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菜花致富_菜花种植效益_致富种植菜花图片

【小康中国】云南大理:洱海源头海菜花开 致富环保两相宜

【背景】近日,记者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源县右所镇松曲村看到,田间清澈的水面上,漂着一朵朵白色的海菜花。近年来,伴随着洱海保护的持续深入,松曲村由过去的大蒜种植转为海菜种植,村民在支持环境保护的同时,腰包也逐渐鼓了起来。

【解说】洱源县,位于洱海的源头,就在几年前,这些地方种植的还是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大蒜。随着洱海保护“七大行动”的展开,海菜成了最好的替代。

【解说】海菜是一种特别“娇气”的植物,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生长环境对水质的要求也非常苛刻,拒化肥于千里之外,也正因此它被称为“水质试金石”。

【同期】村民 李林花

以前我种大蒜,但是现在大蒜不准种,(土地)产粮食也产不出来,所以就把地挖出来挖成鱼塘的形式,种成海菜花。

【同期】洱源县三江源水产品合作社负责人 李军

在我们地方上通常有一句话就是说,海菜好了,水肯定就好,也就是说我们种植这个海菜,如果水体不清澈,水体不好的话我们是种植不出来的。

【解说】2014年,在镇村两级的帮助下,松曲村成立了“三江源水产品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这项特色产业,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又开拓了一条村民脱贫增收的新途径。

【解说】几年下来,松曲村的海菜种植渐成规模并且小有名气。目前,松曲村的海菜种植面积已经达到1300多亩,拥有种植户235户,年均产值达到1100余万元人民币。

【同期】洱源县三江源水产品合作社负责人 李军

种植海菜最大的好处,就是它的收入虽然没有(种植)大蒜高,但是比起其他作物相对经济价值要高一些。

【解说】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海菜种植也在无形中提升了洱海上游水质。随着海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湿地面积也不断增加,湿地所发挥的生态功能不断完善。另外,海菜种植不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大面积的低产田改造成海菜塘后,减少了传统种植业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产生的农业面源污染。

【解说】如今,小小的海菜,不仅成为洱海水质保护的“奇兵”,更成为村民脱贫致富的帮手,松曲村也探索出了一条环境保护与增收致富和谐并进的新路子。

记者 杜潇潇 云南大理报道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