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记者走进上高桥乡红旗村,看到成群的牛儿悠闲的吃着青草,哞哞的叫声仿佛欢迎客人的到来。

牛群的主人们是上高桥乡红旗村村民,2012年至今,红旗村村民就靠养牛逐步走上了致富路。为一睹村民们致富后的喜悦之情,近日,县新闻中心记者来到上高桥乡红旗村,亲眼目睹了村民们通过养牛致富后的新变化。

红旗村平均海拔2070米,最高气温25℃,最低气温-8℃,年平均气温11℃,年降雨量1100毫米,相对湿度75%,属高寒山区。受地理气候条件限制,村民常年只能种植玉米、土豆等农作物,且作物单位产量、耕地综合利用率极低。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帮扶引导下,红旗村由种植为主的传统农村经济模式逐渐转变成了以养殖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

村民贾义荣从部队退伍后,回到家乡和父母一起种地,遇到气候好的那一年种庄稼还会有些收益,气候不好那年就没多大收成。为改变家庭经济收入,他用尽心思寻找发展项目,贾义荣反复思考着:“长期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难道就没有其他出路吗?”于是他就试着养鸡、养猪,但还是失败。家里的经济发展不起来,贾义荣思索着外出打工挣钱,打工期间,他东奔西跑,没有找到稳定的理想工作,挣到的钱也寥寥无几。于是又回到家乡买了一辆微型车,当起了乡村客运司机,但是收入一直不高,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2年,县畜牧局在上高桥乡红旗村发展小母牛项目,该项目通过滚动发展,小牛长成大牛,母牛产出牛犊,细算下来收入相当可观,这让贾义荣看到了致富的希望。于是在各级部门的帮助下,开始了他的养牛致富梦。

贾义荣告诉记者:“上高桥气候环境恶劣,想要靠种庄家致富是根本不可能的,但这里山地条件适合种草养牛。”

自从开始养牛,贾义荣就专心研究学习养牛知识,他家从几头牛慢慢发展至十几头。2014年,他除去买牛本钱,纯赚6万余元。2015年,他扩建了牛舍,养了30余头小母牛,还专门请了两个工人给他放牛,一年支付给每一个工人10000元工资,除去工人工资和成本,一年下来他还能赚10万余元。

“2014年,我卖了9头牛,毛收入赚到七、八万,除了本钱,净利润有六万。今年,我打算把好一点的牛留起来喂,卖十四至十五头,这样应该可以有十万元左右的利润。”说起自己的收益,贾义荣显得特别高兴。

经过三年的实践,贾义荣积累了丰富的养牛经验,还学会了自己给牛看病、治病,他对养牛这一项目的投资充满信心和希望,计划还要扩大养牛规模,把自己家土地全部种上牧草,还要承包村民的土地专门种草养牛。

“对我目前来说,我就是想专门养牛,我草种得宽,到2016年,我承包的土地将全部用来种草籽,准备养50头牛,把规模做大点。”对将来的发展,贾义荣也充满信心。

红旗村鱼塘村民小组的张清美从2012年开始养牛,到现在,已经为家里增加了14万余元的收入。她告诉记者,自从养牛得到收益后,她和丈夫就没有想过要外出务工,在家养牛能挣钱,还能照顾好三个孩子的学习,真是两全其美。

张清美告诉记者,“养牛划算,种包谷洋芋又赚不了这么多钱,现在我们对养牛致富都很有信心。”

近年来,各级部门为了鼓励村民养牛,每年都要举行一次“牛状元”比赛活动,设置了科学饲养奖、巩固发展奖、综合带动奖、参与奖等,调动了农户养殖积极性,推动了上高桥乡养殖产业发展,帮助群众发家致富。

张清云是上高桥乡红旗村洋芋山村民小组的小组长,在2014 年获得相关部门给予的10000元鼓励启动资金支持后,开始养牛。作为村民小组长,个人发展不是他的终极目标,他带动洋芋山村民小组的农户从以前只养30余头牛,到2015年发展至100余头牛。在今年6月,大关县组织开展的上高桥乡红旗村“牛状元”比赛中,他精心饲养的牛获得二等奖,他还获得个人鼓励奖、带动奖等共1800元的奖金。

“以前在外面打工做点小建筑,也赚不着钱,还担风险。去年我买来的牛就下了三头小牛,现在三头牛能卖三万元左右。党委政府和村上的干部给我们的鼓励和支持,我们有信心继续把这个项目发展下去,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说起种草养牛和外出务工的差距,张清云讲得头头是道。

在红旗村的山坡上,放牛的人们聚集在一起玩耍,成群的牛儿甩着尾巴吃着嫩嫩的青草,他们围在一起拉拉家常,很是乐呵。看到记者前来拍摄,赶紧凑上前来夸讲他们肥壮的牛儿。

红旗村地处大山,环境无污染,空气清新,丰富的草山资源、优美独特的地域优势,给养牛提供了天然的牧场,大多数村民在春天将牛放上山,让牛在山坡上自由觅食,到了冬天就撵回家用玉米杆等干草圈养,因此,牛宰杀后肉质细嫩爽口,在市场上特别受消费者青睐。

63岁老人张营成告诉记者,他已经上了年纪,没有力气下地种庄稼了,放牛这活轻松,每天和其他老人结伴到山坡上看看牛,拉拉家常,锻炼了身体,心情也愉快了,也还能挣钱自己用,每天过得也很充实。

自从小母牛项目在上高桥乡实施以来,各级部门紧紧围绕黄牛养殖区域、龙头、大户示范带动,着力实施种草养畜,加大饲养科技投入,加大动物防疫、市场检疫力度,带领全乡群众积极参与到发展养殖业中来。

村民杨龙昌曾在红旗村委会当过21年村支书,谈及红旗村近年来的发展状况,他激动地说:“红旗村村民是抓住扶贫开发项目的机遇发展起来了,现在家家户户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有的家庭盖起了新房,买起了摩托车,还有存款,有的买起了汽车,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很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也回乡发展了。”

村民们看到这么好的发展机遇,纷纷加入到养牛行列,少的养了两三头,多的养了几十头。经过几年摸爬滚打,该村的养牛户由原来的120户增加到500户,牛的存栏数量也达到了1300余头,每年单靠养牛就给村民带来400余万元的收入。

红旗村民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凭着他们的勤劳和执着,以种养结合、养殖增收的生产模式,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我们坚信,大山深处产业致富的步子会越走越坚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