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经海鸭儋州_儋州海花岛天气预报_儋州李枪杀海头人

儋州健德原生态种养殖有限公司蛋鸡标准化养殖扶贫项目车间。

儋州李枪杀海头人_致富经海鸭儋州_儋州海花岛天气预报

峨蔓镇白莲鹅产业。

致富经海鸭儋州_儋州海花岛天气预报_儋州李枪杀海头人

12月26日,中和镇长村村委会清塘村村民赵兰女在采摘圣女果。

据《今日儋州》消息 今年以来,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基础工程来抓,积极培育特色、优质、高效扶贫产业,坚持产业进村、扶持到户,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村集体经济壮大和群众共同富裕为落脚点,让每户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项稳定的增收产业,加快培育一批见效快、辐射带动能力强、能使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2019年产业扶贫资金共支出约1.33亿元,支出进度100%,落实产业发展项目91个,帮扶贫困户14890户68852人,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

多种扶贫产业

鼓起贫困群众钱袋子

走进光村镇扫地坡蔬菜种植基地,一片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郁郁葱葱,网球大小的百香果圆润饱满。棚架下,基地负责人徐汉平与果农们正在打理果棚,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在两年前,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是不敢想象的。当时,扫地坡这片田地村民主要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尽管守着大片土地,效益却不高。

当时的徐汉平,在外见识了百香果生态农业富民的发展模式。他想,自己家乡绿水青山,土地肥沃,何不引入百香果种植,利用肥沃的土地资源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徐汉平的想法很快得到了光村镇政府的回应。双方一合计,决定将村民的土地统一流转。于是,在镇政府的引导下,附近210户村民纷纷与徐汉平负责的儋州沙赠地瓜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土地出租协议(一亩一年600元),就这样,一片面积80亩的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落了地。

贫困户在百香果园不仅能享受分红,而且依托基地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一年来,村民从百香果基地获取了不菲的收益。如今,该基地种植的百香果不仅在周边市县供不应求,还通过电商与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远销省外。去年基地百香果产量2万斤,净赚10万元。今年,由于管理到位,产品质量好,百香果产量达3万斤。

百香果产业只是光村镇扶贫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该镇还与跑海鸭养殖、雪茄烟叶种植、竹笋种植、沙虫养殖等多个产业基地签订合作协议,共投入扶贫资金323.94万元。自2016年以来,该镇已实现扶贫产业总分红为402.9704万元。其中,2016年产业分红:三角梅种植30万元、竹狸养殖9150元、竹狸托管3万元、沙赠地瓜种植8.8万元;2017年产业分红:三角梅托管81.27万元、沙虫养殖111.82万元、跑海鸭养殖12万元、雪茄烟叶种植44万元;2018年产业分红:雪茄烟叶种植93.2798万元、百香果种植9.68万元;2019年产业分红:百香果种植3.1392万元、百香果和竹笋种植9934元、沙虫养殖4.073万元。

一次次的产业分红让光村镇的贫困户逐渐脱了贫,而光村的产业发展则折射出我市各级政府大力发展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的决心。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市把产业扶贫作为核心基础工程来抓,据统计,今年我市产业扶贫资金共支出约1.33亿元,支出进度100%,落实产业发展项目91个,帮扶贫困户14890户68852人,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帮扶全覆盖,确保了全市每个贫困户家庭至少有一个稳定的增收产业。

创新扶贫模式

走特色产业脱贫之路

“咯咯、咯咯……”木棠镇薛宅村儋州鸡产业孵化基地里,5000多只“雄赳赳气昂昂”的鸡正在鸡舍里喝水进食,一些吃饱了的公鸡飞到鸡舍特制的横架上不停地打着鸣,一派热闹的景象让人看了心生欢喜。自2017年该基地成立以来,通过圈养售卖绿壳蛋鸡、儋州鸡,该基地获得的经济效益一年比一年好,带动贫困户和脱贫户增收一年也比一年多。如今,基地圈养的儋州鸡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基地也成为贫困户和脱贫户的致富地。

据了解,为了发展特色集体经济,帮助贫困户脱贫并巩固脱贫成效,2017年4月,帮扶单位省水务厅投入34万余元建设基地鸡舍及采购鸡苗,鸡舍建设总面积为1200平方米。基地采用“研+企+农”的产业孵化模式,由热科院提供种鸡选育及生态养殖技术支持,农科公司负责种苗孵化及育雏,农户负责生态牧养,最大化保障村集体发展特色产业的经济利益。

