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些体验让我相信各个领域都存在逻辑的共通性,使我无惧无知与未知。”
——周烨堃
“在这场‘旅程’中经历了各种事情,好的、不好的都有,但一定不后悔参与,而且会带着经验和教训,掌声和荣誉继续前行。”
——邢嘉宝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冯苏
周烨堃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
法律硕士(非法学)
2022年12月20日,法兰克福国际投资模拟仲裁庭(Frankfurt Investment Arbitration Moot Court,以下简称“Frankfurt Moot”)赛题在官网释出;2023年10月28日晚,国际投资仲裁模拟法庭竞赛(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ernational Arbitration Moot,以下简称“FDI Moot”)最后一场比赛落幕。Frankfurt Moot和FDI Moot的备赛几乎伴随了我的整个2023年,这篇分享自然也是我对2023年的一种回顾。2023年,我们终于走出“疫情”的阴霾,眼望前路一片明媚,却终又被失望与内耗的云翳笼罩了一整年。能隐忍着走完这一程,少不了模拟法庭(以下简称“模法”)带给我的自信和“虚荣”。
一、无比幸运的我们
很幸运,我最初是满怀期待(而非盲目跟风)地选择了模法。这是一种对自我刷新的期待,它源于跨国法律实务III(Transnational Legal Practice III)课程的期末口头考核。Leo(刘玥)老师说,喜欢我辩论时的“energy”——这是我在研究生一年级得到的为数不多的正向反馈之一。直觉告诉我:我应该参加模法。
更幸运的是,我们团队的每个人都思想端正,从不懈怠,没有利己心,在合作与碰撞中,我们都是彼此的启迪。
最幸运的是,我是在STL(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以下简称“STL”)参加模法。在这里,我们更着眼于备赛中的收获和成长,而非功利地追求一个战绩。正因如此,我们的模法赛事主任仇小雅老师坚持让每位参赛队员兼任研究员和辩手,不额外招募研究员协助检索。在仇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我们的备赛有清晰的规划,法律检索、论点搭建、模拟庭辩……每周我们都有明确目标,一步一脚印。
进入实战后,我发现,作为STL的选手,我们的幸运不止这些。在FDI Moot国内轮决赛结束的当晚,队友Mark在朋友圈分享心得,提到竞赛中的优绩主义(Meritocracy),认为我们作为精英法学院的学子,取得的优异成绩不仅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还应归因于学院为我们提供的优渥环境、严格训练和优秀指导,我很赞同。我们获得决赛席位并夺得亚军,光靠自身努力是不够的,因为所有参赛选手都在努力,很多选手甚至可能比我们更努力。而在STL的光环下,系统、扎实的法律技能训练使我们自由穿梭在各个陌生的知识领域,普通法的背景更使我们无惧全英文的竞赛模式,我们还拥有无敌的教练指导和专注国际投资仲裁的教授点拨,当然还有学院为我们外出参赛提供的资助……从这个角度来看,模法也是一场各个法学院实力的较量。模法很残酷,在FDI Moot积分赛阶段,我们遇到一些本科生选手,即使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准备也很充分,并且是脚踏实地走到这一步,但由于英语、表达、回应等细节问题,他们止步于积分赛。实际上,我也在他们身上看见了我早期与教练们练习时的影子。我常常想,如果我不是在STL,我绝不会如此顺利地走到这一步,甚至可能连参加模法的勇气都没有吧……
二、讲好一个故事
STL的模法项目如同一门选修课,完成任务可以获得学分。但如果把普通课程比作中长跑,模法便是一场马拉松。漫长是这门课程的魅力,心力的耗费是它的必修内容,而一次次灵光乍现则是我们坚持的动力。若不是模法,我们很难有机会在长达四个月的时间里沉浸在一个错综复杂的事件中,从每一个疑难焦点出发,讲好一个故事。修习过TNLP和《中国高级法律检索与写作》(以下简称“高法检”)后,我更体会到“讲故事”正是法律人剖析问题本质、阐释实然世界、构建应然世界的要领。在高法检中,我们挖掘了“讲故事”的深度;在模法中,我们更多地打磨了“讲故事”的灵活度。
