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科技服务平台更好服务“三农”工作陵水县教育与科学技术局工作总结在科技厅和省科技110指挥中心的领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我县农业科技110大力开展技术指导入户、技术培训入户、信息服务入户等系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指挥中心联系专职农业技术人员109名,经验相对丰富,能够有效地开展和胜任各项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今年,我指挥中心又挖掘县职业中专学校农技教师的人才资源,组成职业中专110专家服务团、咨询团、讲师团并多次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技术服务工作,使农业科技110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主要做法如下:一、加大科技下乡力度,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今年来,我县农业科技110工作不断完善,以县指挥中心、科技110流动小分队、专家服务团、讲师团、基层服务站为主干的统一、协调的服务网络体系,并把服务链延伸到服务点、示范村、示范户。在形成完善的三级服务体系的基层上,组织实效、快速的科技下乡服务队伍。一是集中力量,解决农民种植、养殖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根据我县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确定我县农业科技110体系的科技下乡集中在两个时间点,一个是冬季反季节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是提高我县农民收入的季节,是农民投入农业生产的高峰期,在这个时期,农民急需农业技术的服务,以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
今年8月起,我县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急农民之所急,组织了种植和养殖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派往各镇进行现场技术指导;调集了一些优质的农资、种子、农业机械,充分保证农民对物资的需求;在此期间,我县农业科技110指挥中心解决了冬季反季节生产中出现的60多种技术难题,现场服务5万人次,发布农业病虫害紧急警报189次,启动963110紧急快速反应机制32次,为我县冬季反季节农产品丰收打下厚实的基层。另外一个科技下乡高峰期是在5月份的海南省第四界科技活动月期间,主要开展实用农业技术的培训和科学普及。在此期间,我县农业科技110中心通过农村科技集市、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进行送科技下乡,共发放2000多份资料,接待群众咨询近1000人次。二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科技下乡的质量、效果。以前科技下乡重在人员下乡,现在我县农业科技110中心利用信息化服务,通过视频、宽带、智能化专家服务系统、“963110”服务电话等科技下乡的新方式,这是科技下乡的创新,这种科技下乡方式覆盖面广、效率高、成本低,受到广大农民热烈欢迎。今年来,共接受咨询电话10万人次,视频求助3000人次,同时利用电脑网络进行农资销售,销售金额达500万元。
充分使用了省科技厅配备的触摸电脑,开通宽带视频系统,应用智能农业专家系统,为农民兄弟做好决策和参谋;二、农资服务,初显成效各服务站均设有专门的农资销售店,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地的农作物结构特点,提早组织准备好农药、肥料、种子及农用设备,为当地农民进行农业生产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我指挥中心使用YN型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给全县100多位农户进行了土壤养分检测,通过数据分析,指导农民按配方施肥,改变了农民乱施用化肥的习惯,并利用测定的土壤养分数据初步建立覆盖全县各镇的土壤养分数据库。本号科技示范基地的槟榔黄化病综合防治措施,使本号地区2000榔得到及时防治,很快恢复了生长,挽回了经济损失120万元。英州科技示范基地对大棚哈密瓜发生严重的细菌性角斑病进行了长时间的防治试验,在今年病害发生严重期,筛选出防治最好的药物进行推广,使大棚哈密瓜的细菌性角斑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为瓜农挽回经济损失近250万元。同时,县科技110指挥中心在某种病虫害流行期,汇集分析了各站的种植疫情信息,对各地农户发布了农技110疫情警报50多期,使种植户得到及时的预防,避免了疫情的扩散。三、建设示范基地,以点带面提升全县农业技术水平我科技110指挥中心共建立10个科技示范基地,面积达2000以科技示范基地作为中心,带动地区农业发展。
1,近年来,陵水科技110隆广站建设陵水吴江立体生态农业基地,陵水县吴江立体生态农业基地地处陵水西部少数民族山区,陵水科技110隆广站站长吴仁能从2003年开始筹建,2007年吴仁能加盟陵水科技110,在陵水科技110有机农业服务站的协助下,形成一定规模,其生态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它采取可持续、环保的现代农业模式,具备了有机农业认证条件,吴江立体生态农业基地整个流程;粮食——酿酒——养猪——沼气——养鱼——果树。各个环节环环紧扣,非常科学,流程设计符合环保、有机、生态、可持续、低耗能标准,是陵水科技110有机农业布局的一个示范区域,是陵水少数民族山区脱贫致富的示范典型。基地已经年产生猪1200头,白酒254吨,鱼产量60吨、槟榔5万斤、荔枝6000斤,年总利润170万元。2,陵水县农技110本号服务站建设龙眼反季节龙眼农业基地,陵水县本号镇绿万园农化合作中心就是现在的海南省农业科技110陵水县本号服务站。我站按照省级优秀服务站应有的标准,于2008年10月在本号地区建设海南省农业科技110龙眼反季节栽培促花成套技术示范园,主要示范推广的产业是反季节龙眼栽培,主要推广的成熟技术是龙眼反季节促花成套技术、陵水东北部山区土壤与种植监测、果树虫害生物、药物综合防治技术。
