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物学报26(增刊):408-412 MycoJ弘terna 北方黑木耳袋料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李喜范’ 王福祥 (吉林省通化县白山食用菌研究所134100,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特产站.134111) 摘要:本文概括了黑木耳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加工。 关键词:黑木耳,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Q9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472(2007)增刊-0408-0412ofcultivationAuriculariaauricu-- High-yieldtechniqueunderground larwith materialintheNorthbag UXi—Fan’WANGFu.Xiang (Ed/b/e凡,彬Institute,TongHuacounty,JiLinh舭,134100,SpecialProdutingStation,TongHuacounty, JiLinProvince,134111,inchina) Abstract:CultureandofAu.-/cu/az诅aur/cu/arweresumma-technique,insectpestcontrol,harvestingprocessing rizedinthispaper.words:Auriculaxia Keyauricular,Culturetechnique袋料黑木耳的产量比段木栽培高达8至10倍之多。

它具有原料易得、技术简单、管 理方便、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效益高、可大面积商品开发等特点,深受广大菇农的欢 迎,并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因操作不规范或管理不当, 使菌袋大量染菌及病虫危害,给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笔者白1994年以来,开始对黑 木耳袋料栽培进行了实验研究工作。几十年来积累了一些经验。本文就袋料黑木耳栽培技 术及病虫害的防治作一介绍,供同行参考。 1栽培技术 1.1栽培时间生产实践证明,袋栽黑木耳在高温霉雨季节里出耳,易受霉菌或细菌污染,严重影响 其产量和质量。如将出耳时间错过高温高湿期,可减少杂菌侵袭,有利于出耳。菌袋从接 种到菌丝长满袋需40一60天,因此,根据当地气候特点,从高温期往前推算,找出适宜 的接种时间。根据北方的气候情况,制种时间应安排在l一2月份,制菌袋要在2—3月 份,催耳排袋出耳应安排在5—6月份。秋耳可在6—7月份制菌袋,9一10月份出耳为宜。 1.2选育良种菌种优劣,是决定黑木耳产量高低和质量好坏的关键。因此袋料栽培必须选用优质、 高产的菌种,这样才能保证生产的效果。优质的菌种应具有菌丝生长快、耳芽形成早、子 ·通讯作者E—mail:ljsth@163.P,om 收原稿日期:2006-07-31。

收修改稿日期:2007-09-11 增刊李喜范等:北方黑木耳袋料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实体生长快、抗逆性强、适应性好、耐高温、营养成份高、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征。目 前,黑木耳菌种非常混杂,切不可随意从不具备制种条件的种植户家里购买,以防受骗上 当。 1.3制袋养菌培养好栽培菌袋是黑木耳袋栽成功的前提。其生产工艺包括培养料配制、装袋、灭 菌、接种及发菌培养等五道工序。 1.3.1培养料的配制:常用的培养料配方:(1)阔叶锯木屑83%、细稻糠13%、豆饼粉 2%、石膏l%、石灰0.7%、多元磷酸二氢钾0.1%。在上述配方中,麦麸可用稻糠等米糠代替。所用原料必须新鲜,无霉烂,使用前应在 烈日下暴晒2—3天。配制方法:选择上述一方,将称量好的主料和不溶于水的辅料混合干拌均匀,再将石 灰溶于水中拌入料内,边加水边拌料,拌均后测含水量达60%左右,即用手握料,指缝见 水,不滴下为宜。闷堆1小时后便可装袋。 1.3.2装袋x袋栽黑木耳常用1733CM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袋。装袋有手工装袋和装袋机装袋 右),将表面压平,用小指粗细的小木棍在培养料中间自上而下扎一个洞,之后用无棉盖 体或棉塞封好袋口即可。

和好的料要尽快装袋及时灭菌,做到当天配料当天装袋当天灭 菌,以防培养料酸霉。 1.3.3灭菌蒸料灭菌多采用蒸气锅常压灭菌法。装好的料袋要及时人锅灭菌。要求锅底火要旺, 锅内气要足,使温度迅速上升,当温度达100。C,见园气后继续蒸10—12小时,停火后再 闷锅6小时以上,温度降至70℃再出锅。 1.3.4接种灭菌后的料袋温度降到30t:以下,便可接种。接种时无论采用接种器或接种箱都应严 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接种人员的手和接种工具都要进行消毒,在酒精灯火焰旁接种,袋 栽法是用木耳原菌种(二级)接人料袋内,接种量,以菌种在袋料表面形成一薄层为宜, 这样木耳菌丝萌发快,抢先占领料面,成活率高。操作时动作要迅速,以减少操作过程中 杂菌污染的机会。 1.3.5培养、接种后的菌袋应直立放在培养架上进行发菌培养。重点是掌握好发菌室的适宜温度。 根据木耳菌对温度的要求,在接种后的前阶段(约15天左右)室温保持在25℃一27℃, 使接入的菌种迅速恢复生长,尽快布满料面,从而减少杂菌污染,提高成活率。第二阶段 (约接种15天后)菌丝已长人培养基内,这一阶段菌丝生长代谢会产生一定热量,因此, 室温保持在22t:一24℃为宜。

