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别名:土豆、地蛋,香港、广州叫薯仔,意大利叫地豆,法国叫地苹果,德国叫地梨,美国叫爱尔兰豆薯,俄国叫荷兰薯真核域、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茄目、茄科、茄属、马铃薯种一年生草本,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四倍体栽培种最初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一百多年前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传入我国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东北和内蒙。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含热量66-113QK,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含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食用后有很好的饱腹感马铃薯鲜薯可供作粮食或蔬菜。

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蛋卷等,为数达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马铃薯的赖氨酸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乳酸、草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马铃薯味甘、性平、微凉,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宽肠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老之功效主治胃火牙痛、脾虚纳少、大便干结、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和中养胃、健脾利湿:马铃薯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宽肠通便:马铃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降糖降脂、美容养颜:马铃薯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

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补充营养、利水消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由于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薯片仍保持着天然颜色。另外,紫色马铃薯对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长时间保持原色目前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100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1000至1500公斤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菁素,而花菁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1500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20%左右。

同时,由于该品种抗病性的提高,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有利于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马铃薯作为人类的食物之一,既可以当主食、也可以作菜肴,几乎在所有国家都有种植,更是许多国家贫困地区的“当家”农作物在现今世界,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粮食的重要性凸现,马铃薯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马铃薯还可制作生物燃料,关系到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减贫具有重要作用联合国于2007年10月18日推出了“2008国际土豆年”活动,突出土豆在提高食品安全和减少贫困中的重要角色大量食用未成熟或发芽马铃薯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毒成分为茄碱(C45H73O15N),又称马铃薯毒素,是一种弱碱性的甙生物碱,又名龙葵甙,可溶于水,遇醋酸极易分解,高热、煮透亦能解毒每100g马铃薯含龙葵甙仅5-10mg;未成熟、青紫皮的马铃薯或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甙增至25-60mg,甚至高达430mg龙葵素具有腐蚀性、溶血性、并对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麻痹作用未成熟青紫皮和发芽马铃薯不可食用。少许发芽马铃薯应深挖去发芽部分,并浸泡半小时以上,弃去浸泡水,再加水煮透,倒去汤汁才可食用在煮马铃薯时可加些米醋,因其毒汁遇醋酸可分解,变为无毒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发现中毒后应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或0.5%鞣酸或浓茶洗胃。

补充液体纠正失水。呼吸困难时积极给氧和应用适量呼吸兴奋剂。呼吸中枢麻痹用人工呼吸机马铃薯生长发育需要较冷凉的气候条件,因它原产南美洲安第斯山高山区,年平均气温5-10,最高平均气温21左右我国的西南山区、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区,接近马铃薯原产地的气候条件不过马铃薯栽培种经过多年的人工选择,已有早、中、晚熟期不同的品种类型,在多种气候条件下可以种植马铃薯块茎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为17-19,温度低于2和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在生产实践中常遇到两种块茎生长反常现象第一种是播种后块茎上幼芽变成子块茎,也称闷生薯或梦生薯。是由于播种前块茎贮藏条件不好,窖温偏高窖温在4以上,块茎休明期过后即开始发芽。有的窖温在10以上,块茎上芽子长得很长。把块茎长芽去掉后播种,块茎内养分向幼芽转移时遇到低温,幼芽没有生长条件,所以又把养分贮藏起来形成了新的小块茎。如果播种时土壤温度低,这时块茎还没有发芽,薯液还未活动,在没有生长条件时,块茎不发芽或只是开始萌芽而不生长,待温度升高后才正常生长,这样就不会产生子块茎第二种是在块茎遇到长时间高温时即停止生长。待浇水或降雨后土壤温度下降,块茎又开始生长,即二次生长。有的块茎像哑铃,有的像念珠状,出现各种畸形 高温敏感品种遇到干旱、土壤温度高时,二次生长块茎特别多,耐高温品种可不出现或少出现。

