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池塘养殖台湾泥鳅秋季饲喂管理技术

周世明等

池塘养殖台湾泥鳅,一般在5月上旬放养,9月上旬捕捞上市销售,而在7-9月秋季期间,正是泥鳅生长进入第二高峰期,也是泥鳅高产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个时期认真搞好饲喂管理工作,对提高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吉山花瑶自媒体网络首发]

一、饲料投喂

7-9月水温适中,台湾泥鳅进入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应将每天投喂两次改为 3 次,即 6:00 - 7:00、 11:00 - 12:00、 17:00 -18:00。投喂的饲料应把原来的普通混合饲料改为专用浮性饲料,投喂的数量标准应根据水温的变化而定。水温在18℃左右按泥鳅体重的 3%投喂,20℃左右 4%,22℃左右 5%,24℃左右 6%,26℃左右 7%,30℃左右 8%投喂;并且只在6:00-7:00和17:00-18:00投喂。饲料投喂地点应在池塘四周浅水处。

二、水体管理

1.水位保持 在7-9月期间,池塘水深要始终保持在1.4~1.5米,才能实现上层、中层、下层等水温高低调节,满足泥鳅在正常水温层活动需要。

2. 水质调节 7-9 月,泥鳅每天吃食量较大,排泄的粪便和剩余残饵较多。这些粪便和残饵在水体中不断发酵变腐,使亚硝酸盐和氨氮超标,所以,要求每隔7天换水1/4,换水后用碘制剂消毒1次,并保持池塘进出水口微流水状态。根据水色和天气变化情况,每隔10天泼洒1次微生物制剂(EM菌),确保水体透明度在30厘米以上。如果酸性偏高时,用生石灰20千克/亩兑水50千克化浆后全池泼洒1次,如果碱性偏高时,用磷酸二氢钠20克/亩兑水50千克稀释后全池泼洒1次,使pH始终保持在6.5~7.5,确保水质良好。

3.机械增氧 每天检测1次池塘水体含氧量,如果溶氧低于3毫克/升,应及时开动增氧机进行增氧,使溶氧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在早晨5点开动增氧机2小时,可使溶氧很快恢复到4毫克/升以上;在上午8点开动增氧机2小时,可使水体上下层交换量较大,含氧量不断增多,满足泥鳅当天耗氧需求;在下午3点开动增氧机2小时,满足泥鳅夜间耗氧需求。

4.水温管理 进入7-9月,要对池塘水温采取人工辅助调节。水温在20℃以下,可在池塘上面搭塑料薄膜棚,使池塘水温保持在20℃以上。水温在30℃以上,采取增加换水量或换水次数,使池塘水温保持30℃以下。总之,池塘的水温控制在20~30℃,就能满足泥鳅生长正常水温需求。

5.水草管理 池塘中种植的水葫芦要保持有2/3的覆盖面积,多余腐烂水草要及时清除,确保水温适中,水质净化良好。

三、防害防逃

7-9月,大风、暴雨频繁,要随时检查遮阳网和围网是否损坏。若有损坏要及时修复,防止水鸟、水蛇、水老鼠等入侵。检查池塘进出水口和池埂是否有垮塌现象,若有垮塌,要及时修复,防止泥鳅逃跑。

四、病虫预防和治疗

1.泥鳅病虫预防 一是认真打扫和清洗饵料台,减少病害发生;二是做好饲料台和工具的消毒工作,减少病害发生;三是在池塘中放养蟾蜍30只/亩,利用蟾蜍分泌的蟾酥灭杀水体中的菌毒,减少病害发生;四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保肝宁4克/千克或大蒜6克/千克,提高泥鳅抗病能力;五是定期在饲料中添加10毫克/千克“杜原康”,减少病虫发生;六是要及时清除死泥鳅,防止泥鳅腐烂引发细菌性病害暴发。

2.泥鳅病虫治疗 治疗气泡病,用食盐5千克/亩兑水35千克全池泼洒1次,同时池塘进出水口保持微流水,防止水质恶化。治疗水霉病,用100 毫升/亩的“亩亩安”兑水 40 千克全池泼洒1 次,病情严重时,隔两天再用 1 次。治疗打印病,用120克/亩的溴氯海因粉兑水40千克全池泼洒,连续泼洒两次。治疗溃疡病和烂尾病,用15%过硫酸氢甲复合盐2千克/亩+过碳酸钠颗粒2千克/亩全池均匀干撒,每隔3天撒1次,连续撒两次,进行增氧改底;然后用亚硝净250克/亩兑水35千克全池泼洒1次,降低亚硝酸盐;再用氟苯尼考粉 100 克/亩+多种维生素 100 克/亩+三黄散100克/亩拌饲料15千克,连续投喂7天。治疗车轮虫病,先用“三效改底”净化池塘水质,然后用“车轮净”100克/亩兑水40千克泼洒全池。

提供台湾泥鳅全套养殖技术_养殖台湾泥鳅技术视频_养殖台湾泥鳅不愁销路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