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泸州11月12日讯(王超明陈学强 文/图)“几年前,我们村没有一个产业,大部分贫困户仍居住在危房里,群众虽然日夜超劳,但日子过得非常拮据。现如今,产业发展起来了,部分脱困户发展种养殖业致富奔康……”谈起村里的新变化,纳溪区上马镇海蚌槽村党支部书记朱双均如数家珍。
上马镇海蚌槽村党支部书记朱双均指导蜂糖李种植大户许学峰管理修枝
纳溪区上马镇海蚌槽村距离纳溪城区60公里,是一个岩区村,下辖15个社、699户、2490人,由于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支撑。2014年,全村有67户194人生活在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以下,46户贫困户居住在D级危房里。经过几年发展,该村危房改造工作基本完毕,带动群众种植蜂糖李1000余亩、桢楠3000余亩、茶叶1000余亩,年出栏生猪上2000头、林下鸡1万余只……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马镇海蚌槽村党支部书记朱双均指导蜂糖李种植大户许学峰管理修枝
借资10余万元,让贫困群众居有其屋
“如果不是朱支书帮我,这辈子我都别想住进新房。”虽然时间已过2年,只要谈及现如今的新生活,海蚌槽村脱贫户肖正元仍然念念不忘。
“我身体不好,想修房子比登天还难。”原来,肖正元一家有2个人,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建的土坯房里,年近八旬的他患有哮喘病,需要长年吃药,没有经济来源,仅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2015年,朱双均多次来到他的家里,与他商量改造危房相关事宜,但身无分文他只能一个劲摇头,打起了退堂鼓。
“没有起动资金,我先借你1万元给你垫斗,不够我再借给你。”“朱支书,你借这么多钱给我,我那辈子才还得起哦!”朱双均说,老实本分的肖正元担心今后没有钱还给我,经过反复多次做思想工作后,他才同意进行危房改造。
“请挖掘机推路、平场、赊材料、联系施工队,带领村社干部帮忙转运材料。”朱双均全身心投入到肖正元的危房改造之中,房子建好后,朱双均又联系人帮忙打水井、买抽水机,解决肖正元饮水难问题。
搬进崭新的房子,年近8旬的肖正元难掩兴奋之情,微笑的眼中溢出了泪花,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只是紧紧握着朱双均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借钱给脱贫户肖正元建房只是朱双均帮助群众改造危房的一个缩影。自2015年以来,朱双均先后借了10余万元给11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截至目前,海蚌槽村46户危房已完工42户,余下4户余预计11月中旬前改造完成。
发展“长短”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奔康
11月12日清晨,海蚌槽村3组脱贫户古帮林早早地把10余只土鸡装进笼子里,等斗客户前来取货。古帮林说,“2015年,朱双均主动对接帮扶部门,给我们每个贫困户发放了30只鸡苗和30鸭苗作铺垫,现如今,我的扩大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觉得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单靠送钱、送物这种“输血式”的帮扶或许能够让脱贫户达到脱贫标准,但并不能真正实现脱贫。2015年,基于海蚌槽村实际,朱双均规划了短期、中期、长期产业,在传统种植的基础上,鼓励群众发展土鸡、土猪等养殖,发展特色经果林和侦楠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经过几年发展,成效突显。
“要注重给蜂糖李树整形,施足农家肥,明年的收成才会更好。”11月9日,朱双均来到海蚌槽村2组脱贫户张金银的果园里,向他传授蜂糖李管理技术。
“脱贫户张金银一家4人,因病因残致贫,2015年,朱双均鼓励张金银栽种了5亩蜂糖李,明年将大量挂果。”朱双均说,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会来到张金银的家等种植大户查看蜂糖李管理情况。
“我栽种的3亩萝卜长势良好,预计可以买6000来块钱!”海蚌槽村15组脱贫户张家宽说,由于岩区萝卜水份足、口感脆甜,等到收获时,提前预订好的客户都会把车开展地里来收购,供不应求。
“我饲养了8头猪,今年计划出栏5头。”脱贫户刘朝祥说,朱支书不仅借钱给我修房子,还帮我发展养殖,如果不好好干,不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都觉得对不起他一片苦心。
“饲养家禽,半年见效;发展蜂糖李、茶叶,三年投产;栽种桢楠,虽然时间长,但效益非常好。”朱双均说,近年来,海蚌槽村坚持“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发展思路,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脱贫攻坚之路走得越来越夯实。
明年,1000余亩蜂糖李将大量挂果,预计每亩收入4000元左右;明年,3000余亩侦楠长势喜人,将会吸引大量旅客前来观光,村民可以买土特产增加收入;明年,1000余亩茶叶长势更好;明年,村里将硬化10余公里水泥路,将极大改善村民出行条件……”对于海蚌槽村的发展前景,朱双均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