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石阡县龙塘镇,茶农们在用机器采摘夏秋茶。 本报记者 张云摄/光明图片
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箱包产业园内,来自石阡县的异地扶贫搬迁户在箱包厂工作。本报记者 张云摄/光明图片
贵州地处西南内陆地区腹地,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由于特殊的地貌和气候,一些地区的老百姓种的是“望天田”,喝的是“望天水”,为了生计只能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如何将一眼望不到头的荒山变为可持续脱贫的靠山,成为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为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贵州省立愚公移山之志,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异地扶贫搬迁等举措,逐渐走出一条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脱贫之路。
产业脱贫:
致富新路越来越宽
炎热的6月,本是茶农可以休息放松的日子。但在贵州铜仁石阡县龙塘镇大屯村,正在用机器采摘夏秋茶的茶农们忙得热火朝天。
大屯村过去有600亩老茶园,现如今已发展成了万亩生态苔茶示范园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大屯村党支部书记周绍军介绍,16年来,他所在的茶园逐渐探索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村民每年人均增收近2000元。
“茶产业是一个睡觉都长GDP的产业,是对老百姓摆脱贫困收效最好的产业。”石阡县委书记皮责怀说,石阡三分之二的农户从事茶叶种植、管护、加工、销售等工作,由于水热充足,全县40万亩茶园从3月底一直可以采到10月初,让石阡苔茶成为名副其实的“大众茶”。
除了本地苔茶园以外,来自其他省份的茶商也看中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纷纷来此建园种茶。有杭州茶商将白茶和黄金叶带到了白沙镇,这里茶的品质已经超过了原产地。
“适合什么种什么,什么好种种什么。”皮责怀介绍,石阡县根据“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思路,着力构建以茶叶为主体,果蔬药、苗木苗圃、生态养殖为辅的“1+3”产业体系。如今,除茶以外,任家寨村的八月瓜、宝龙村的油茶、国荣乡的楠木也逐渐成为石阡百姓致富的新产业。
在贵州西部的赤水市,82.77%的森林覆盖率、4000余挂瀑布让这座流淌着红色革命记忆的小城,成为中国最“绿”的地方之一。作为全国首批、贵州首个脱贫出列县,赤水坚持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新路,让绿水青山成为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两河口镇大荣村竹木资源丰富,人均面积有18亩。但由于道路不通,车子开不进来,竹子运不出去,村民只能守着金山过苦日子。“以前靠人工搬运,扣除人工费后一根楠竹只能赚两三元。”村民吴天贵回忆道。
从2006年开始,村民们开始自发集资修路,硬是在悬崖峭壁间凿通了7.5公里的通村公路,并进行了路面硬化。以前需要扛下山的竹子,现在只要推在公路边,就能一车一车拉出去,换回一张张的“红票子”。如今,大荣村已基本实现公路通到村民家门口,每年光竹原料和楠竹销售收入就超过200万元。
通过推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赤水累计发展竹林132.8万亩,20万竹农人均年收入达3200元以上。除此以外,农户们还借助优良的自然生态,大力发展金钗石斛、乌骨鸡等特色种养殖业,由于品质良好、价格公道,产品经常供不应求,为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打下良好基础。
异地扶贫搬迁:
崭新生活越来越美
周末,赤水市天台镇的天苑新城社区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舞蹈教室里,十几个天台乡中心校的学生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排练拉丁舞。这对于镇上的居民来说可是个新鲜事,观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
“之前在电视上见过拉丁舞,没想到自己也能跳。”元厚镇陛诏村的罗雯文2017年跟随父母搬到天苑新城,在社区附近的天台乡中心校就读五年级。经过一学期的拉丁舞训练,原来显得笨手笨脚的她,已经跳得有模有样。
天苑新城社区是赤水市2017年的异地扶贫城区安置点,全市14个乡镇2300多人陆续搬入了天苑新城668套安置房内。如何让搬来的百姓在这里住得舒心?天台镇天苑社区支部书记罗月琼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让居民找到家的感觉。”
