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肛豆种植技术_冬缸豆什么时候种_肛豆种植时间

“全覆盖防虫网+”是以防虫网为核心技术、配合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措施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2022年冬季—2023年春季,海南省在乐东县利国镇、九所镇建立“全覆盖防虫网+”豇豆绿色防控示范点,示范面积340亩,以蓟马、潜叶蝇、叶螨、根腐病、枯萎病、锈病、灰霉病等病虫害为靶标,集成“全覆盖防虫网+”豇豆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对技术的经济性、有效性、减药控残效果进行评估。

一、主要技术措施

(一)播种前。采取农业防治措施,从源头控制病虫源,预防后期枯萎病,减少整个生育期蓟马、斑潜蝇等害虫基数。

1. 轮作栽培。豇豆采收结束后,水田地种植水稻进行水旱轮作,坡地种植非豆科作物进行轮作。

2. 翻耕晒垡。播种前,结合整地、施肥,深翻土地30厘米,晾晒土地3—5天,利用紫外线杀灭病原菌和部分虫卵(蛹)。

3. 增施有机肥。增施(生物)有机肥改良土壤,每亩增施500—1000公斤,补充豇豆整个生育期用肥需求。防虫网棚豇豆基肥适当减少氮、磷肥用量,同时结合生产实际选择合适的微量元素叶面肥补充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及补全作物所需营养元素。

4. 膜下滴灌。安装水肥一体化设施,坐果前控水控肥蹲苗,表土保持较为干燥、土层保持稍微湿润,促使豇豆深扎根;坐果后,水肥少量多次施用。

5. 深沟高垄覆膜。深沟高垄栽培,使用银灰色地膜覆盖垄面,阻隔害虫入土化蛹和防治杂草。

6. 搭建简易全覆盖防虫网。选用标准的40—60目防虫网,使用竹竿搭建框架,每根竹竿直径大于6厘米,竹竿间距4—6米为宜,立柱插地深度大于0.7米,搭建离地高度2.7—3.0米,上端塑钢线相连,防虫网四周用泥土压实,连片5亩左右搭建一个防虫网。在整地搭架完成后覆网,设立网棚出入口需加附网门,防止害虫从出入口侵入,整个生育期保持网棚全封闭,人员进出网棚工作及时封闭网棚,全程阻隔蓟马、斑潜蝇、鳞翅目害虫、粉虱等害虫。

(二)播种期。采取种子处理预防苗期根腐病,减少后期枯萎病的发生程度。

1.品种选择。选用对光照强度适应性强的抗病品种,种植前可先进行品种试种。

2.种子处理。种子播前剔除破粒、病粒、杂粒,选用专用杀菌剂进行拌种,减少苗期土传病害。

3.合理种植密度。全覆盖防虫网会减弱棚内的光照强度,应适当加宽豇豆间距,较常规露地种植减少用种量10%左右。

(三)苗期。通过促进豇豆根系生长,预防根腐病、枯萎病等病害;提高豇豆苗期长势和抗病能力,预防低温寒害;害虫防治以豇豆蓟马、斑潜蝇为重点。

1.色板监测。在田间悬挂全降解黄、蓝诱虫色板诱杀蓟马、斑潜蝇、粉虱等害虫,同时用于监测虫害发生。色板底边距离作物顶部15—20厘米,之后随植株生长提高色板位置。

2.灌根处理。出苗后1周左右,每亩使用复合菌剂(解淀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有效活菌数≥2.0亿/毫升)1公斤+腐植酸肥2.5—5公斤,稀释300—500倍灌根一次。

3.合理施药。使用全覆盖防虫网后,幼苗期虫害发生一般较轻,当心叶有1—2头蓟马或少量斑潜蝇为害时,可进行药剂防治(出苗后15天左右),施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液1000倍+10%吡丙醚乳油1000倍液。

4.预防低温冷害。若苗期遇低温,可在低温来临前和低温持续期间,采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

(四)伸蔓期。害虫防治以蓟马、斑潜蝇为主;预防或防治锈病;预防低温寒害。

1.防治蓟马。伸蔓期间施药2—3次,可选用45%吡虫啉·虫螨腈悬浮液15—20毫升/亩或10%吡丙醚乳油1000倍或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液1000倍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4.5毫升/亩。用药时以上药剂可选择1—2种,使用间隔不少于7天,单种药剂整个生育期次数不超过3次。

2.防治斑潜蝇。选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3.5—4.5毫升/亩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倍液进行喷施。

3.防治锈病。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或50%硫磺·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

4.预防低温冷害。低温来临前和低温持续期间,使用5%氨基寡糖素水剂10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

(五)开花结荚至采摘期。以防治豇豆蓟马、斑潜蝇、锈病、炭疽病等病虫害为主。注意保花保果。严格遵守每种农药的安全使用间隔期,采摘期约5—7天施药1次。施药时间以花瓣张开且蓟马较为活跃的上午10点以前为宜。注意植株上下部、叶片正反面、地面及周边的杂草都要均匀喷施到位。

1.防治蓟马。选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液1000倍+10%吡丙醚乳油1000倍或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液1000倍+80亿孢子/毫升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可分散油悬浮剂750倍或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30—40毫升/亩+0.5%苦参碱水剂750倍或22%螺虫·噻虫啉悬浮剂30—40毫升/亩+10%吡丙醚乳油1000倍等药剂进行轮换喷施。

2.防治斑潜蝇。选用60克/升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00倍或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750倍液等药剂进行喷施。

3.防治锈病、炭疽病。选用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或50%硫磺·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进行喷施。

4.诱导抗性。在初花期、初果期以及极端不良天气时期,喷施氨基寡糖素等植物免疫诱抗剂(具体喷施次数依据天气而定)以及0.004%芸苔素内酯水剂3000倍、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施,起到保花保果、提高豇豆抗病能力的作用。

二、技术实施效果

(一)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

“全覆盖防虫网+”示范区,与同期传统露地种植相比,在第二轮翻花之前,网内蓟马种群数量减少75%左右,综合防控效果85%以上;在进入二轮翻花后,网内蓟马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与同期露地豇豆相比,蓟马种群数量减少50%左右,综合防控效果80%左右。对于斑潜蝇,整个生育期网内种群数量控制保持较低水平,与同期露地豇豆相比,斑潜蝇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综合防控效果90%左右。

(二)化学农药减量效果

经统计,“全覆盖防虫网+”示范区与同期露地种植相比,整个生育期减施农药5—8次,化学农药减量40%以上。

(三)提质增效效果

“全覆盖防虫网+”示范区豇豆采收期平均80天,较当地传统露地豇豆延长40天左右;示范区豇豆平均亩产量约2750公斤,较露地传统种植增加约1250公斤;示范区豇豆每亩纯收益11120元/亩,较露地种植增加6380元。通过对示范区豇豆进行农药残留抽检,豇豆农残合格率达到100%。

三、适宜区域

本技术适宜豆大蓟马、斑潜蝇、豇豆荚螟等害虫发生严重的华南地区以及其他具有相似生态环境和靶标病虫害的豇豆种植区。

四、注意事项

1.防虫网应在播种前完成覆盖,并进行土壤和网棚消毒。

2.安装简易防虫网后,网内通风透光性较露天种植差,需密切关注网棚内温湿度变化,避免因温度过高、湿度过大导致棚内形成高温高湿小气候。

3.网棚应配套滴灌设施,实现少量多次浇水施肥。若采用沟内漫灌,需提高垄高至30厘米以上。

4.相比露地种植,防虫网内的锈病会相对偏重发生,注意加强监测和防治。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海南省植物保护总站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