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致富经》9月1日播出:钢琴老师为何要养牛。以下为节目实录:

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和镇二八石村 2008年7月29日

这个人叫刘海川,他曾是北京一家钢琴城的钢琴教师。然而,2007年以后,刘海川却把心爱的钢琴搬到了吉林省梅河口市二八石村的这个养牛场里。

刘海川:“到现在还有人说傻子又来了。”

赵金艳:“觉得他挺奇怪的,就是扎个小辫,就是跟我们这边的人就是不一样。”

每到天气晴朗的时候,刘海川都要把钢琴搬到养殖场,别人弹琴给人听,刘海川弹琴却是给牛听。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呢?

刘海川是辽宁省葫芦岛市人,从小酷爱音乐,1998年他从中央音乐学院毕业后,在北京一家大型的钢琴城里做起了钢琴教师。

田庶:“他在北京的收入并不少。而且为人师表吗,肯定是受人尊重。”

作为钢琴师,刘海川每月有1万多元的收入,很是让人羡慕,然而,他却有了另外的一个梦想

刘海川:“我从小就梦想着有自己一份产业,很简单,无论这个产业大还是小,那都是我自己的产业。”

2005年的一天,一个电视专题片引起了刘海川的极大兴致,也就是这个节目,给刘海川打开了创业路上的第一扇门。

刘海川:“那么之所以有今天这一步呢,是源于哪儿呢,是源于咱们中央七套的这个《致富经》,如果没记错的话,应该是2005年5月6日播出的节目。在那儿看电视。”

付鹃:“就是牛粪里抠出一千万。”

节目讲了一个养牛的人,利用不起眼的牛粪种植双孢菇,使传统的养牛项目形成了一个立体的循环经济,从中获得了更大的效益,这让刘海川大开眼界。

刘海川:“因为在我的概念里,牛粪就是废物,它不能产生价值,那为什么人家那一头牛,一年这个牛粪可以产生2300到2500元钱的利润。”

这一算,刘海川觉得很是震惊,同时他也感到,一份他梦寐以求的事业正向他走来,从那以后,刘海川在工作之余又多了一个爱好。

付娟:“我们家一开始的书全都是关于艺术呀,音乐方面的这样的书,到后来就变得全都是这个农业方面的,什么养牛的呀,养蚯蚓的呀,养双孢菇的呀,光盘,然后书,特别特别多。”

字幕:吉林省梅河口市 2008年7月30日

吉林省梅河口市是全国秸秆养殖示范县,也是付娟的老家。2006年5月的一天晚上,刘海川第一次和付鹃谈了自己想回梅河口创业养牛的事儿,这让付娟颇感意外,她原以为丈夫只是心血来潮或者开玩笑而已。

付娟:“因为我觉得到北京是我一个梦想,我已经实现了,在那儿过的那么稳定,那么安逸,我觉得很好。尤其一说是要回来养牛,就特别接受不了。”

北京的繁华和大都市的生活让付娟难以割舍,在北京,她也有着一份令人艳羡的工作,她不想离开,可刘海川心意已决。

刘海川:“我这个人很有信心我觉得没有困难可以难倒我。”

对丈夫的不舍最终让付鹃放弃了北京的一切。

付娟:“当时我特别想哭,但是我不敢发泄出来,我只是就是默默的,然后那个滋味特别难受,有泪又不能流出来。”

刘海川:“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日子,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个转折。”

2007年3月17日,对于刘海川夫妇来说是永生难忘的一天。

这一天,他们怀着纷繁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生活了九年的北京城。在刘海川的眼里,梅河口比北京更具有吸引力。在这里,他开始打造属于他自己的事业。可对养牛一窍不通的他,究竟该从何做起?

刘海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当地的养牛业和市场行情。

这一天,梅河口下了一天的雨,刚回乡的刘海川冒雨来到梅河口市畜牧局了解情况。也就是这次看似漫不经心地举动,给他的养牛业助了一臂之力。

刘海川:“到了畜牧局以后,比较茫然。不知道找谁呀,这时候那边出来一个老同志,就比较和蔼。看我在那儿东张西望的,问我,同志你有事吗?”

有人主动上前搭讪,刘海川很高兴,他急忙把自己要在梅河口养牛的想法和这个人聊了聊,可意想不到的是,令他激动的事儿还在后面呢。

刘海川:“他说那你到我这儿来吧,他就回办公室,我就跟他进去了。进去那一刹那真的是,偶尔抬头一看局长办公室,哎呀,我说太好了,我说这一下能遇到局长,这算找到头了。”

于立业:“梳长头发,当时寻思搞艺术的呢,张局就找我过去,我们都进了张局长的屋,就给他介绍了一些梅河口市的畜牧业发展情况,尤其是养牛这方面的情况。从这个养牛的品种,主要是以这个西门塔尔为主。”

就在这个雨天,刘海川还从畜牧局得到了一些大型屠宰场的相关需求信息,这让他喜出望外。出了畜牧局的门,刘海川就迫不及待地给这个集团打了电话,电话的回复让刘海川更加兴奋。

赵波:“收牛标准这一块,一个是品种这一块,就是我们要求都是改良牛,你比如像西门塔尔,夏洛莱,利木赞,这些优良品种的杂交改良牛,体重这一块呢,收购标准是800斤以上,就是达到这个重量,我们可以进行收购。”

回到家里,刘海川马上开始选地儿建牛场。可原本看似简单的事儿,现在做起来却变得不那么容易。

刘海川:“当时可选的大概有七八个地方。首先要离开交通要道800米,离开居民区要500米,然后不允许在居民区的上风头,因为涉及到一个空气污染的问题。”

种种因素综合考虑后,刘海川最终看中了位于二八石村荒山上的一处荒地,可怎样才能承包下来呢?刘海川动起了脑筋。

刘海川:“去年3月31日吧,村里边正好赶上党员支部开大会。我去了到那我一看这个情况,我说给大家上一节课吧。”

孙广武:“他给我们全体党员代表上了一堂课,这堂课上的给我印象很深。”

为了得到党员代表和村民们的支持,刘海川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绿色循环经济课。

刘海川:“首先讲我这个肉牛下边的循环链是什么,从牛粪到双孢菇,到沼气,到蚯蚓。第二个讲我这个产业本身对当地的环境是一个保护性的,不是破坏性的。”

孙广武:“课讲完之后,老百姓一致赞成,大家都拍手鼓掌,都挺叫好。

李润芬:“我们听了以后非常高兴,说是大学生跑农村来致富来了。所以我们挺支持他的。”

得到了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刘海川最终以18万元30年的价格承包了那片荒地。

字幕:吉林伊通营城子黄牛交易市场

吉林伊通营城子黄牛交易市场位于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是东北地区较大的黄牛交易市场。2007年8月23日,刘海川从这里买进了他养牛场的第一批20头西门塔尔肉牛。但提起那第一批牛,刘海川至今还唏嘘不已。

刘海川:“自己什么都不懂,当时想着这个牛呀,没什么奇怪的,过来就买呗,拿钱就买,就跟我们平常买电视呀,买洗衣机一样。到那儿就买呗。”

这买牛却不是件容易事儿,得有会估重的本事才行。估重是当地一种不成文的习俗,就是买牛的时候不用秤称而是用眼睛来估,买牛的人一般都请行家帮忙,但颇具自信的刘海川却自己抓了20头牛拉回了梅河口。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