“刚开始我们圈养的是绿壳蛋鸡,后来我们发展到绿壳蛋鸡和儋州鸡一起圈养,现在我们主打儋州鸡,每只鸡苗成本为17.5元,正常情况下,母鸡3个月可以出栏,每只销售额大约为67元,阉鸡5个月可以出栏,每只销售额大约为75元。“今年10月份,我们又进购了5300多只鸡苗,这批鸡苗到年底又给村里带来至少10万元的利润。”薛宅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卫红谈起该基地的发展喜形于色地对记者说,这就是发展特色产业的好处!

众多优势产业和农产品基地参与扶贫,正带动我市的贫困村、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今年以来,我市创新扶贫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五个一”庭院经济发展思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推进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工作,引导贫困户发展黄皮、凤梨、百香果、榴莲蜜、矮化椰子、儋州鸡等周期短见效快的种养业。我市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创新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模式的通知》,指导各镇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种植产业和种植面积,大力发展反季节蔬菜种植、热带水果种植、特色养殖等项目,带动贫困群众大幅增收。目前基本建成光村镇百香果、中和镇沃柑、白马井镇凤梨、雅星镇儋州鸡、兰洋镇七叶葡萄等5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大成镇新风村、雅星镇塘兄村2个特色产业扶贫示范村,培育了儋耳土塘、海头地瓜、黄金百香果、金钻凤梨、儋州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

多措并举

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看,这就是政府今年为我们贫困户投资的黄金百香果,长得漂亮又好吃,市场卖得可火了,我们又能增收了。”12月18日,记者走进东成镇黄金百香果产业种植基地,连绵成片的沃田中,一个个成熟如网球大小的黄金百香果挂满枝头,颗颗圆润饱满,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棚架下,20多名贫困户正在开心地采摘着果子,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满是汗水的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是通过政府安排到基地务工的,现在我在基地负责种植和采摘黄金百香果,工作不算太辛苦,每天工作8个小时,一个月下来就能有4000多元的收入,一年有将近6万元的收入,基地离家近,还方便我照顾2岁多的孩子,这都是政府对我们的关心,有了政府的帮助和支持,现在,我对脱贫更加有信心了,我一定会努力加油干的!”谈起工作和收入时,在基地长期务工的贫困户符小女脸上挂满了笑容。

除了发展产业带动就近的贫困户通过积极务工稳定增收外,我市还针对有些扶贫项目贫困户参与度低、内生动力不足、带动效果不明显、增收不稳定等问题,建立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并在9月27日对全市200多名指导员进行了业务培训,通过指导员制度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群众勤劳致富意识,提高自我发展能力。

“我是去年11月份到扶贫车间参加培训的,主要是学习编织袋加工,现在已经是厂里的一名正式员工。”新风村委会新风村的贫困户王尾女高兴地说,现在一个月可以拿到3000多元,只要坚持干下去,脱贫没有问题。

此外,我市还通过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实行奖励,认真核查各镇上报符合条件贫困户名单,申请资金及时发放,经严格核查,全市3108户贫困户2018年家庭生产经营性纯收入达到4000元,符合奖励1000元的标准,市财政安排奖励资金310.8万元。截至8月,该项资金已全部发放到位。

“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儋州市产业扶贫项目收益分配试点方案》,在兰洋镇、木棠镇开始试点,创新建立产业扶贫项目资金收益分配模式,结合重点人群“六治”专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产业扶贫质量和成效以及群众满意度。”市产业扶贫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在贫困群众通过产业扶贫项目资产收益后,不同程度存在参与度低,内生动力不强和一些陈规陋习等问题上下功夫,加快解决贫困户存在的“一股了之”的现象。(记者罗鑫 丁子芹 编辑李晓晖)

致富经海鸭儋州_儋州李枪杀海头人_儋州海花岛天气预报

南丰镇蚕农正在给蚕喂食桑叶。

致富经海鸭儋州_儋州李枪杀海头人_儋州海花岛天气预报

南丰镇油麻村热闹的蚕茧售卖现场。

图片由记者黎有科 何万常 夏佟 罗鑫 盘悦华 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