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记者 孙芳)位于四川省简阳市的荷桥村,村域面积8.2平方公里,距离成都市主城区60公里。长期以来,产业发展不足,基础设施薄弱,人口老龄化、空心化严重,2014年荷桥村被认定为省定贫困村,其中建档立卡户94户279人。

为实现村民脱贫致富,荷桥村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鼓励创业,并于2017年实现所有贫困户顺利脱贫,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的4680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7494元。

龙头企业拓宽产业扶贫路

“我们村子现在已经引进了6家龙头企业。”荷桥村驻村第一书记邓勇介绍到,“这些企业的到来带动了村子的产业发展”。

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荷桥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吸引龙头企业在村中发展现代化农业项目,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如清华同方与汇众农投公司合作打造的智慧农场,四川蓝剑集团落户发展“一亩田”定制农业等项目。

在智慧农场,农户不仅可以通过流转土地每年每亩获得800元的租金收入,同时可以在农场参与果树剪枝、除草、农药喷洒等工作,每天可获得60-80元的工资。

致富经邓炽强_致富经邓洪久_致富经邓勇

智慧农场。中国网/孙芳摄

同方(成都)智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卓军介绍说,农场会陆续引进农业专家,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同时,培训合格的农民可以带动其他农户,使科学种植惠及周边更多村庄。

48岁的李碧荣家里有四口人,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丈夫在外打工,家里流转的土地每年租金收入1000多元。

“我在蓝剑集团的定制农业项目工作,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每年家里收入有4万元。”她笑着说道。

致富经邓洪久_致富经邓勇_致富经邓炽强

李碧荣在定制农业项目上工作。中国网/孟宪宇摄

盘活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荷桥村成立专业合作社和集体资产经营管理公司,全面激活农村土地、劳动力、集体资产、自然资源等要素,促进产业发展,增加农民财产性、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全面增强村域发展后劲。

平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蒋肖介绍说,荷桥村整合了政府扶贫资金约200万元,成立简阳荷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花卉玻璃大棚等基础设施。在花卉大棚工作的农民,每个月收入有3000多元,当公司盈利到一定额度的时候,会统一给村民进行分红。

致富经邓炽强_致富经邓洪久_致富经邓勇

村民在简阳荷园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建设的花卉玻璃大棚里培育花卉。中国网/孙芳摄

2019年,荷桥村村集体通过荷园公司经营,劳务服务收入8万余元,工程建设收入30.13万余元,花卉收入11.64万余元;通过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土地,其中,同蓝剑集团的土地流转就达到了1874亩、林地1021亩,每年租金收入155万元。

自主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产业发展不局限于龙头企业、合作社的带动,荷桥村鼓励有意愿的贫困户进行自主创业。荷桥村会同银行机构做好小额信贷发放工作,积极争取各类帮扶政策,为创业有困难的贫困户提供各类支持,增强贫困户自主创新能力。

荷桥村村民段刚因从小患有疾病,身体残疾,初中毕业后在家待业。为了让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他决定养鸡。

“养鸡的体力劳动强度不大,比较适合我。我用简阳市残联拨付的6000元残疾人创业专项扶贫资金,购买了300只鸡,开始了养殖事业。”他说,“现在养殖规模达到了1万余只。”

为了提高鸡的存活率,段刚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相关培训,平时也从网上学习相关养殖知识。

2019年,当地政府帮助段刚建设了标准化养鸡场,当年收入达到了7万元左右。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已经脱贫的段刚聘用了周边5个贫困户参与到养殖工作中,每天工资80到100元,增加了贫困人口收入。

致富经邓炽强_致富经邓勇_致富经邓洪久

段刚家里建设的标准化鸡舍。中国网/孟宪宇摄

段刚说:“将来打算不断开发新市场,拓展销售渠道,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

通过采取多项措施促进产业发展,荷桥村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劳动力转移就业。未来,荷桥村将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打造“新农村新样板、城乡融合新试点、乡村旅游新典范”的“三新荷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