由于庭辩时间有限,故事呈现只能是一部微电影。庭辩时,辩手们只能呈现主线内容,但保留在剧本也即赛题里的每一个支线都可能是仲裁员的好奇点,辩手要随时按下暂停键进行回应。“讲故事”的比方在Frankfurt Moot中体现得最为显著。Frankfurt Moot是所有竞赛里的“大魔王”,它的赛题背景是基于真实历史细节的架空设定,古老、神秘且凌乱。赛题所涉争议焦点多达九个,且涉及国际投资法的模糊地带和研究空白,一直为实务界和学术界所争论。迄今在我脑中最挥之不去的争议焦点是一个国际投资法与人权法交叉的问题:公元前91年,罗马共和国的政府承包商(publicani)来到主权存疑的“自由城”(free city)普利安(Priene)获取对当地盐田的掌控。英勇的普利安人与承包商大队发生暴力冲突,其中一名神庙的奴隶丧生于此,该神庙位于普利安境内,却因其神圣而具有独立性。问:作为被申请人,普利安能否就该奴隶的死向申请人提起反诉,以获得公正处理/赔偿(just satisfaction)?这并非什么宏大叙事,但“细思极恐”:奴隶作为彼时罗马法下的财产能否享有人权?ICSI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International Centre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仲裁庭能否处理这一人权问题?普利安城能否代表这个奴隶?奴隶已死,普利安到底想要什么?……提交完书状后,我仍不知这个故事该从何说起,不知该表达什么立场,也不知该保留什么态度,因为每一个故事节点都是极具争议性的,必会招来仲裁员的质问。直到备赛FDI Moot,我才意识到,我太执着于一套环环相扣的叙事了,这在庭辩中往往是不可能的,因为在庭辩时,我们的叙事会因为反驳对方或回应仲裁员而被打乱。正如教练所说,最佳策略应该是将分论点视为一张张牌,需要时就抽出;平时的自我练习也应以每一张牌为单元,反复熟练;到了庭辩现场,我们还要很从容地把每一张牌串联起来。赛前几周密集的口头练习,就是为了练就这种于无序中寻找有序的灵活性。这恰恰也是我最薄弱的点,在被仲裁员问晕后,我常常忘了应该回归到哪,下一步去向哪儿。
虽然Frankfurt Moot最终因意外没能进入实战,但是把多个刁钻疑难的争议焦点理顺了、讲通了,我们体验了一次又一次思维的愉悦:我曾和队友Jo在超市门口因聊出了问题的出路而兴奋不已,也曾凌晨两点从床上坐起来把突如其来的灵感写在日记本上,还曾因检索到关键案例而激动地在110教室鏖战到凌晨四点……这是我们在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难以收获的。经历了这个过程,FDI Moot的备赛便有了很多确定性,我们对于赛点也有了更准确的直觉。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我感觉FDI Moot比Frankfurt Moot无聊了许多。
“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才能够归于潜默。”[1]
三、不愿称之为遗憾的遗憾
前文提到,我们最终因程序上的意外没能参加Frankfurt Moot,我们为争取比赛名额奋战到最后一刻,耗费了比备赛还多的心力,还留下了一些灰色的回忆。然而,这个因意外未能上场的比赛,是我最怀念的。感谢出题者Dr. Sabine Konrad,她一定绞尽了脑汁来折磨我们这群参赛者。在紧张的课业之余,我遁入这场古典历史与现代法律交织的头脑风暴,度过了2023年最快乐的时光。
相比之下,我对于FDI Moot没有这样的感情。虽然很开心能在FDI Moot中“出尽风头”,赢得荣誉,但我至今觉得遗憾——我没有打过一场尽兴的比赛。由于失去了Frankfurt Moot,我太想赢,导致我难以充分地进入一个代理人的角色。我真正进入角色的时候,还是在我心态最消极的国际轮。由于遭受了某欧洲仲裁员的隐性歧视,我深知这场比赛注定是不公平的,也正因为认识到这一点,我的状态比以往更加松弛,不顾时间即将用尽,我接下了仲裁员无休止的连环发问。然而我的节奏被严重打乱,表现离预期相去甚远。这可能是我最接近“尽兴”的一场比赛,虽然结束后我依然很沮丧,但我不想将其称之为遗憾。依仇老师的反馈,这场比赛是我的一次突破。如果我自己不承认这次突破,不记住彼时的松弛感,我将永远不会相信自己的潜能,不会有新的突破。
四、Déjà Vu(编者译:似曾相识、即视感)
2023年10月28日晚,我们的模法之旅正式落幕。解下窒息的领带,我感觉自己变成了Nobody。走出国法大楼,我和队友Jo走在夜深人静的路上,身体有种难以承受的轻盈。如今距离当天仅过去了三个多月,却好像已有一年之久,所有的故事、法律、争论都在脑海中迅速褪色,最终留下的似乎只有简历上几行微微发亮的字。
