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县区白渡镇辖区北部,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村庄,叫做桃柳村。10年前,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罗思勇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钻进大山当起了一名酿酒师。他一手打造的佳酿“桃柳春”,与村名谐音,一样充满诗意,令人神往。记者日前就慕名前往探访。
从珠三角返乡开酒厂
山路弯弯,满目青翠。记者从白渡镇圩镇出发,驱车半个多小时,来到了一块山间的谷地,一座三层的小洋楼矗立在青山绿水之间,恬静而安详——位于桃柳村翻身村民小组的罗思勇家到了。小洋楼之侧,是罗思勇夫妇的“宝贝”:桃柳春酒厂。
罗思勇皮肤黝黑,中等身材。记者到达时,他正在酒厂里忙碌。据罗思勇介绍,他年轻时学过酿酒技艺,曾在珠三角地区从事卖酒行业,积攒了一些营销经验。2010年,他为家乡梅州良好的发展态势所触动,毅然回乡置办酒厂,与妻子一道,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从选材、酿制、包装到销售,慢慢打开门路,不仅打造出了一个米酒品牌“桃柳春”,还盖起了一栋舒适的小洋楼。
罗思勇回乡酿酒卖酒建起了小洋楼。
桃柳春酒厂占地约1000平方米。罗思勇一边作情况介绍,一边引领记者走进地下酒窖。刚一进窖门,一股浓烈的米酒香就扑鼻而来,记者仿佛置身于酒分子的包围圈中。100个与人等高的酒缸有序排列,严密封存,正在等待时间老人的神奇酝酿。酒缸四壁,密密麻麻长满了大量的酒菌。“在这里站个半个小时,能把你给陶醉了!”罗思勇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据其透露,每个酒缸装满酒浆重达1吨,可酿制1000斤酒。每一滴酒都得经过这样的程序,才能味更醇,品愈佳。
酒窖内,一个个酒缸装满酒浆,严密封存,等待时间老人的酝酿。
糙米山泉为酒香加持
现代人提倡健康饮酒,罗思勇长期秉承的营养酿酒理念与之相呼应。在制酒实践中,罗思勇以祖传的酿酒技艺为基础,逐渐探索出以玉米、高梁、小麦、糯米、大米等五谷为原料的酿酒工艺,酒精度数介于50°至55°之间。近年来,他根据市场新的需求,适当减少五谷酒的酿制,主打以大米为原料的白酒。据介绍,他每年产酒五六万斤,有一部分是订制酒,且常常供不应求。
罗思勇酒厂仓库内的订制酒。
米好水好才能酒好。罗思勇深知这个道理,他特意在与酒厂一山之隔的蕉岭高思承包了一大片稻田,专门生产富硒糙米,供桃柳春酒厂酿酒。罗思勇向记者透露一个“秘诀”:经过他多年的摸索,糙米酿制出来的都“比较香”。同行的白渡镇党政办主任管彦豪告诉记者,罗思勇酿酒所用的水引用酒厂背后的山泉,山泉水清纯的品质、富含的矿物质,为“桃柳春”增添了不少韵味。
罗思勇正在清点订制酒数量。
主人盼好酒走出深山
记者注意到,在酒厂车间门口,堆放着很多木柴,旁边一个机械化火炉吸人眼球。原来,这是罗思勇夫妇的制酒设备。“这个火炉通过木柴烧火蒸熟酒糟。”罗思勇说,木柴烧火,工艺虽然传统,但是酒糟味道更加醇正,酿制出来的酒更有味道。因此办厂10年来,虽然很多工序已经用上机械设备,但这一道传统工艺他一直不舍得丢弃。
好酒也怕巷子深。桃柳春酒虽有优异品质和独特口感,但由于交通闭塞等原因,一直“深藏闺中”。随着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罗思勇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与日俱增:希望“桃柳春”借着这股‘东风’走出大山,被更多人所知,让醇厚甘冽的酒香越飘越远。
桃柳春系列酒琳琅满目。
文字:本报记者 林德培
图片:林德培 钟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