后期,也就是菌丝长满袋前10天左右,再次降低培养温度,’ 室温降至18℃一22。C,以保证菌丝在较低温度下健壮生长,充分吸取营养,以利出耳。在 整个培养过程中,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要保持在55-60%之间。要避光培养。要保持室 410菌物学报增刊 内空气新鲜,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在菌丝长到菌袋的90%时.可给予散射光线,诱导耳 芽形成。一般条件适宜,从接种到菌丝发满袋需40—60天。根据不同品种,满袋后再低 温培养20一30天,达到菌丝生理成熟之后再划口催耳。 1.4出耳管理出耳期的管理主要包括作耳床,划口集中催耳、摆袋排场和出耳期的管理等工序。 1.4.1做出耳床袋栽木耳是采用露天全光大地栽培的管理方法。出耳场地选择靠近水源、地势平坦, 远离污染、排水良好的地块。对不同的地势应做不同的耳床,排水不好的地块耳床床面 可略高一些.排水良好的地方可做低一点的耳床,一般耳床高出地面5—25cm,宽1.2— 1.5m为宜,长度不限。做好耳床后应浇一次透水,再喷洒5%石灰水和600倍液的敌百虫 进行床面消毒、杀虫。 1.4.2划口催耳在通化地区春耳最佳划口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7月初之前采完耳。

秋耳划1:3 时间为7月下旬,lO月初之前采耳结束。划1:3前先将袋口的棉塞或棉盖取下,把袋1:3拧住 塞入菌袋孔内,倒立划口,划V型口,口的角度为40—50度“V”型口的斜线长度为2— 可。 1.4.3集中催耳划口后的菌袋便可摆放在耳床上催耳,菌袋的袋口朝下倒立摆放,袋的间隔为l一 2era,摆好后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保温保湿催耳。一般催耳时间为15—20天。此期耳床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如湿度不够, 可往地面浇水。温度应控制在15℃一23℃,如果超过24℃,可揭开薄膜通风降温。适当 的散射光线可诱导耳芽形成,早晚要掀开膜和帘通风见光30分钟左右,以促进耳芽生长。 1.4.4摆袋排场当耳芽比较整齐的长出,约1cm左右时,便可摆袋排场出耳。先在床面铺上地膜,再 把已长出耳芽的菌袋摆在上面,袋的间距为lOem,在作业道上摆设喷水带。耳场要设晒 水池,供喷水之用。 1.4.5出耳管理出耳期正处在5月下旬至7月初之间,自然气温便适宜黑木耳的生长发育。整个出耳 期间重点要把水份调节掌握好。木耳喜千千湿湿,干湿交替的生态环境。因此,在给水管 理中,一是要看耳袋的水份,二是要注意耳场空气相对湿度。

摆放耳袋的第二天就可以喷 水,一开始由于耳芽刚形成,可以少喷水,待耳片展开后,可逐渐加大给水量,一般每日 早晚各喷一次水,给水量以耳片浸透水展开为度。耳场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一90%为宜, 温度低于15。C或阴天应少量给水。雨天不喷水。使耳片湿就湿透,干就干透,这样干湿交 替耳片才能长得快.长得好,并能减少杂菌感染率。 2病虫害防治(李喜范,潘冰,1992)在袋料栽培黑木耳中常会发生杂菌污染和病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有七点;其一是菌种 本身不纯,染有杂菌;其二是塑料袋有微孔或人为的造成袋子变性、机械损伤,致使杂菌 从破损处而入,造成污染;其三是培养料发霉变质,带有大量杂菌造成污染源;其四是料 增刊李喜范等:北方黑木耳袋料露地高产栽培技术41l 袋灭菌不彻底或接种消毒不严格操作不规范,造成杂菌滋生和污染;其五是培养料水份过 大,使料内氧气供应不足,嫌气细菌和酵母菌乘机繁殖;其六是菌袋封口不严密,杂菌从 空隙而入;其七是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出现高温高湿、通气不良,造成菌丝衰 老、死亡或耳芽破裂,从而给杂菌以可乘之机。主要的杂菌有木霉、青霉、曲霉、链孢霉、毛霉、根霉等霉菌和酵母菌等细菌污染。

