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郭锋准备帮着万永军扩大养猪场的规模,带领全村人致富。记者 张帆 摄
东平县商老庄乡董庙村的“第一书记”王伟在村子里建一个麦秸厂,不仅解决了自己村子的麦秸,还能让这些本来应该丢弃的“废物”变成钱。记者 张帆 摄
东平县商老庄乡商楼村,“第一书记”陈涛帮助引进的黑木耳种植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个项目可以让村民们每户增收5-8万。记者 张帆 摄
黑木耳种植大户商兆州正在为建设中的木耳养殖场搭建蒸锅。记者 张帆 摄
万永军现在的养猪场显得非常局促,他也急于想扩大养殖规模。记者 张帆
在北陈庄村,“第一书记”王洪坤等帮助建设一座石料厂正在建设当中,到今年年底,这座石料厂就能正式投入生产了。记者 张帆 摄
在双塔村,“第一书记”于福贵带领着乡亲们种植丹参。记者 张帆 摄
“第一书记”于富贵在和村民商量种植丹参
第一书记王洪坤接受大众网记者采访
来自省食品医药管理局的5位书记难得合一次影
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第一书记”邵明明(右)在新建成的黑木耳繁育基地
谈起养猪厂,西瓦庄村村民万永军乐得合不拢嘴
编者按
在梯门镇,缺水是“第一书记”所在村子最大的发展瓶颈。为此,“第一书记”们找路子、筹资金,挖地200多米,打出了一眼眼可饮用、能灌溉的水井,也打开了与村里百姓们沟通融合的“心井”。
11月6日至11月8日,大众网“走近‘第一书记’,共建美丽乡村”报道组来到东平县梯门镇、商老庄乡两个乡镇的10个村子里,与10位“第一书记”在田间地头促膝交流,与受益的村民们共同体味“第一书记”们在基础设施、产业兴村、文化惠民、党建思想等方面为村子带来的巨大变化。
即日起,大众网推出“东平‘挖井记’”系列报道,尽呈“第一书记”们为改变村子现状而呕心沥血、劳苦忙碌的一个个“挖井”故事。
东平“挖井记”(2)种药材卖麦秸,土坷垃里挖出金
大众网泰安12月4日讯(记者 张帆 韦辉 李蕾 李泽)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把村容村貌建设好,更重要的是,如何让村民在新农村建设中走上富裕的道路。在东平县梯门镇和商老庄乡,“第一书记”们面对着不尽相同的每个村子,或建厂、或养殖……制定出个性化发展方案,带领着村民们在家门口致富。
建起大型养殖厂,一年多出栏1800头肉食猪
走进西瓦庄村万永军家大院的时候,他正和媳妇站在房顶上整理新收获的玉米。看到大众网记者,万永军从房顶上跳下来,拍拍手上身上的泥土,有些腼腆地与大家打着招呼。他是西瓦庄村远近闻名的养猪大户,院子里搭起的猪圈里养着或大或小的猪。
万永军不但聪明,而且勤快,他从几只肉食猪的养殖开始,发展到了现在年出栏200多头猪的规模。为了养猪,他不但学会了饲料的配比、家畜生病的治疗,还自费到金山等养殖厂参观学习。
不过,在万永军的猪圈里,现在看到的更多的是局促。院子里能用的空地全部都用来盖起了猪圈,大一点儿的猪圈里住着两三头猪,小一点儿的猪棚里只能放下一头猪,晾晒玉米只能见缝插针地搬到屋顶上。
万永军说:“我不是不想扩大规模,对于养猪来讲,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谁不想多挣钱。但一是地不好找,再就是政策不支持,我哪儿来得这么多资金和精力?”
“第一书记”郭锋知道万永军的打算以后,主动找到他,与他商量扩大养殖规模的事情。郭锋说,村里有个能带着大家致富的人是财富,作为“第一书记”就应该让这种人把优势发挥出来,不仅能带着村民走向富裕的道路,还能起到示范作用,让更多的人靠着勤劳和智慧越来越富裕。
现在,万永军的新养殖场已经选好了地方,一座年出栏2000头猪的养殖场很快就能在西瓦装村建起来了。对此,万永军有着更多的打算,他想在郭锋的帮助下,成立养猪合作社,让本村和周边村庄的农民都能参与进来;他还想着能把猪粪集中起来做沼气项目,让全村的人能用沼气生火、取暖。
万永军了乐呵呵地说:“‘第一书记’进了我们村,带着我们出主意想办法,让我们能尽快富裕起来,我可是沾了郭书记的光,一定不让他失望,带着乡亲们养好猪,卖大价钱!”
