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记者走进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苏木图嘎查孟根达来的骆驼养殖场,只见驼圈中养殖的骆驼个个膘肥体健。记者见到孟根达来时,他正忙着往巴彦浩特送驼奶。“尽管驼奶每斤价格达30元,但在市场上仍供不应求,我家的驼奶当天就销售光了,骆驼养殖业可是我们农牧民的致富‘宝’。”孟根达来乐呵呵地说。
孟根达来是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苏木图嘎查主任,受父辈影响,他从小就爱养骆驼。从前年开始,孟根达来经过多次市场考察,了解到驼奶非常受消费者欢迎,于是,他成立了牧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养了500峰产奶驼,做起了驼奶生意。去年骆驼开始产奶时,他家每天产的30斤鲜驼奶全部销往巴彦浩特,收入非常可观。尝到甜头的孟根达来打算今年再增加500峰骆驼,带动乡亲们打造集驼奶、驼肉、驼绒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近几年,像孟根达来这样靠骆驼产业富起来的牧民不在少数。使曾经衰落的阿拉善骆驼产业,正在走向新的崛起。
阿拉善是全国双峰驼的主产地,也是骆驼文化的摇篮,被誉为骆驼之乡。1982年,全盟骆驼存栏数量曾一度达到25.15万峰,占全国骆驼总数一半以上。然而,随着骆驼在沙漠地区传统的驮骑等功能被现代交通工具所取代,加之骆驼繁殖周期长、养殖效益低等因素影响,造成牧民养驼积极性普遍下降,2003年,全盟骆驼存栏数量仅5.59万峰。
面对双峰驼濒临消亡的严峻考验,2002年,农业部将阿拉善双峰驼列入国家级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并设立了阿拉善双峰驼国家级保护区和保种场。同年,阿拉善盟决定对养驼业实行免税政策,并积极引导农牧民优化驼群结构,提高骆驼品质,走专业化、规模化经营道路。2016年以来,该盟把骆驼产业统筹在全盟农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统一谋划、整体布局,突出了扶持骆驼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和政策导向,对骆驼产业的发展目标、区域布局、突破重点和措施做了明确要求,提出全力实施双峰驼优良种质资源保护、良种繁育工程,走产业化发展的振兴之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骆驼资源优势转化为健康产业优势,让骆驼产业成为驱动双峰驼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新引擎。在一系列保护优惠政策下,骆驼产业逐步成为该盟农牧民致富新途径。
尽管是冬季,阿右旗贡达来嘎查的阿拉腾驼奶专业合作社家庭驼奶疗养院,在茫茫戈壁滩上格外显眼。“疗养院采用蒙医传统疗法,主推驼奶食疗,国内外不少顾客慕名而来。盟蒙医医院还与合作社达成协议,成为该院驼奶疗法的首个奶源供应基地。”聊起驼奶,该合作社负责人阿拉腾乌拉显得十分兴奋。“以前,牧民们大多是粗放式养骆驼,养了三四年的一峰骆驼也就能卖六七千元。挤驼奶卖就不一样了,一斤驼奶30块钱,一峰骆驼一年光卖驼奶就能收入1万元。”阿拉腾乌拉说,8年来,合作社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带动周边65户养驼户和11户贫困户加入进来,靠驼奶产业脱贫增收。
阿拉善盟在加大农牧区骆驼养殖的同时,还积极加大骆驼科研及产业开发的成果。2014年以来,该盟通过招商引资建成了1000吨骆驼乳制品加工生产线,同时成立了全国首家骆驼研究院。2017年,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也在阿右旗落户,进一步壮大了科研力量,为该盟骆驼健康产业发展增添了后劲。目前围绕产品深加工,已经开发出鲜驼乳、驼奶粉、驼乳化妆品等4大系列20多种产品,骆驼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与此同时,该盟还将骆驼非物质文化与沙漠文化、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形成别具特色、交融发展的民族文化发展新格局,做亮骆驼文化品牌。借助骆驼文化节、那达慕、世界骆驼大会和中国骆驼大会高峰论坛等平台,开展以纯天然、绿色、保健功能为重点的骆驼特色产品宣传推介活动,进一步提升骆驼特色产品知名度。同时加快骆驼文化博物馆建设,大力保护和传承骆驼文化,助推驼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据了解,目前,全盟有2000余户牧民养驼,有7个养驼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达1231户。2011年,阿拉善双峰驼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012年11月,中国畜牧业协会正式命名“中国骆驼之乡·阿拉善”。截至去年6月末,该盟骆驼存栏数量恢复到11.6万峰,占全国骆驼总数的三分之一,让一大批农牧民依托驼产业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