其防治应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综合性措施。 2.1杂菌的防治根据病因事先做好预防工作;一要选用优质、高产、抗杂菌能力强的菌种;二合理配 料,营养不宜过盛,适当添加磷酸二氢钾、石灰和菌绝杀拌料王等稳定pH值及杀菌剂, 防止培养料过酸,可有效地抑制霉菌污染;三是培养料要新鲜,不用霉变地原料;四是灭 菌和消毒要严格,料袋灭菌要彻底。接种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五是出耳期给水要适量, 喷水不易过大,切记干湿交替,防止霉菌和流耳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杂菌污染。要作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蔓延。若出现木霉、青霉、曲霉 等霉菌污染,可用1:100倍的菌绝杀溶液擦洗病灶,然后撒少量药粉,隔一天用一次。 连续三次,便可控制。出耳期耳片长2—3era,在耳片上感染绿色木霉层,应立即停止给 水,使耳片完全干燥后,喷洒250单位链霉素水溶液,染菌耳片一定要喷细喷到,2—4天 后再喷一次,尔后便可进入正常给水管理。如有链孢霉污染,可用5%石灰水擦抹后再撒 一薄层石灰粉即可控制。流耳病,是黑木耳出耳期一种常见的细菌病害。因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尤其是水 份过大引起的。其防治:首先停水晾晒,再用刀片将患病的耳片连同耳根削除干净,尔后 喷洒200单位的青霉素和链霉素水溶液,每日一次,连喷三日,或用01%高锰酸钾水溶液 喷雾,便可控制。

除此,还要掌握好木耳的成熟度,一般木耳处于八分熟时,便应及时采收,以防老熟 染菌烂耳。 2.2虫害的防治袋栽木耳往往在栽培后期出现虫害,主要有:螨类、跳虫、线虫、蛞蝓及老鼠等危 害。预防害虫发生,应在菌袋排场前先用药剂喷洒耳场,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虫。一旦有 病虫害发生,要及时控制;在出耳前或出耳后,用菇虫净水溶液,直接注人虫害部位或喷 洒灭虫。也可喷洒1000倍液50%辛硫磷毒杀。如发生线虫,可用0.5%石灰水或0.5%漂 白粉混悬液喷洒。若有蛞蝓危害,可喷洒5%食盐水或5%碱水溶液杀灭。 3采收及加工(徐锦堂,1997)袋栽木耳必须适时采收,如采收过晚,耳片老熟会散发孢子,若水份过大容易发生霉 菌感染或流耳、烂耳,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与产量。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耳片充分展开,且 富有弹性,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耳根变小,即八分成熟便可采摘。采收的前一天应 停止浇水,若耳片生长不齐,可采大留小。采耳方法是手伸入木耳的基部连根旋转扭下, 不留残片和耳根。采收后2—3天内不浇水,使其菌丝恢复生长,之后按第一茬出耳方法 继续管理,确保下茬健壮出耳。一般可采2—3茬耳,每袋可产干耳35—509。