我站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类型区、不同土壤类型区对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龙眼树进行催花,并配合常规的保花保果等管理技术措施,还采用氯酸钾在反季节龙眼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使氯酸钾促花的关键技术与相关的技术措施配套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些措施归纳起来可简称为“三看两防”。分别介绍如下:(1)三看:一看树———树体要强健;二看梢———在新梢老熟后使用;三看水———施用后防止土壤淹水;(2)两防:一防梢果矛盾;可见:技术成熟成套,使之产业化过程中可操作性强。试验结果表明:小区的开花株率达95%,大田示范区的开花株率达75%以上。平均枝条开花率达74.5%;盛产期果园平均每亩2000斤以上,每公顷比常规催花技术增产8805公斤以上,每公顷新增利润135000元:且反季节催花的经济效益比正常季节高,每公顷利润增加67.27%。陵水县拥有多达6000多亩的龙眼树种植面积,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可使果农增收5400多万元;受惠的果农众多。本号站以省级优秀标准服务站的姿态,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为己任,带动果树种植行业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并促进相关产业如包装、保鲜等行业的发展;使产业结构多样化,使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广大的社会经济效益!3,省农业科技110陵水县英州服务站按照省级龙头服务站的示范基地标准,于2008月在陵水县英州地区建设海南农业科技110无土栽培哈密瓜示范基地,该基地位于英州地区五岭村,东线高速公路两侧,面积600亩,总投资1200万元,主要示范推广的产业是哈密瓜,主要推广的成熟的技术是无土栽培、现代化大棚设施农业技术、CE微生物有机肥料技术、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
该基地推广 示范的哈密瓜,市场潜力大,是陵水农业的重点建设的四大品牌之一, 该基地推广的技术比较成熟,无土栽培、现代化大棚设施农业技术可 以使当地的哈密瓜亩产比原来提高2000-——3000 市斤,每亩提高经 济效益4000 元左右,该基地示范的CE 微生物有机肥料技术、虫害的 生物防治技术可以使当地的农业种植由传统型向绿色食品型,并逐步 走向有机农业,使当地的农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提高档次,同时也 增加经济收入,该基地建成以后,可以辐射面积达2 万亩、收益农民 万人,多增加收入1亿元。并带动整个陵水农业向有机农业、高 品质农业、可持续农业的方向发展。4,派遣陵水县科技 110 讲师团 成员王连吉、杨兹波、椰林站技术蔡老师等人协助绿生公司建立有机 番木瓜基地,并且协助绿生公司完成中国第一家有机番木瓜的有机认 证、规范中国第一家有机番木瓜的质量管理。在我县农业科技110 络体系和科技力量的帮助下,今年我县有机农业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陵水绿生公司的番木瓜通过国家认证,标志着我县农业开始由传 统农业转向可持续、循环、环保、有机的现代化农业。 四、推进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 针对服务站的管理运作和服务技术人员的职责、服务行为等作出 规范性要求,建立了服务质量评价考核制度,按照服务时效、服务质 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等要素,对服务站进行考核。
根据服务行 为、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对技术服务人员进行评价。对服务站服务工 作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建立了季度汇报、半年检查和年终 评比等制度。通过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有效地促进了服务站服 务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完善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构建新的农 业科技服务网络。联合县农业、海洋与渔业、热作、畜牧、科协等部 门的科技力量,壮大资源系统,健全农业科技服务“110”指挥中心。 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在县海洋与渔业局、热作中心、农技推广中心、 畜牧办及全县各镇农技站、畜牧兽医站及已经在撤销乡镇建制的墟上 建立服务点,组建统一协调的服务网络。同时不断强化服务站标准化 配备,为各服务站配备摩托车,视频终端、电脑,并链接宽带上网。 五、不足之处 技术员的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对农业技术的需求;政 府对农业科技110 投入不足,造成个别服务站缺少生物显微镜和土壤 养分速测仪等农业科技110 服务站必备仪器,不能更好的为服务区的 农民进行技术支持服务。县指挥中心和本省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校联系较少,既造成本省科研 资源的浪费,又使农民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六、今后工作设想 继续抓好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工作,让示范基地能带动更多农户, 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让农民不出家门就 能解决技术难题和了解市场行情;加强病虫害预警制度,在病虫害没 有大面积发生时,通过向农民提前预警,提前防治,把病虫害控制在 最小范围内,减少农民的损失;加强和本省科研院校的联系,经常邀 请农业专家给全县的技术员进行培训,以此来提高技术员的技术水 平,更好服务全县的农民。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