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金针菇杨树林下栽培及效益分析_冯连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野生金针菇杨树林下栽培及效益分析_冯连荣.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技术研究 二二三年第七期林业科技通讯野生金针菇杨树林下栽培及效益分析冯连荣,赵鑫闻,张妍,宋立志,赵大根,梁德军(辽宁省杨树研究所,辽宁盖州 ;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辽宁大连 )摘要:以分离获得的野生金针菇()为研究对象,从菌种摆放方式、覆盖遮阳网及搭建拱棚考虑,设计个试验处理,统计各处理出菇情况,核算投入成本及经济效益,并对收获的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是:处理和处理出菇率为 ,总产量分别为 和 ,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其次是处理,出菇率为 ,总产量为 ;处理和处理几乎未出菇。每 需要投入成本约 元,去除成本后可收益 元。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为 、总膳食纤维 、碳水化

2、合物 、脂肪 ,富含 种氨基酸,包含种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关键词:野生金针菇;杨树;林下栽培;子实体营养成分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号:文章编号:():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学科建设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第一作者:冯连荣(),正高级工程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杨树育种及林下食用菌栽培。:通讯作者:梁德军。:林下经济是以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进行林下种植和养殖以及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等立体生产经营,使农、林、牧业实现资源共享的生态农业模式。林下种植模式主要包括林粮、林菌、林药、林菜、林草模式;林下养殖模式主要包括林畜、林禽模式。林下经济结合了传统林

3、业和现代农业,是林业发展的新形式,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 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 林草产业发展规划(年),规划 中指出:要规范有序、科学合理利用各类适宜林地和退耕还林地等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加强林下经济与生态保护修复的融合,重点发展林下中药材、林下食用菌、林下养殖及林下采集加工等。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食用菌作为传统林副产品,非常适合林下间作,在适时、适地、适度的前提下,利用林地的有利条件,发展林地食用菌栽培并以此为基础带动食用菌的科研开发、产品加工甚至特色旅游业,相对于传统的林粮、林药等

4、套作更具有科技含量和可操作性,也更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并可长期持续发展。目前可见大球盖 菇()、香 菇()、榆黄菇()、猴 头 菇()、白 灵 菇()、平 菇(),、茶树菇()、鸡腿菇()、松乳菇()等食用菌品种林下栽培报道。林菌模式在辽宁省主要集中在东部山区,而西部地区虽然有着大面积的杨树成过熟林,由于气候原因,林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借助我省西部地区杨树成过熟林郁闭度大的优势,从充分提高林地利用率考量,研究杨树食用菌栽培模式尤为重要。金针菇()是一种常见的食、药用菌,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其中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尤其丰富,赖氨酸含量对儿童智力和生长发育有良好的

5、促进作用,具有“增智菇”的美誉。目前金针菇以工厂化栽培为主,为还原金针菇野生风味,本研究以采集的野生金针菇研究对象,开展杨树林下栽培研究及效益分析,并对获得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测定,以期为辽宁平原地区开展林菌互作模式提供候选菌种资源。材料与方法 菌株野生金针菇 (黄色)为 年月采集自辽宁省凌海市金城原种场新农村的五空桥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杨树品种对比林杨树树桩上。经室内分离获得纯种菌丝,现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 员 会 普 通 微 生 物 中 心,菌 种 保 藏 号 技术研究 二二三年第七期林业科技通讯 。野生金针菇菌种制备将保存于冰箱中的 菌种接种至新鲜 平板培养基中进行活化,活化后的

6、菌丝用直径为 的打孔器打取菌饼,接种至新鲜的液体摇瓶培养基中(大连富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培养料制备而成),摇 瓶 中 放 置 一 个 灭 菌 的 磁 力 搅 拌 器 转 子,于,震荡培养,菌丝球直径长至 为宜。委托辽宁江荟菌业有限公司经微生物培养器扩大培养液体菌种并制作栽培袋。接种好的栽培袋置于 下进行发菌培养,至菌丝长满菌袋,培养结束。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新兴镇,处于温带半湿润地区内,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 ,最低气温 ;月平均气温 ,最高气温。年平均降水量 ,无霜期 左右。选择远离污染源、水质清洁、排水良好、地势平缓、管理方便的林地