采下的鲜耳应及时烘干或晾干,晾晒,可将鲜耳放在水泥地面直接晒干,也可摊在 席、帘或尼龙纱网上在阳光下晒干,晾晒时,一般不随意翻动,以防耳片卷团。晒干的木 412菌物学报增刊 耳可装入塑料袋内,贮藏在通风干燥处,防止回潮和压碎。 【鄹EFEI理:NaES] Liimect Xt,PanB,1992.C,et.molpea∞G‘蛳础嘲面·明把岛朋£砌妇凡^d加duma,11(3):26-27(indIiI·e∞ xuindScienceand Jr。1997.MedicalCU№e)mycoicaChina.Unlvmily Teehnolo盯越0I.眦PIe-(in 【附中文参考文献】 李喜范,潘冰,1992.檎耳病虫害的防治.中国食用菌,11(3):26—27 徐锦堂.1997.中国药用真菌学.中唇科学技术大学出版杜 北方黑木耳袋料露地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李喜范, 王福祥 作者单位:吉林省通化县白山食用菌研究所 134100,吉林省通化县光华镇特产站,134111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张广荣 袋料栽培黑木耳简易技术 -食用菌2010,32(2)木耳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与营养保健价值.具有清肺润肺、益气强身之功效.黑木耳销售市场一直看好.袋料栽培黑木耳因其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材 料来源广泛、投资回报快成为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袋料栽培黑木耳的简易技术归纳如下: 2.期刊论文 陈秀炳 黑木耳袋料栽培优良菌株选择 -林业科技开发2004,18(6)通过10个黑木耳供试菌株在以五节芒、稻草和木屑等培养料上的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以AP01、AP03、AP10三个菌株在黑木耳袋料栽培上表现良好,尤 其AP01菌株表现最好,可用作这方面袋料栽培的推广用种. 3.期刊论文 王爱仙.巫仁高.邓文明.胡蕾 袋料栽培黑木耳菌株菌丝活力比较试验 -福建农业科技2010,(1)对从逆境中筛选、驯化出的2个生长良好的野生黑木耳菌株,与目前南方区域袋栽黑木耳生产中应用的3个主栽品种进行菌丝生长活力比较试验,结果 表明:驯化菌株黑木耳053萌发快、定殖快,菌丝表现粗壮、浓密、洁白,生产上具有较强的活力,能够抵抗其他杂菌的侵入和降低制袋的污染率. 4.期刊论文 陈德育.田广文.李学俊 袋料栽培黑木耳品种比较试验 -食用菌2007,29(3)对陕西杨凌近年常用的11个菌株进行拮抗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8395、K3、秦耳1号、098与其它菌株在产量和生物效率上表现差异显著,其中K3和秦 耳1号抗霉性与抗流耳较差.8395、098可作为当地袋料栽培的主栽菌株推广. 5.期刊论文 陈艳秋.鹿道富.王歧.张鹏.李春实.曹丽 袋料栽培黑木耳与段木栽培黑木耳的品质分析 -食用菌学报 2001,8(1)测试了代料栽培黑木耳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核酸、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含量.结果表明,代料栽培黑 木耳中的氨基酸总量为10.02%,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2.47%;而段木栽培黑木耳的氨基酸总量为9.51%,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38.31%.粗纤 维、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在代料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96%、12 38%和0.903%,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分别为4.23%、12.49%和1.03%.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代料 栽培黑木耳中为66.92%,而在段木栽培黑木耳中则为69.19%.VB1、VB2、P、Zn和核酸的含量二者者比较接近,而代料栽培黑木耳中的Fe、Ca含量均明显高 于段木栽培黑木耳. 6.期刊论文 杨建伟 三棚结合三段育耳春季袋料栽培黑木耳技术 -食用菌2010,32(2)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产生温度在15-32℃,以20~28℃最适.春季袋料栽培黑木耳季节一般都是以最适出耳温度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推算 出当地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时间来安排生产. 7.期刊论文 薛庆友.杨福胜 黑木耳袋料栽培克服污染的方法 -林业勘查设计2001,(4)从5个方面论述了黑木耳袋料栽培克服污染的手段和方法. 8.期刊论文 孙育红.周晓磊.张军.郭倩 上海地区林地袋料栽培黑木耳 -食用菌2009,31(2)近年来,随着上海林业的迅速发展,生态林、经济林的不断扩大,就南汇地区,生态林600 hm2,经济林6 000 hm2.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寸土是金,怎样充分 利用这些本地资源呢?袋料黑木耳可以露天栽培,特点成本低、周期短、效益高.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大举措,并可充分利用 本地资源,可达以耳养林的效果.在黑龙江、吉林等地已相当普遍,但在上海尚无成功的报道. 9.期刊论文 门红军.赵晓红.吴川江.康万芳 刺五加袋料栽培黑木耳技术研究 -现代化农业2007,(10)黑木耳袋料栽培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培养料主要有:柞木、水曲柳、榆木、椴木木屑及棉籽壳、大豆秸秆等,为提高黑木耳品质及营养价值 ,2004年至2006年,八五四农场林业部门进行了以刺五加茎为主要培养料生产黑木耳的试验,此试验主要研究利用刺五加茎粉末及柞木屑为主要培养基生产 黑木耳,通过配方对比,成功地生产出了刺五加袋栽黑木耳,现将利用刺五加袋料栽培黑木耳主要过程及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0.期刊论文 何建清.王伟平 黑木耳单季稻养鸭种养结构研究与实践 -食用菌2010,32(2)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 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地和微喷调湿等代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 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本文链接:/Conference_6498533.aspx 授权使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xaxbnlkjdx),授权号:e1e71d23-23f1-4c4e-9b51-9e110183c146下载时间:2010年10月16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