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乡杨家寨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探索山区致富路,齐心协力改造荒山,种植云南坚果、咖啡等经济作物,硬是把过去的荒山变成了满目翠绿的果树林,实现了产业稳定、收入稳定,成为新城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示范村。

因地制宜,提升种植能力

01

杨家寨在引进云南坚果种植之前,与周边村寨一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传统农作物,没有特色产业,人均收入常年在2000元—3000元之间。在县委、县政府产业规划下,新城乡杨家寨立足乡情村情产情,引进云南坚果产业,不断深化“一村一品”生态农业、致富产业途径,把过去的“放牛地”变成了如今的生态果园。在选种上,结合抗风性、种植地海拔、有效积温等因素,选种OC,H2,A16,34等品种;在种植方面,从最开始的“种得越多越好”,转变为合理确定株行距,不仅通风好,还保证坚果品质。据统计,目前杨家寨村民小组共种植坚果2229亩,2021年产果创收565.5万元,人均收入11220.24元。

企业带动,增强发展信心

02

杨家寨几代人与荒山为伴,抗市场风险力弱,对新兴产业有疑虑,导致靠山被山困局面。为解决山区村寨产业发展难、动员群众难等问题,新城乡在引进云南坚果产业初期,采取“企业+基地+农户”帮扶方式,制定保护价格,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建立坚果林套种咖啡模式,开垦荒山1536亩,通过建基地、搞技术培训、项目扶持等带动群众发展产业。企业的示范带动,让群众看到了发展潜力,增强了产业信心,让群众实现了“靠山吃山”。

科学管理,提高产业效益

03

三分种七分管。为有效解决“种”和“管”问题,杨家寨村民在种植、管理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抓节令、勤修剪、常除草、保水肥……形成了当地不成文的“种管”方法。在田间管理上,从最开始的“一次施饱”转变为了“勤施薄施”,从“花满枝”的无序生长到“硕硕其果”,确保大小年产量可观可控。随着种植技术提升,杨家寨的群众收入也水涨船高。目前,全村有1078亩果树挂果,平均每亩产量近600斤,每亩收入5000元左右。村民左显传介绍说:“我家共种植云南坚果20亩,2021年投产9亩,产量达到6吨7万元,收入稳定了,信心就足了。千万不能一种了之,需要加强管理,加大“种管”技术学习,才能更有效的巩固产业发展成果。”

产业互助,激发群众活力

04

杨家寨为了增收致富,走了不少“弯路”。从大牲畜放养,到种植核桃;从发展核桃到种植咖啡……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也有了新的感悟和经验。村支书段明书介绍,农村发展致富产业,关键要解决“种什么”“养什么”和“卖什么”的问题,不能只靠自己瞎琢磨、想当然,要靠村集体智慧、靠科学技术。生产互助、学习互促,齐心协力拓产业,出工出劳修产业路,完善农业灌溉设施,提高水肥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通过抱团发展,合力推进产业发展,过上幸福生活。

产业兴旺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和保障,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乡风文明。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树”,结出了更多“致富果”,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绿化了荒山,美化了村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