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骄阳似火,在望江县雷池镇套口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内,负责人胡胜利正在手把手指导村民进行中药材种植,虽然汗水流个不停,但他却浑然不觉。

安庆农村种植致富_安庆农作物_安庆的农村

发展中药材种植,开辟增收新途径。

十年前,胡胜利在家乡除了种植传统作物外,还在当地从事家电销售生意。正是由于生意上的往来,他认识了不少外地朋友。一次,他在与一位亳州朋友闲聊时,了解到亳州部分农村地区的土地租金达到了每亩2000元,这让他很是惊讶。“当时我们这的土地租金每亩也就400元不到,即使全部种上农作物,效益也达不到每亩2000元。”胡胜利说。

这次闲聊过后,胡胜利经过几次考察,决定转变思路:从之前的“传统农业”向“特色农业”的种植目标发展。“我的家乡有宜人的气候、充沛的水源和广袤平整的土地,我相信只要踏实肯干,一定能有一番作为。”胡胜利说。

2015年,胡胜利尝试着流转了村里的几十亩土地,并相继从外地引进紫菀、知母草、丹参等中药材进行试种,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此前,套口村是一个产业发展单一,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乡村,村民对种植中药材既充满期待又害怕失败。为打消乡邻顾虑,胡胜利自筹资金,将自己流转的土地进行实验示范种植,先后实验品种达20多个;一开始成功率不足一半,但是他不灰心,更加勤奋地学习中药材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实验,渐渐掌握了多种中药材的种植规律,实验田里的成功率越来越高。看到胡胜利如此执着,一些村民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一些种植中药材的知识,感觉中药材种植的前景可观,就放下顾虑,积极投身中药材种植产业。

发展之路并不顺利。2017年,胡胜利从亳州引进中药材白术进行试种。起初,白术长势良好,他信心满满。没想到,一场暴雨,基地因排涝不畅导致大片白术被浸泡在水中数小时以致坏死,损失达15万元。跟着他一起尝试白术种植的六七名村民也同样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损失。

“老胡,大家不怪你,遇到天灾是没办法的事。”“吃一堑长一智,大不了从头再来,我们大家还跟着你干!”……正当胡胜利心灰意冷之时,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不仅没有埋怨老胡,反而为他加油打气,鼓励他振作起来。

“乡亲们的话让我很感动,也让我重拾了信心继续走好这条路。”胡胜利说,虽然亏损了,但自己对一些中药材特性的了解也上了一个台阶。此后,他更加注重农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在种植品种的选择上也更加谨慎,更加多元化。

2018年,胡胜利引进芍药种植。然而到了七月份,胡胜利发现芍药的叶片开始大片枯萎,甚至出现整株枯竭的现象。正当他沮丧不已并准备铲除芍药时,他的一位亳州朋友提醒他,芍药在夏季往往处于休眠状态,等到秋季就会复苏生长,属于正常现象。

“若不是及时掌握到这一信息,差点就把自己辛苦栽种的芍药给毁了。”从那之后,胡胜利明白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才能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才能让自己不闹“笑话”。

成立合作社,助力乡村振兴。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随着中药材种植经验的愈加丰富,近年来,胡胜利在雷池、长岭、杨湾等乡镇不断选地试种,培育出了适宜当地种植的芍药、白芷、紫菀、菊花等大宗药材品种,种植规模也从一开始的几十亩扩大到200多亩。

为帮助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胡胜利成立了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主动找到村“两委”商定帮扶计划。合作社低价给村民发放药材种子,由合作社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带动村民增收。

中药材市场价格一直波动不定,种植风险比较大。但无论盈亏,他都将最大的利益让于种植户。套口村脱贫户王云霞通过种植白芷,每年有8000多元收入。胡胜利为更好地保障家庭困难种植户的收益,即使某种药材当年市场价低迷,他也不会压低收购价格。2019年,王云霞顺利实现脱贫,还逐年增加中药材种植面积。

在胡胜利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改变过去种植传统单一农作物的模式,多元化发展中药材等种植,且获得了较好的收益。目前,胡胜利的合作社有股东20多户,种植面积达到300余亩;附近乡镇也有不少农户闻风而动,在各自的乡镇开展中药材种植,短短几年,不少人也成长为种植大户。目前,望江县逐渐形成以区位、资源、市场优势为主导的特色中药材种植产业链,拓宽了产业门路,成为助推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变废为宝”,发展绿色循环农业。

一直以来,套口村有种植瓜蒌的传统,目前该村瓜蒌种植规模达500余亩。在以前,瓜蒌成熟后,种植户们只需要瓜蒌内部的籽,剥下后的瓜蒌皮往往成了随处丢其的“垃圾”。

有一年,胡胜利在亳州参观学习时,意外发现瓜蒌皮可以制成中药材,具有较高的回收利用价值。当年,他便收购该村及附近地区废弃瓜蒌皮100余吨,并利用中药材烘干设备烘干瓜蒌皮,尝试着走“变废为宝”的绿色循环农业道路。

“按照一毛钱1斤的收购价,晒干后可以卖到10元一斤,效益非常可观。”胡胜利说,自从去年开始收购瓜蒌皮后,村里的田埂边、河沟旁再也不见随处丢其的瓜蒌皮,村庄环境大有改善。

再过一个月,就是瓜蒌皮加工最繁忙的时段,烘干、翻晒、装车、运输……胡胜利大约要请50多名村民帮忙。瓜蒌皮在实现物尽其用的同时,也给这里的村民带来就业的机会。“我去年在这边负责翻晒瓜蒌皮,一个月能赚到三四千元,这比在外地打工强。”村民黄永蛾高兴地说。

“除了瓜蒌皮,其实同样被村民当垃圾丢弃的‘宝贝’还有玉米须。”胡胜利指着囤积的一袋袋玉米须说,很多人不清楚,玉米须其实也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利尿消肿、利胆清肝等功效,在亳州市当地,有不少收购玉米须的药材商,行情好的时候能卖到10元一斤,“目前,已有的烘干设备不能满足加工需求,今年我准备新增设备,增加烘干房面积,扩大将瓜蒌皮、玉米须等‘变废为宝’的规模。”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