7、。辽宁省杨树研究所黑山基地内 号区林地造林品种为 中辽号 杨,造林时间为 年秋季,造林方式为根桩苗造林,造林密度,面 积 (亩),郁 闭 度 为 左右。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野生金针菇菌袋下地时间一般安排在月末至月初,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按照菌袋摆放方式、是否覆盖遮阳网、是否搭建拱棚,设置个试验处理,见表。表试验处理表处理编号遮阴网拱棚菌袋摆放方式处理直立处理直立处理横卧处理横卧处理直立处理直立处理横卧处理横卧处理林下枯枝落叶,在林下挖宽、深 的畦,长度视菌袋数量而定;畦内灌透水,栽培前在畦面上撒生石灰用于抑制杂菌,生石灰用量 ;按照试验设计将菌袋脱袋后,摆放到畦内,菌袋间距 左右,覆土;回填土后浇

8、透水,对土壤沉降后露出菌棒的部位重新覆土;按照试验需要覆盖遮阳网,遮阳网遮阳率 ;搭建小拱棚,覆盖白色 塑 料 棚 膜,棚 膜 采 用 聚 丙 烯 塑 料 膜,厚 度 ;铺设微喷系统并在棚内悬挂温湿度记录仪,每天依据棚内湿度情况进行补水,保持棚内湿度在 ,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新鲜。通过通风和喷水调节棚内温度,棚内温度控制在 。在菌盖不再生长,散孢子前及时采收。用手捏住柄底部轻轻扭转即可采下,为保持子实体口感用剪刀剪取带土的基部菌柄。头潮菇采收后,及时清理料面,适当补水,几天后可出二潮菇。采收的子实体进行称质量,统计各处理子实体产量。野生金针菇子实体营养成分测定对收获的野生金针菇子实体进行营养成分测

9、定,测定指标主要包括:营养五项(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总膳食纤维、氨基酸、锌含量。测定方法依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具体如下: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第一法),测定蛋白质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膳食纤维的测定,测定膳食纤维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第二法),测定脂肪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第二法),测定 元素含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测定主要氨基酸含量。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效益分析计算杨树林下栽培野生金针菇每 地块投入成本,包括菌种购置、石灰、铁丝、遮阳网等材料费及燃油费和人工费等,统计野生金针菇销售收入,核算

10、经济效益。结果与分析 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产量统计栽培后 左右,开始出菇(图),从出菇率及产量 结 果 来 看(表):处 理和 处 理出 菇 率 为 ,总产量分别为 和 ,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其次是处理,出菇率为 ,总产量为 ;处理和处理,几乎未出菇。技术研究 二二三年第七期林业科技通讯表个处理出菇情况统计序号菌袋数量个出菇率产量 出菇情况处理 颜色鲜艳,菌盖较小,菌柄细长处理 未出菇,污染严重处理 颜色鲜艳,菌盖较小,菌柄细长处理 出菇量少,污染严重处理 颜色淡黄,菌盖大,菌褶内黏着沙子较多、品相差处理 颜色淡黄,菌盖大,菌褶内黏着沙子较多、品相差处理 颜色鲜艳,菌盖较小,菌柄细长处理

11、颜色淡黄,菌盖大,菌褶内黏着沙子较多、品相差图林下出菇情况 野生金针菇营养成分分析野生金针菇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子实体蛋白质含量为 、总膳食纤维 、碳水化合物 、脂肪 ,富含 种氨基酸,包含种必需氨基酸,谷氨酸、缬氨酸、精氨酸含量较高。通过网上查询、参考相关文献 、与其他金针菇进行营养成分比较可知:无论是在营养五项(蛋白质、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钠)和氨基酸含量上均比人工栽培金针菇 含量高;与野生金针菇 相比,种氨基酸中有 种氨基酸含量高于 ;与 和 种黄色金针菇相比,蛋 白 质、总 膳 食 纤 维 含 量 高 于 和 ,脂肪、钠、锌含量低于二者,种氨基酸中有 种氨基酸含量高于 和 。总体