久而久之,我发现模法还给我塑造了一种很新的自信。尤其当遇到陌生法律领域时,我相信其中会有一套déjà vu的逻辑,这是我在学习基础课程时已经内化的思维框架。在备赛的过程中,我有很多déjà vu的时刻。例如,投资者与东道国的对立关系使我常常联想到行政法,在行政法中学到的比例原则、信赖利益等知识促使我在国际投资法中寻找对应的“弹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再如,在解决“未依法经过行政审批的境外投资是否享有双边投资条约的保护”这一问题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民法总论课上学到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和管理性强制性规定之分。这些体验让我相信各个领域都存在逻辑的共通性,使我无惧无知与未知。这可能是模法送给我最珍贵的礼物。
注:
[1]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
FDI Moot Shenzhen结束后,
有幸随着研学营来到平安金融中心云顶观光,
看到深圳河汇入深圳湾的景象
(图片:周烨堃)
邢嘉宝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
法律硕士(非法学)
一、一个预言:当模拟投射到现实
比赛结束近两个月后的一天,一则短短的新闻又瞬间带我回到FDI Moot赛题里Albion和Martineek的故事。备赛期间每当被朋友问到赛题是什么,我都会调侃道:“你就想象这是一个关于中国和美国的故事——有一天在乌克兰战场上发现了一架俄罗斯武装势力使用的无人机,这架无人机来自伊朗,但是发现残骸里的一个零件上印着一个中国投资者公司的logo,美国以此为借口制裁中国投资者,声称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但许多事实暗示其实际目的是为了打压中国崛起的科技产业——而赛题就是把中国、美国、伊朗、俄罗斯-乌克兰冲突分别换成Albion、Martineek、Avaikian、Wadaihi-Karamanlean conflict”。
这份赛题发布于2023年3月,而在同年12月7日,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将42个实体加入了实体清单(entity list),其中包括1个中国实体,制裁该中国实体的事实背景则恰巧是俄罗斯与乌克兰的战场上,一架装着美国零件的伊朗无人机。[1]看到这则新闻我又情不自禁地开始迅速思考:这个事实和赛题在每个争议焦点(issue)的论点(argument)构成要件上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是什么;申请方(Claimant)可以怎样论证,被申请方(Respondent)会如何回应,申请方又该如何反驳其回应;如果仲裁员以这件事为例向我提问,我的回答又应该是什么……我再次意识到FDI Moot的前沿性和现实意义,并回想起自己参赛的初心和这一年多模拟法庭经历的所见所学。
二、参加模拟法庭的初心和收获
要报名模拟法庭吗?其实在进入STL之前,我就做好了决定。作为一名非法本和在模拟法庭方面零基础的学生,我一直期待着能有机会在全新的领域深入探索,更好地进入法律行业。而法律专业的实践性学科竞赛——模拟法庭,对我而言就是这样绝佳的机会。
对于学科竞赛的兴趣源于本科的竞赛经历,在山东大学商学院就读期间我非常热衷于参加经济类的学科竞赛,包括“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三下乡社会实践”等。从社会调研到学术科研再到创新创业,吸引我持续参赛的动力,即参赛的初心,是未曾改变的——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技能。这些商科竞赛让我接触到许多经济类课堂上学习不到的实践性知识,例如:如何通过市场细分寻找初创企业的切入点市场,如何培养商业洞察力、把握市场运行规律,如何分析社会现象和趋势,如何开展深度访谈挖掘关键信息……正是这些来自商科竞赛的收获,让我对未知的法学竞赛也充满热情和向往,如何做法律检索?进行法律解释和论证?一名优秀的法律人还需要哪些技能?我对法学竞赛一无所知,深感这将是一场挑战,但也正因如此,这也可以快速带我接触入门一个领域、入门法律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和素养。
带着这样的期待,我经历了院内选拔赛,并有幸在仇小雅老师的建议下参加了国际投资仲裁领域的FDI Moot。回想起来,记得仇小雅老师说这会是一段很长的旅程,因为FDI Moot是同期所有Moot中最晚进行的,但即使漫长的备赛过程存在各方面的压力,我仍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和时间从零开始学习国际投资仲裁。在为期一年的备赛期间,我收获了体系化的投资仲裁知识,这些知识很多来自于和队友、教练蒋子棽老师、张歆渝学姐一起通读全英教科书、分享读书笔记的过程。还记得当时感觉自己大概都学懂了,后来却在Dean Mark Feldman的Treaty Arbitration课堂上才发现自己仍有很多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开启了很多“aha-moment”。
