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市场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各银行的策略出现分化。一些银行主动压缩了信用卡流通规模,以控制风险;而另一些银行则通过有效的营销策略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增长。这场由监管引发的缩量博弈,折射出银行业对优质客户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信用卡曾被视为银行拓展零售业务的重要增长极,各家银行为扩大市场份额而你追我赶。然而,随着监管部门对风险防控、合规经营等方面的要求不断升级,信用卡业务的获客策略、风控标准都需要进行深度调整。在这个背景下,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等银行选择主动压缩信用卡流通量,以降低风险敞口。
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2023年信用卡发卡量较上年减少约1200万张,不良贷款率也从1.83%上升至2.45%,资产质量面临一定压力。招商银行则更为戏剧化,这家曾自诩"零售之王"的银行,去年信用卡流通量首次跌破1亿张。与此同时,多家银行的信用卡透支余额、交易总额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可以说,这是银行业对信用卡业务风险的一次全面审视和重新定位。监管部门的高压力监管,迫使银行放慢了高速扩张的步伐,转而聚焦于吸引和维护高质量的客户群体。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银行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通过创新营销策略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增长。
以中信银行为例,该行依托本行优质客户资源,加强与互联网平台的深度合作,实现了精准营销和客户转化。凭借精细化运营,中信银行不仅信用卡发卡量同比增长8.37%,更重要的是获客质量有了大幅提升。这或许正是中信银行成为"黑马"的关键所在。
信用卡市场的竞争格局正在重塑,银行们纷纷调整发展策略。一些银行为控制风险而主动压缩发卡量,另一些则通过创新营销赢得高质量客户,可谓是一场你来我往的"缩量博弈"。在这场博弈中,银行们最终的目标都是追求高质量发展,提高客户附加值。
这场博弈的背后,是银行业对风险的警醒和对客户质量的重视。曾几何时,规模至上、疯狂获客曾是信用卡市场的主旋律。然而,随着监管持续加码、资产质量承压,这种追求高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行不通了。更为可怕的是,高风险导致资产恶化,最终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及时刹车、控制风险、优化客户结构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当务之急。工商银行等龙头银行主动压缩发卡量,正是为了降低风险敞口;而像中信银行这样精耕细作,则希望通过精准营销赢得优质客户资源,两者虽然路径不同,但目标如出一辙。
无独有偶,在消费金融领域也有类似的调整。消费信贷曾经被视为"香饽饽",各家银行、互联网平台蜂拥而至,你追我赶般扩大业务规模。然而随着行业不良率的上升,资产质量问题日益凸显,监管当局多次"喊话"要求控制风险,消费金融市场也进入了缓冲期。
事实上,风险与收益始终是一对孪生兄弟。未雨绸缪、控制风险,是银行业良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与其眷恋短期的高增长,不如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真心实意做好客户服务,提升客户价值,这才是银行业立足长远的王道所在。
当然,在缩减规模、控制风险的同时,银行们也在积极探索创新发展路径。传统的信用卡产品和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日益个性化的客户需求,银行必须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变迁。只有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信用卡业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的来说,这场"缩量博弈"并非简单地压缩规模,而是银行业在优化业务结构、控制风险的同时,也在为下一轮的创新发展蓄力。未来,谁能真正吸引和留住优质客户,谁就能赢得这场博弈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