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关键是理念的更新迭代
●优质的义务教育将不再是盆景,而应该成为风景。
□李晓鹏
6月21日,教育部举行的“教育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我国义务教育工作的重心已经由“基本均衡”转到了“优质均衡”上来,目标是到2035年全面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从“基本不均衡”到“基本均衡”,是脱贫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所谓“基本均衡”,笔者理解至少有三个层面:第一,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都有书读了;第二,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实现了区域的全覆盖;第三,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师资得到了基本保证。
成就的取得,来自10年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系列重要文件,从布局规划、学校建设、经费投入、教师队伍、学校管理、质量评价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政策保障体系。国家财政也加大了供给侧保障力度,建立起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障水平逐步提高。2012—2021年,我国财政性义务教育经费、小学生均经费、初中生均经费等支出都增加了一倍以上。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经过多次提标,达到东中西部统一的小学650元、初中850元的标准。这既是“基本均衡”的应有之义,更是实现“基本均衡”最坚实的保障。
在“基本均衡”这一成就基础上,义务教育工作要再往前走,必须进一步加强供给侧改革,不仅要让中国的孩子能够享有最为基本的、相对均衡的义务教育,还要让他们得到更好的教育,并且这个更好的教育要实现全面的均衡发展。这意味着优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同样也应该惠及所有中国孩子,优质的义务教育将不再是盆景,而应该成为风景。
“优质均衡”想要实现的目标,笔者认为核心的关键点有两个。第一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均等化。这意味着教育资源的分布、师资力量的安排、教学质量的要求等,都将从“基本”走向“优质”。从空间分布上看,不仅要实现中西部与东部在教育品质上的均等发展,还要实现在同一区域内优质学校、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
第二是优质教育理念的更新迭代。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对优质教育的定义就是标准化、“一刀切”,即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流程、统一的考核。这种教育理念,本质上来自工业文明所诞生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但是,现在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文明正蓬勃发展,在大数据技术的加持下,信息文明越来越以多元化和个性化为发展指向,这个时代的教育,反而会返璞归真,回到孔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的模式,那就是针对每一个孩子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让他们得到充分的发展,不再是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标准化产品。
换言之,“优质均衡”带来的不仅仅是资源分配问题,而是回到了学生本身,既有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的问题,更有学生得到全面的、充分的、个性化的均衡发展的教育理念更新迭代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