除了基础的投资仲裁知识,此次FDI Moot的赛题也很意外地让我对完全陌生的出口管制和制裁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让我有机会向各位教授、仲裁员、律师们在感兴趣的领域进一步交流请教。印象很深的一次庭辩经历是国际赛时,场上的一位仲裁员当时正担任加拿大政府的律师,也正巧在处理一个经济制裁相关的案件(和本次赛题的被诉措施类似),在那场庭辩中我们就实体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讨论,她像是读过我的稿子一般对我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问,这带给我很多新的思考。同时,在高压的比赛下,我也终于“得偿所愿”地提升了法律技能和软实力——具体请见“我在STL打模拟法庭(一)”中各位校友的分析,本文不再赘述。
三、一场全国直播,一个默契团队,一个STL大家庭
在FDI Moot国内赛阶段,我们接连经历了8进4、4进2两轮线下淘汰赛,最终非常幸运地走上了决赛赛场。其中印象最深的仍然是国内决赛直播,当时第一次以被直播对象的身份参与全国直播的我感到既惊喜又紧张。决赛直播前一晚,队友们、以及我的朋友们,无论上场与否,都在一起帮忙按照新赛程要求极限赶稿。最终我们团队配合得意外默契,顺利地完成了国内决赛和国际赛,连教练都说自从进入线下比赛,大家比练习时发挥得更好。
同时,支持我们取得优异成绩却深藏功与名的是STL Mooter大家庭,也是通过这次模拟法庭比赛,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朋友的支持。由于我们四个队员都是第一次正式参加模拟法庭,即使大家做了很多检索和准备,但是在如何呈现自己的观点、由浅入深地讲好故事等方面依然欠缺经验。我们成长的转折点发生在距离FDI Moot开始两周前,仇老师说,我们需要加练,让我们“找不熟悉赛题的人练习,要学会自信地、由浅入深地讲好自己持方的故事”。于是我们先后邀请了孙凡博、张雪、倪睿雯、李安华、李英奇、牛晨、王诗琦、魏小乔、袁林、司哲源等具备模拟法庭经验的同学提出建议,并不断精进自己的风格和表达。正是在老师们的指导、朋友们的支持下,我们才真正有机会呈现出自己的检索内容,在国内舞台和国际赛场上代表自己、代表STL讲出独属于我们的故事。
四、结语
比赛有drama,有trauma(或许也有karma)。总结下来,感觉自己在这场“旅程”中经历了各种事情,好的、不好的都有,但一定不后悔参与,而且会带着经验和教训,掌声和荣誉继续前行。
注:
[1] Federal Register:
。
印象最深的是,
每次庭辩结束等结果时和我最棒的Co-counsel Mr. Zhou传纸条
(图片:邢嘉宝)
冯苏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2021级
法律硕士(非法学)
一、参赛原因
在STL招生宣讲会上听朱大明老师介绍“亚太地区企业并购模拟竞赛”(以下简称“并购模拟竞赛”)时,我便感觉这个比赛很有意思。由于赛事内容涉及公司法、税务、财务知识的综合运用,彼时我便许下心愿:如果能考上STL,我一定要参加这个比赛。
在研二暑期参加律所的资本市场相关的实习后,我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因为我发现即使实习面对的是真实的市场交易,但我却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思考交易的逻辑。而并购模拟竞赛的赛事内容包括企业尽调、交易方案设计与谈判,这些都是我平常无法触及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因此我便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该比赛,以期增加我对资本市场业务的了解。
二、备赛过程
并购模拟竞赛的参赛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成投资并购意向书,第二阶段是和对手公司就双方提出的并购方案进行磋商和谈判,第三阶段要向由大赛组委会组成的模拟“董事会”汇报此次并购的交易方案和合作展望。因为之前没有过相关实践经验,每一阶段的内容对我而言都十分具有挑战性!
