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葵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

洪建基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

完成单位: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洪建基,余文权,赖正锋,曾日秋,邱珊莲,姚运法,练冬梅

颁奖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

获奖等级:2019年福建省科学进步奖二等奖

成果简介:

黄秋葵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蔬菜,目前我国种植面积达20万亩,品种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国内对黄秋葵系统深入的研究较少,鉴于此,项目组开展了黄秋葵种质资源收集与评价、育种与栽培、营养成分测定与加工等研究,取得了良好成效与创新性成果:

(1)建成了全国最大的种质资源库,研究制定并出版了专著2部:收集保存国内外黄秋葵种质资源318份,居国内首位;获得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品质性状等37524个鉴定数据,采集图像1908幅,并录入农业部种质资源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259份;研究制定并出版了国内首部《黄秋葵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和《黄秋葵种质资源图册》,为黄秋葵种质资源性状数据系统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描述奠定了基础。

(2)鉴定筛选出核心种质和创制新种质,育成新品种4个:通过黄秋葵核心性状挖掘,筛选出核心种质30份,创制优异种质15份;创新了黄秋葵杂交育种技术,育成了“闽秋葵1号”和“闽秋葵2号”2个杂交种,“闽秋葵3号”和“闽秋葵4号”2个常规种,编著出版《黄秋葵栽培育种与保鲜加工》,为黄秋葵种植企业、合作社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3)深入研究并优化构建高效施肥与病害防控新型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了施肥方式(鸡粪菌渣堆肥、NPK复合肥以及鸡粪菌渣堆肥+NPK复合肥)对黄秋葵营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优化了我国东南地区PMWC (鸡粪菌渣堆肥)合理施肥量(240g/kg);发明了黄秋葵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减药设施栽培技术、生物防控黄秋葵根结线虫方法和连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4)国内率先完成了黄秋葵转录组测序,明确了黄秋葵植物学特征间、生物学特性间的相关性及其嫩果荚多糖累积规律:通过黄秋葵转录组测序,获取了花青素、多糖及黄酮等重要基因信息,通过特征特性研究明确了茎色、茎表面、叶色、果色呈同一对应关系,种子产量与叶柄长度、果数、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开花天数达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营养成分分析,明确了黄秋葵果荚中多糖含量在花后第8d达到峰值。

(5)国内率先发明了黄秋葵茶加工工艺,研制出黄秋葵茶、复合颗粒、泡菜等系列产品:利用黄秋葵的营养保健功效,发明了黄秋葵茶加工工艺;研制了黄秋葵茶、复合颗粒、泡菜、蜜饯等系列特色加工产品,实现了成果转化,提高了黄秋葵利用附加值,为黄秋葵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项目集“理论研究-技术研发-产品研发”为一体,获省级认定杂交种2个,常规种2个;授权发明专利2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发表论文21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经同行专家评审:该研究成果在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等方面具有创新性,整体达到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015-2017年省内外累计推广黄秋葵杂交种4.333万亩;新增销售额13028.3万元,新增利润3908.5万元。实现成果转化收益7.5万元,培训人员600多人次,取得显著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该项成果的研发与应用,丰富了黄秋葵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为推动我省及至全国黄秋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秋葵种植技术视频_山东黄秋葵种植技术_黄秋葵种植视频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