,“从2016年每户分红1000元,到2019年每人分红2200元,村里扶贫大棚的规模越做越大,效益明显提高。”
记者 梁 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