为了方便搬迁群众,天苑新城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开通了就业创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生活服务办理等各类公共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
搬得出,稳得住,还要能致富。要想彻底拔除穷根,必须帮助搬迁群众实现从务农到务工的职业转变。
在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跨区域异地扶贫搬迁点龙江新区内,临近中午,社区的多媒体教室传来阵阵歌声,原来是育婴师技能培训班刚刚结束。
“当育婴师比到外地打工挣得多,还能照顾家庭和小孩。”学员赵启红对记者说,培训上岗一个月能挣到四千到五千元,等之后有经验了工资还能翻倍。搬来龙江新区后,赵启红一家人住在三室一厅的新房里。4岁的女儿菲菲不仅有了自己的“公主房”,而且走路5分钟就能到幼儿园。
在培训班教室门口,摆放着印有招生简章的易拉宝。为了鼓励劳动者学技能、促就业,社区培训学校常年招收挖掘机驾驶员、烹调师、美容美发师、汽车维修工等数十个工种的学员,从16岁到60岁均可报名,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异地扶贫搬迁户每人每天提供40元生活补助。据大龙经济开发区工作委员会委员王进介绍,目前共培训劳动力2720人次,帮助6978人实现稳定就业,着力确保“零就业”搬迁户至少一人就业。
从龙江新区坐上通往石阡工业园的通勤公交车,只需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箱包产业园,女工贾泽红正在缝纫机前熟练地制作箱包配件。“勤快一点,就能多挣一点,平均每天能拿到100块钱左右。”贾泽红停下手中的活计,指着缝纫机旁的小白本说道。本子上记录着她每天的工作量和工资。
作为第一批从大山搬出来的石阡人,贾泽红看中了大龙便捷的交通条件。她的丈夫在福建龙岩打工,以前光开车到最近的火车站就要3个多小时,一年到头夫妻二人很难团聚。现在大龙开发区建有高铁站,只需4个半小时就能从大龙到龙岩。
“工厂一共有100多名工人,其中大部分来自附近的异地扶贫搬迁点。”奇沅皮具有限公司老板李俊杰是一位湖南小伙,他回忆说,刚到这里时人生地不熟,园区管委会带着他去各个异地扶贫搬迁小区现场开招工会,有什么问题总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干群合力:
内生动力越来越强
走进石阡县龙塘镇神仙庙村贫困户王帮勇的家,干净整洁的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宽敞通透的木质房屋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不远处,绿油油的茶树在风中摇曳……这个幸福的7口之家曾在2015年因残因学难以为继,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干部的帮助下,王帮勇将以前种玉米和土豆的田地改种茶叶,身患残疾的妻子在茶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空闲时王帮勇靠自己的木工手艺做点零活。渐渐地,一家人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于2016年脱了贫。
“我们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责任。”帮扶干部黄玉莲去年10月来到神仙庙村,重点负责王帮勇和其他8户贫困户。
“刚来的时候,有些村民对扶贫工作不理解,通过跟他们讲政策、唠家常,把政策一项一项落实下去。现在村民们非常支持我的工作,我们就像兄弟姐妹一样。”说到这里,黄玉莲有些哽咽。
“队伍不散、干劲不松、力度不减,才能破解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提振贫困群众能脱贫、敢脱贫、要脱贫的信心和勇气。”石阡县副县长张晓亮介绍,114个县直部门和单位以党建帮扶形式包保173个贫困村,实现对贫困村包保全覆盖,对其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以及“两率一度”“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考核指标负责到底。
石阡县国荣极贫乡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沟谷切割深,是典型的山地农业乡。当地实施群众内生动力增强工程,鼓励有一定经济基础、技能技术的农民从事特色农业,树立勤劳致富、科技致富的理念。如今在成片的山地上,娜塔栎、紫薇等苗木苗圃,红心柚、枇杷、杨梅等经济果林已经长得郁郁葱葱。
赤水市则广泛运用“群众会+”“院坝会+”模式,充分利用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道德讲堂等宣传载体,向广大群众讲清讲透脱贫攻坚、致富兴业的政策法规,有效解决思想贫困问题,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领导干部是我们老百姓的身边人,让我们鼓起了生活的勇气。”赤水市旺隆镇前进村54岁贫困户苟小平对未来充满希望。
(本报记者 张云 吕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