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至7月下旬,江苏河蟹养殖地区天气已经出梅,6月上旬入梅后持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天气,这是河蟹养殖主要地区近五年很少见到的自然气候,给所有的塘口增加了很多管理难度。
每年7月10日前后河蟹陆续开始第四次蜕壳,当前正值河蟹第四次蜕壳高峰,今年入梅后一直持续阴雨天气,虽然气压低天气闷热,但是总体平均积温明显比往年要低,大亲本的优势在今年部分地区特别明显,河蟹翻倍率普遍比去年规格偏大,这是许多养殖朋友一致的反馈!
近期,笔者基本上每天在塘口养殖生产一线,今年从6月上旬入梅持续至现在,河蟹养殖地区目前最突出的一个焦点:水瘪子频发!水瘪子爆发直接制约着今年河蟹的产量和品质!
为什么今年河蟹养殖地区水瘪子突出?而且河蟹塘口套养小龙虾特别容易发病?
2015年与今年的天气情况类似,水瘪子让我们很多朋友记忆犹新,同样的问题5年后的今天再次出现!
很多专家教授包括一些动保渔药企业技术员都有不同的理论见解,各抒己见!
有些养殖朋友把水瘪子的问题说是苗种的问题,苗种的争议我不去评判。不论是螺旋体感染,还是细菌性病毒病,找出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针对性地帮助养殖朋友解决问题才是最关键的。
笔者的观念认为形成水瘪子最重要的原因:当年养殖的气候条件是绝对性的因素!
为什么说今年的气候是形成水瘪子的主要原因?
河蟹养殖区别于大多数其他水产养殖品种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种植水草,合理的水草密度是确保养殖成功率的关键!
河蟹养殖塘口前期都是以伊乐藻为主,伊乐藻在6月之前的优势是最明显的,但是不耐高温、生长期相对短,决定着伊乐藻在这个阶段就是把“双刃剑”!
河蟹塘口种植水草,如果晴天为主天气多,水体的溶氧饱和度是偏高的。
反之,持续阴雨天,没有光照,河蟹养殖塘口相对于其他鱼虾养殖塘口溶氧明显会偏低,塘口水草大量的耗氧,特别是5月之前伊乐藻从没有移栽的塘口,缺氧现象会尤为突出!
水草生长过快,水体变化最大的理化指标pH值,大多数塘口的pH值的区间变化都在8.8至9.5之间,一些水草过盛的蟹塘pH值变化甚至超过10.0以上,从6月初开始一直到成蟹上市,水体一直维持高pH值早中晚8.8至9.5之间区间的变化值(这种现象在其他水产养殖品种中几乎不可能存在)!
今年6月份比往年积温又偏低,伊乐藻偏多塘口一直是处于严重的暗缺氧状态,阴雨天气很多塘口不吃料,或者吃料偏少,很多养殖朋友一直都没有真正重视起来,阴雨天又不敢拉草,我们自己是直接导致水瘪子爆发的推手!
因为温度低,河蟹又不上草头,苏北河蟹养殖地区以环沟塘口为主,养殖面积单个塘口都是偏大,在苏北河蟹养殖地区,大家对增氧的理解与重视和苏南地区小精高养殖模式差距很大!
有些塘口虽然装了增氧机,但是利用率却不是很高!
为什么增氧机利用率不高?没上草头,水沿边上看不到河蟹,有些养殖朋友自认为河蟹不缺氧!
持续的阴雨天,没有光合作用,水草大量的耗氧,同时吸收水体大量的碳源,TIC(水中的总无机碳源)明显会偏低,直接导致pH值升高,而且持续时间长!
pH值升高对河蟹带来的伤害是伤鳃,显微镜鳃丝镜检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叫鳃水肿“气泡病”(鱼和虾养殖一样的道理)。
持续阴雨天气,塘口水体一直都是在暗缺氧状态,河蟹摄食量会逐渐的减少,最后完全不吃料。
不吃料对河蟹机体最大的伤害首先就是肝胰腺,肝胰腺是积蓄储存营养,排毒解毒的最主要器官,长时间处于暗缺氧的水体,肝胰腺的代谢功能会慢慢减弱,直接的结果就是白肝、没有一点色泽,最后都会形成水瘪子!
一些河蟹塘口套养小龙虾大量伤亡,水体暗缺氧同样也是导致伤亡的主要原因!
降低水瘪子的发病率,减少蟹塘套养龙虾的伤亡,市场上没有神药,更没有神医!
河蟹养殖进入7月下旬开始,江苏地区迎来高温酷暑天气,养殖进入一个最关键的阶段,在保持好合理的水草密度基础上,个人建议:确保塘口不缺氧可以减少水瘪子频发,也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解决塘口缺氧,除了辅助的增氧设备以及我们养殖朋友常用的一些常规增氧药品,减少塘口的耗氧物质其实就是间接的增氧!
高温期间,河蟹养殖塘口水草、藻类、河蟹及其他水生动物消耗塘口水体的溶氧也就是在50%左右,真正的耗氧因子一定是塘口底质土壤的微生物!
一些塘口淤泥厚底质发黑、发臭、酸化严重的塘口,塘口底质有机质在好氧菌的作用下将会消耗塘口50%以上的溶氧!
塘口底质土壤酸化是高温期间养殖的定时炸弹!
什么是河蟹塘口土壤底质酸化?笔者的理解就是在养殖过程中,塘口水体藻类老化、水生植物腐烂及人为投喂饲料过程中产生的残饵粪便,与水体微生物交换过程中新陈代谢后的产物,在塘口底部长时间吸附的过程,导致水体底部环境的改变。
河蟹养殖塘口底质的酸化对塘口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草根系不好长,5月、6月最明显,其中以种植伊乐藻为主的塘口最突出;
2、微生物利用率差,特别是7月、8月高温期间,我们花费大量的微生物制剂如EM菌乳酸菌等调节水质,并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
3、酸化引起的底黑、底臭加重了塘口的缺氧,水草难保;
4、酸化引起的河蟹最后一壳翻倍率小,花底板黑底板、卖相差!
解决河蟹养殖中塘口底部的酸化在生产中并没有太深奥的东西,酸碱中和就可以了,也就是平时多注意少量多次使用生石灰就能解决了。为什么大家没有真正用心去做呢?
一、很多养殖朋友不愿意用了,认为没有效果了,没有市场上所谓的“新药”好;
二、认为生石灰不好,pH高用后碱中毒;
三、怕伤害水草、影响水草生长;
四、嫌麻烦,粉剂或者大块状,不好操作,费人工。
从全国水产养殖大环境来看,生石灰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与地位,特别是在甲壳类的水生动物养殖过程中,养殖朋友对生石灰的认可度还是比较客观,经常使用一定是利大于弊!
构建一个良好的水体生态环境愈加迫切!生石灰不仅是迎合河蟹养殖市场的需求,也是未来河蟹养殖的硬核武器,更是未来绿色健康、生态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