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消息,实用性村规划是“多规合一”的村庄规划,规划中注重个性化,对乡村建设发展具备约束、引导、保障三大作用。日前,重庆日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获悉,目前我市8015个行政村已实现管控型村规划应编尽编,其中实用性村规划占比达80%,充分利用各行政村的资源禀赋,实现了“一个村一本规划”。
“过去提到规划,村里人根本不感兴趣。现在有了实用性村规划,大家都知道村里发展就是‘6句话’。”在日前举行的一场村规划编制成果座谈会上,涪陵区南沱镇睦和村村委负责人表示,市规划自然资源局为该村制定的实用性村规划,结合村里的“六子致富经”,将村发展目标概括为“青山变金子、村里种树子、四季卖果子、家里挣票子、花香满院子、治理有法子”。村民们一听就懂,牢记在心。
该负责人说,睦和村的村规划在传统图纸基础上增加了地形地貌、标志性建筑标注,还附带有小地名。村民看得明白,干起活来更有劲。如今,村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四季瓜果飘香,多次成功举办水果采摘节,大家都信心十足。
“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画老百姓看得懂的图,本就是我们制定实用性村规划的目标之一。”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让规划成果发挥作用,我市制定印发《乡村规划设计导则》,图文并茂地表达村庄规划编制要求。规划成果则呈现为影像图、现状图、规划图和规划指标说明表,保证村民易懂、干部好用。
易懂好用的实用性村规划是如何制定的?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往的村规划,客观上存在缺乏统筹融合、发展需求对接不准、成果不实用等问题。因此,近年来,我市首先开展行政村资源禀赋分析,围绕区位条件、自然本底、经济社会、历史人文以及生态保护、地质安全等方面,为全市8015个行政村建立资源本底台账。
例如,睦和村地处三峡腹地,是三峡库区重点淹没移民村,三面环水,田园风光优美,又是优质龙眼的故乡,实用村规划将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主打产业。巫山县曲尺乡柑园村,原来是一个离主城和县城距离较远的三峡移民村,随着巫山机场的修建,柑园村又被命名为国家级脆红李繁殖示范基地,实用性村规划将该村定位为以脆红李种植为主导的产业性带动示范村,大大增加了村民种植致富的信念。
为保障各个行政村的发展需求,在制定实用性村规划时,我市将农村集体建设土地用途划分为宅基地、基础设施用地、公共服务用地、产业用地、混合用地5类,全部落实到地块、明确到图纸。风貌改造、环境整治、改厕建池等难以“上图”的项目,则采取“规划+清单”方式,通过预留规划弹性空间,在村规划中列出发展清单,兼顾需求。
有了好的规划,还得确保落地。为此,我市积极选派规划师下乡,驻村开展规划编制。同时,建立建设用地“指标池”,差异化配置土地要素,并立足重庆实际,通过地票和农村闲置建设用地复垦等政策,深化农村改革。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实习生 张凌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