山边建起石料厂,村集体年增收入15万元
梯门镇缺水,但是丰富的山石资源确实是梯门镇的财富。看着这些资源,“第一书记”们开始动脑筋想办法,希望能通过本地的资源,让村民们走上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在北陈庄村,一座石料厂正在建设当中,几台挖掘机在周围忙碌地工作着,石料厂的基本构架已经建起,高大的塔吊正在向厂房上方安装横梁,到今年年底,这座石料厂就能正式突入生产了。
“第一书记”王洪坤告诉记者,这座石料厂建成之后,一年能有600多万元的收入,村集体可以收入15万元,还能解决村里二十多个人的就业问题。“村民一个月能不出家门收入1500元,这就为大家的致富开辟出了一条新途径。”
而对于西柿子园村来说,村里丰富的页岩资源,也在“第一书记”张保运的策划下,变成了真金白银,给村民们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西柿子园村后西山本是一片荒芜,张保运进村之后,通过招商引资,将西山1000亩山坡外包用于种植、养殖业的开发,仅承包费一项,每年就给村集体带来6万元的收入。同时,开发商从村外到山脚,修了宽敞的环山路从村民田间地头经过,直接方便了村民出行和农作物运输。
西柿子园村南部的山上有丰富的页岩,这里不长庄稼,也不方便灌溉,每年村民要在这里种地,不仅是靠天吃饭,而且还得看石头“给面子”长出庄稼来,但是这里的页岩却是水泥厂的必备原料。
张保运联系村民,把村民手中的地整合起来,租给水泥厂,每年每亩给村民600元的租金,还组织运输,拓展致富途径。“村里在这个地方也有一部分收入,每车页岩收取水泥厂10元钱,这样不仅让村民有收入,村里也有了钱。”张保运说。
种植白芷和丹参,不种庄稼地里也能掘出金
“第一书记”们来了之后,除了打井,还引入了白芷、丹参等中药材的种植。
11月6日,当大众网记者来到梯门镇东柿园村的时候,这里的白芷已经被签约的药材厂收购完毕了,只剩下了一小袋样品。“第一书记”陈刚说,今年的白芷刚收获、晾晒完毕就被药材厂收走了,销售根本不是问题。
虽然今年的白芷给村里带来了一些收益,但是陈刚还是不满意,他说由于是第一次种植,在种植和出售方面都没有经验,到了最后,也就是没有亏本略有盈余。“其实如果种植好了,村里的白芷能带来五六万元的效益。”
在陈刚眼中,村集体的收入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通过村里的药材种植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让祖祖辈辈只知道种庄稼的村民能看到一条更好的致富路。
在西瓦庄村,“第一书记”郭峰告诉记者,他们通过联系中药材供应商,利用村集体用地作为试验田,第一年种植白芷50亩,实现收入6万元。“这个收入还会大幅度的提高,因为第一年是试验种植。”
“明年我们要更科学的管理和种植,按照中草药市场行情,应该有更好更多的收入。”西瓦庄村主任万庆法对记者说。
同样的,在双塔村,“第一书记”于福贵用村委院子里的空地种植了一片丹参,当记者走进村委大院的时候,这片丹参已经长满了院子,记者挑了一棵很小的丹参苗试图拔起,但是红色的丹参已经深深地扎进了土里,很难拔出来。
于福贵说,经过试验,这里的土地还是比较适合丹参生长的,现在在村口的一片地上也种上了丹参,现在的长势非常好,如果顺利的话,将在全村推广种植。
麦秸变废为宝,建起麦秸厂一吨卖到600元
东平县商老庄乡董庙村的孟祥营从十几岁就开始的外地打工,多年的摸爬滚打,让32岁的他头脑灵活,敢做敢干,今年他这个人才被董庙村的“第一书记”王伟发现了。
今年麦收结束的时候,王伟发现大量的秸秆被遗漏在了地里,为了处理这些秸秆,有的低价卖给了收秸秆的贩子,更多的人则是把秸秆就地焚烧。王伟觉得,秸秆是造纸的原料,如此浪费实在可惜,就联系了聊城的一家造纸厂,打算在村子里建一个麦秸厂,不仅解决了自己村子的麦秸,还能让这些本来应该丢弃的“废物”变成钱。
于是,王伟找到了孟祥营,俩人一拍即合,孟祥营不仅说要挑起麦秸厂这个担子,还要拿出地和钱入股。
当大众网记者来到董庙村的时候,麦秸厂已经初具规模,今年收购的麦子将整个厂区都填满了。孟祥营带着大众网记者从两人高的麦秸垛上,使劲掏出一把麦秸给记者看:“你们看,我们收的麦子质量都很好,黄油油的。”
王伟告诉记者,麦秸厂今年6月15正式开业,现在库存的有270吨麦秸,收购的时候每吨是180元钱,年底的价格会上涨一些,基本保持在600元/吨。
王伟说,现在麦秸厂还引进了打包机,可以更加方面的把麦秸打包运输。“麦秸厂今年刚开始运转,初步估算,利润能有8万多元。其实,整个董庙村的麦秸就有700吨,明年,我们计划把这700吨的麦秸收上来,加上周围邻村的麦秸收购,少说也能有十几万的收入。”
地里间种核桃树,请回致富能手回村种蘑菇
梯门镇素有“核桃之乡”的美誉,但在“第一书记”们所在的村子,由于常年干旱,核桃种植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北陈庄村“第一书记”王洪坤告诉大众网记者,他们从年初时候,就向村民免费赠送核桃树苗,每亩60棵,村民领了树苗后自己去种植。
核桃树一般要3年之后才开始结核桃,但这并不影响农田里其他农作物的种植。“核桃在梯门镇有着广泛的种植历史,也有着成熟的销售体系,我们给村民发放树苗,不求立竿见影的见到收益,目的是让土地有长远的应用,能让村民在土地上多加一份收入。”王洪坤对大众网记者说。
说起带领村民致富,商老庄乡八里湾村“第一书记”邵明明总结了一套经验。来到村里,他先组织新成立的村两委班子外出学习,然后设计“八里湾”地名商标,率先注册八里湾生态农业合作社,打造村包括有机大米、莲藕、黑木耳、生猪等产品在内的生态农业品牌。
该村村民孙培荣早先外出谋生,通过繁育黑木耳致富发家。得知这一情况后,邵明明多次前往孙培荣所在的梁山黑木耳基地进行参观,并通过努力成功打动孙培荣返乡。目前,村集体建起了八里湾村黑木耳繁育基地,仅此一项便能带动全村几十户村民致富,在解决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直接为村集体每年增收5万元。
在省发改委农经处的帮助下,邵明明联系了山东银宝集团为湖西群众生猪业建立产销联系,同时联系青岛市渔业加工龙头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经营模式,为近湖养殖的群众提供了一个可靠产销一体化经营载体,解决村内传统养殖户的长远生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