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雄麝所分泌的麝香是一种名贵的传统中药材,因价格昂贵,被称为“软黄金”。

我省的凤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人工养殖林麝,经过30多年的培育发展,目前林麝的人工养殖规模已占到全国的60%,年产值超过4亿元,成为当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

那么,凤县的林麝产业从无到有,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近日,记者深入实地进行了探访。

▼详情戳视频

留凤关镇麻峪河村距离凤县县城36公里,61岁的村民陈树民被称为“凤县林麝养殖第一人”。记者见到他时,正赶上他和儿子给一头林麝取香。

▲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村民 陈树民

刚才取的是一个3岁半的香子,这应该是取第三回,今天取香不是顶好的,大概就是10克到11克,像我圈里正常取香平均下来都是要上20克。

1987年,陈树民响应政府号召,成为第一批拿到野生林麝驯养繁育证的人。这一年,他捕捉了1公4母5头野生林麝,成为凤县成功驯养、繁育林麝第一人。

▲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村民 陈树民

在野外抓这个林麝,我采取是用狗追,追上了树以后人上去一个是套, 一个是网,用黑布包严背回家,背回家放到屋子里,房子要堵黑,在15天之内不能见光线。

捕捉到第一批野生林麝后,陈树民精心饲养,不断总结经验,逐步掌握了野生林麝的饲养、配种、繁育、取香等技术环节,家里的林麝种群不断扩大。

1992年,开始有农户从陈树民家购买幼崽进行饲养,人工养殖林麝也开始遍布凤县各乡镇。30多年来,陈树民精心钻研,自己编写林麝人工养殖手册,摸索出了人工繁育林麝“剖腹产”手术,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土专家”。

现在,陈树民家存栏林麝100多头,总资产超过500万元。

按照目前麝香每克市场收购价400元、一对林麝转让价4到5万元计算,他家每年稳定收入50万元以上。2011年,陈树民联合周边农户成立了养殖公司,以租养的形式,带动贫困户共同发展。

▲凤县留凤关镇麻峪河村村民 陈树民

我们公司就是给无偿的给租,一对租一公一母租出去后, 第一年下的崽全属贫困户,所有后头每年下的崽,我们都是平半一分。

凤县留凤关镇沙江寺村的汪玉芳,以前是贫困户,2006年她租养了陈树民的两对林麝,开始了自己的林麝养殖。

▲凤县留凤关镇沙江寺村村民 汪玉芳

我租他香子基本上他就没有啥回报,他就想到我家庭条件这么艰苦的,他就说我就不分你个崽了,我就把你帮一把,你把我的老母子(母麝)好好养着,到时候你不养的时候,把我老母子(母麝)还回来就对了,就是这样,我有十几个的时候,我就把他的老母子(母麝)还回去了。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王玉芳家现有存栏林麝每年保持在20到30头,不但脱了贫,而且走上了致富路。

▲凤县留凤关镇沙江寺村村民 汪玉芳

每年是稳到10万块钱这近三年都是。

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凤县,在像陈树民一样的一批致富能人带领下,林麝养殖已经摸索出了“能人+一般户”、“大户+贫困户”等多种模式,也吸引了漳州片仔癀、四川逢春、北京同仁堂等国内知名药企在凤县建设林麝繁育基地,推动林麝人工养殖规模化发展。这些公司的到来,也带动了当地农户通过多种形式参与其中。

▲凤县黄牛铺镇东河村村民 雷小琴

我想养林麝我没有技术也没有资金,经过村上给我们贷款,我在这代养了两只,今年两只(分红)3600块钱我们已经分到手了。

按照雷小琴家和凤县逢春济民可信麝业有限公司签订的购买合同,她们家通过扶贫贷款购买该公司两头林麝并寄养在该公司,每头每年可分红1800元。3年后,林麝所产幼崽,她们家还可以和公司三七分成,获得稳定收益。

▲凤县逢春济民可信麝业有限公司 总经理 蒋本模

目前寄养到我们这的贫困户是32户,34只,今年到9月份已经给兑现了贫困户的分红61200元。

从2009年开始,凤县的林麝人工养殖也吸引来了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动物研究所等一批专家在这里设立工作站,不断探索总结林麝规范化养殖技术,完善林麝良种繁育、疫病救治等体系建设。而“经验+科研”的理论体系也为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陕西省动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 王艳

因为凤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几十头,发展到现在的1.8万头左右吧,它在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方面我们想多做一些研究工作,选育一些产量高的疾病少的, 包括双胎率高的林麝能够给他们提供优质种源。

2017年,凤县政府印发了林麝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给予养殖户饲草饲料种植生产、种源购买等多项惠民补贴;创新推出“林麝贷”、“林麝保险”,降低群众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积极性;在全县9个乡镇建立了12个林麝养殖扶贫基地,林麝养殖全产业链初步形成。

▲凤县林业局局长 陈世科

12个扶贫基地政府总共投资3000余万元建成以后,让有经营资质的林麝专业养殖公司参与经营,贫困户以饲草、劳务、 自养、 合养、 代养、 寄养6种模式参与到扶贫基地的日常经营当中实现收益。

如今,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凤县林麝养殖户达到了600多户,直接从业人员5000多人;县内拥有林麝驯养繁殖许可证的专业公司21家,林麝养殖规模达到1.8万头,占全国的60%、陕西的70%,麝香产量每年70到80公斤,占全国的80%以上,林麝产业产值年均4亿多元。

▲凤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赵晓斌

我们在下一步将积极围绕着种源的建设,疫病的防治,饲料的加工,研发等关键环节,做好政策方面的保障,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使全县的林麝存栏规模达到5万头,总产值能够达到30亿元以上,真正实现中国林麝之乡品牌效应的放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除了凤县,我省的人工林麝养殖也分布在宝鸡、汉中、安康、渭南、商洛 5 市 12 县,养殖规模位列全国第一。我们也祝愿凤县的发展经验能给其它地市带来借鉴,带动更多地方产业增收,让更多群众受惠。

本期节目记者:宋甲勋卫向阳

陕西广播电视台《今日点击》栏目

19:17分陕西一套播出22:30分陕西卫视播出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