第一阶段我遇到了两个难题:缺乏理工科技术知识和不熟悉行业实践所需的ppt制作。首先,因为团队中大部分同学本科都是商科或法学专业,在缺乏理工科背景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在三周内从零开始学习面板行业的基础知识。由此,在设计交易方案时,我们才能充分了解公司业务,深入剖析我方和对方公司的市场地位、业务水平、主要客户以及目前经营的痛点和优势,最终保证在互惠共赢的基础上最大化我方的利益。其次,法学专业对于ppt的制作要求是简洁工整即可,大部分团队成员不熟悉如何制作精良而复杂的PPT。而本次投资并购意向书中,我们不仅需要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尽可能地用各种图表、数据来佐证观点,因此ppt制作、排版和图表可视化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通过阅读多份行业研报、请教学生教练和业内人士,采取“勤能补拙”的策略,终于顺利渡过了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是阅读交易对方的投资并购意向书,并与对方进行多轮磋商谈判。这期间看似不需要产出实体成果,却更加充满考验。相较而言,第一阶段设计交易方案的可控性更高,我只需要按时按点完成任务即可;而第二阶段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谈判,需要及时关注对方的动态,从对方的言论中思考其真正目的是什么。在谈判过程中,我从队友身上学习到了沟通的技巧。印象很深刻的是,当时双方关于跨境换股的议题存在很大分歧,现场谈判时我直接提出如果对方不同意就不谈了,而我的队友却紧接着追问对方:“跨境换股的目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背后的逻辑是:如果对方的目的是价值投资,那我们可以通过交易的方式将股权作为支付对价,顺势推出我们提前设计好的方案。之后,对方在内部商讨之后接受了我方提出的方案。这一段经历让我深深地理解了,不能情绪化地处理矛盾,而应该进一步明确对方行为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果分歧只存在于手段而非目的之上,那么大家仍然可以就“如何实现共同目的”而进行沟通。
如果说谈判教会我“如何求同存异”,那么董事会汇报则是让我学会了“如何换位思考”。在平时的辅导中,仇小雅老师会指导我们根据谈话对象的关注点提供信息,而不是将自己知道的所有内容一股脑地说出来,从而避免传达无关信息。在模拟赛前评委提问环节,她还会考虑评委老师们关注的新闻话题,结合比赛的社会背景来设计问题。因此,我们团队在汇报与问答环节都与评委进行了良好互动,最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比赛心得
这场比赛为我带来了极为丰富的经历和启示。首先,比赛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让我时常需要工作至凌晨两三点。在此过程中,我不仅明晰了自己的工作极限,也对残酷的职场现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实习生的我曾以为能适应十点下班的生活,然而十点、十二点和两点下班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次比赛的真实强度也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职业选择。
其次,“共赢”在我的心中有了更为具体的概念。在比赛之前,“共赢”对我而言只是一个抽象的词汇,特别是在商业利益方面。然而,通过比赛,我认识到只要细致地拆解业务,了解产线、产品的优劣势以及市场情况,就能找到双方携手合作的契机。
最后,“换位思考”的重要性愈加清晰。这不仅仅是将自己想象成对方,更重要的是通过尽可能地接触对方信息来源,深入了解对方所感兴趣的事项,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入微的“换位思考”。
“生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理论,它应该通过体验来领悟,而不是通过解释来理解。”于我而言,比赛也是体验生活的切入口,让我更加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以及不适合什么。我很推荐对公司并购、投融资、资本市场、税务乃至反垄断等非诉业务感兴趣的同学参加并购模拟竞赛,从中更加真切地感受行业业务开展和工作强度。即使最终不从事相关领域,比赛所带来的思维成长也能够让人受益终生。
赛后团队合照
(图片:冯苏)
优质笔记&专业咨询
请点击青苗法鸣小程序
青法在线向全体青年学人进行长期征稿
秉承“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理念。从专业学习、考试升学经验,到比赛训练、项目申报,再到求职经验、职场心得,全方位带动青年学人发挥“传帮带”作用。诚请大家惠赐优稿!
1.长期征稿:包括但不限于各类经验贴(如考研、法考、保研、外语学习、校园竞赛、求职实习等)、学习心得类文章( 如笔记方法、考点总结等)、实务类文章(如办案手记、法律检索技巧等)以及信息整理类原创文章(如考研数据整理与分析、就业趋势判断等等)。
2.优质选题:研究生选导师经验;
课题申报、结项经验;
模拟法庭、创新创业、科研立项等经验;
实习投递经验、工作心得;
毕业生选调、考公、律所/央企求职、面试经验;
就业形势与职场新人思考感悟;
保研夏令营、九推备战经验;考研公共课高分备考经验;考研保研数据及案例分析;出国留学申请、就读心得体会;专业学习、校园生活、期末考试逸闻趣事;本科生、研究生专业学习方法。
赐稿邮箱:qmfmbjb@163.com。稿酬等详情信息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