还有的品种在土壤温度高时,块茎发芽后长出地面变成枝条,影响产量和品质。要及时灌溉降低土温 萌芽阶段在温度不低于4时,已通过休眠的块茎就能萌发,但幼芽不能伸长;在5-7时,幼芽开始萌发伸长,但非常缓慢,如长期处于此温度下,幼芽就会形成极短的匍匐茎,顶端膨大形成小薯,或直接从块茎芽眼处长出仔薯(梦生薯);当温度上升到10-12时,幼芽生长健壮、迅速;在温度18左右时,最适于幼芽生长;超过36,幼芽不易萌发,且常常造成大量腐烂 茎叶生长最适温度为17-21。当温度低于7或高于42时,茎叶停止生长;当日平均气温为25-27时,茎叶生长将受到一定影响 块茎形成和发育在7-21都能形成块茎,而最适温度是17-19,超过21块茎形成受抑制;当温度低于2或高于29时,块茎停止生长,并会引起匍匐茎长出地面转变成茎叶生长。低温可以提早块茎的形成,高温容易引起块茎发生二次生长,形成小薯 开花结实开花最适温度为15-17,低于5或高于38不开花。花在-0.5时受冻害,在-1时致死。夜温在16以上开花良好,12以下形成花芽但不开花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 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

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块茎膨大期外界温度超过25停止生长,秧蔓则生长旺盛,所以必须有90天-100天的适宜生长期,播种不宜推迟 马铃薯减产主要是种薯退化所引起的,而种薯退化高温起主导作用 在任何耕作区只要把马铃薯生育期安排在低温冷凉气候条件下就能获得优质高产。高温不但严重影响产量,而且严重影响质量。如块茎产生畸形、龟裂、水薯、芽眼突起、食味变劣等 马铃薯是喜光作物,在生长期间日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有利于光合作用 栽培的马铃薯品种,基本上都是长日照类型的。光照充足时枝叶繁茂,生长健壮,容易开花结果,块茎大,产量高 特别在高原与高纬度地区,光照强、温差大,适合马铃薯的生长和养分积累,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光照可明显地抑制块茎上芽的生长 窖内贮藏的块茎在不见光的条件下,通过休眠期后窖温高长芽 把萌芽的块茎放在散射光下,即使在15-18的温度下,芽子长得也很慢 我国南方架藏种薯和北方播种前催芽,都是利用这一特点来抑制芽子过皮生长的。而且变散射光下对种薯催大芽,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必须供给足够的水分才能获得高产 马铃薯的需水量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密切而复杂 马铃薯每制造1干物质约消耗水708升。

在壤土上种植马铃薯时,生产1干物质最低需水666升,最高1068升,而在砂质土壤种植马铃薯的需水量为1046-1228升 一般每亩生产2000块茎,按地上部和地下部重量1:1和干物重20%计算,每亩需水量为280T左右 马铃薯生长过程需水量最多的时期是孕蕾至花期 盛花期茎叶的生长量达到最高峰。水分不足,影响植株发育及块茎产量 从开花到茎叶停止生长,块茎增长量最大,植株对水分需要量也很大,如果水分不足会妨碍养分向块茎中输送 经常保持足够的土壤水分是马铃薯高产的重要条件 通常土壤水分保持在60-80%比较合适。土壤水分超过80%对植株生长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尤其是后期土壤水分过多或积水超过24小时,块茎易腐烂。积水超过30小时块茎大量腐烂,42小时后将全部烂掉 在低洼地种植马铃薯要注意排水和实行高垄栽培 马铃薯对土壤适应的范围较广,最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土壤是轻质壤土 块茎生长要有足够的空气,呼吸作用才能顺利进行。轻质壤土比较肥沃又不粘重,透气性良好,不但对块茎和根系生长有利,而且还有增加淀粉含量的作用 这类土壤种植马铃薯,一般发芽快、出苗整齐,生长的块茎表皮光滑,薯形正常,而且便于收获 粘重的土壤种植马铃薯,最好作高垄栽培 这类土壤通气性差,平栽或小垄栽培,常因排水不畅造成后期烂薯 土壤粘重易板结,常使块茎生长变形或块茎形状不规则 这类土壤只要排水通畅,其土壤保水、保肥力强,种植马铃薯往往产量很高。

对这类土壤的管理,掌握中耕、除草和培土的墒情非常重要,一旦土壤板结变硬,田间管理很不方便,尤其培土困难,如块茎外露会影响品质 这类土壤生产的马铃薯块茎淀粉含量一般偏低 沙性大的土壤种植马铃薯应特别注意增施肥料 这类土壤保水、保肥力最差。种植时应采取平作培土,适当深播而不宜浅播垄栽,因垄作一旦雨水稍大,把沙土冲走,很易露出匍匐茎和块茎,不利于马铃薯生长,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难 在沙土中生长的马铃薯,块茎特别整治,表皮光滑,薯形正常,淀粉含量高,易于收获 马铃薯是较喜酸性土壤的作物,pH4.8-7.0,生长都正常;pH5.64-6.05有增加块茎淀粉含量的趋势,pH4.8以下,植株叶色变淡,早衰、减产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