12、来说,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的野生食用菌。表野生金针菇与人工栽培金针菇营养成分对比指标单位 金针菇野生金针菇 黄色金针菇 黄色金针菇 蛋白质 约 约 总膳食纤维 能量 脂肪 约 约 碳水化合物 钠 锌 天门冬氨酸 苏氨酸 丝氨酸 谷氨酸 甘氨酸 丙氨酸 缬氨酸 蛋氨酸 异亮氨酸 亮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赖氨酸 组氨酸 精氨酸 脯氨酸 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效益分析 林下栽培,可以选择在林下搭建小拱棚,也可以直接利用林中枯枝落叶进行覆盖不搭建拱棚,分别计算杨树林下栽培野生金针菇每 投入成本,包括铁丝、遮阳网、菌种及人工费等,其中搭建拱棚需要投入成本约 元,不搭建拱棚利用林下枯枝落 叶 情

13、 况 下 每 投 入 成 本 约 元。平 均 产 量 在 ,按 市 场 价 元 计 算,去 除 成 本 后 可 分 别 收 益 元和 元。结论与讨论杨树是辽宁省平原地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但在林分郁闭后林下空间大多闲置,导致林地利用率低下,开展林菌互作是提高林地利用率、增加林农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研究以采集分离获得的野生金针技术研究 二二三年第七期林业科技通讯表栽培成本核算序号材料投入(元 )扣棚不扣棚材料费 铁丝 遮阳网 竹竿 微喷系统 塑料薄膜 菌种 燃油费柴油 劳务费人工费 成本 菇 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野生金针菇林下栽培研究,设置的个试验处理中,处理和处理出菇最好,均为不扣棚处理,由于栽培

14、时温度比较适于出菇,虽未扣棚,但覆盖的枯枝落叶起到了保湿的作用,促进了子实体生长。但因黑山地区春季风沙较大,不进行扣棚处理,子实体携带泥沙比较多,菌褶内黏着大量泥沙,不易清理,导致品相差、口感差。处理和处理,几乎未出菇。分析原因在于金针菇属于低温型菌种,一般适宜出菇温度为 ,处理和处理扣棚但不覆盖遮阳网,可能光照较强棚内温度较高,从而不利于出菇。综合上述考虑,在辽宁西部地区栽培野生金针菇,宜考虑菌种直立摆放,另需搭建拱棚并覆盖遮阳网,以保证菌种的产量、质量及口感。在子实体分化时期,注意控制棚内温度,以不超过 为宜。金针菇营养丰富,富含各种氨基酸及维生素等。采集林下栽培野生金针菇子实体,并对其营

15、养五项、氨基 酸 含 量 进 行 测 定。结 果 表 明,野 生 金 针 菇 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氨基酸的一种野生食用菌。较其他人工栽培金针菇营养成分含量更高 ,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市场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彩图请参阅知网网络版)参考文献:邹晓君,薛立 林下经济经营模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碳储量的影 响 研 究 进 展 广 东 农 业 科 学,():霍巍,曹燕 我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综述 宁夏林业科技,():张姝,曹秀敏,郭柱,等中原平原区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技术食药用菌,():贺伟强,骆卢佳,向天勇,等 利用香樟木屑林下栽培大球盖菇试验食用菌,():秘树青,贾淑云 北方速生林下栽培香菇经济效益

16、分析 北方园艺,():王静静,罗燕娜,张爱萍,等北疆地区速生林下食用菌栽培效益分析 北方园艺,():张梅春,刘长利林下猴头菇栽培技术及效益分析辽宁林业科技,():朱富华,徐实林 会东县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研究初报四川农业科技,():张勇,张红刚,杨杰,等 白灵菇仿生态栽培技术 食用菌,():黄葵 闽侯县食用菌观光园林下仿野生平菇栽培试验中国食用菌,():吴玉鹏,赵晓梅,曹克涛,等盐碱地沙枣林下平菇栽培模式对平菇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谌金吾,谢永,孙厚静,等贵州黔东南州林下矮堆墙式栽培茶树菇食用菌,():卫彩红,王新建,胡建伟,等干旱气候条件下林下套种鸡腿菇栽培模式研究中国果菜,():郑华英,徐丽丽,徐明松乳菇松林下栽培及产菇情况初步研究江苏林业科技,():任传军蘑菇 种蘑菇彩色图谱识别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李勇,厉芳,樊继德,等我国金针菇工厂化生产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食药用菌,():王松,徐洪强,万江,等野生和栽培金针菇中氨基酸含量的比较中国蔬菜,():陆欢,王瑞娟,刘建雨,等不同品种金针菇的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食品与机械,():朱培林,房海灵 中国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西林业科技,():张剑 环境因子对金针菇品质的影响 中国食用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