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厦门报道(颜祥子 记者 钟瑜)漫步在乡野小道上,远处广袤的天空云蒸霞蔚,近处翠绿的火龙果田绵延不绝,偶尔有一两座红砖古厝点缀其间,这份光景恰似洇染成一幅田园写意画。
近日,记者来到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这里背倚省级名胜风景“香山岩”,又常年“仙蜜傍枝”,是福建省规模最大的火龙果连片种植基地,先后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宅社区以火龙果产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走出了一条红红火火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每到火龙果采摘季,农户都忙碌着分拣果子、装箱、发快递(朱毅力/图)
小小火龙果,也是幸福果(图片由翔安区提供)
冬眠期也能长出“致富果”
在一方18亩火龙果果园里,每排果树上空都架设着电线,隔几米就有一盏LED灯,22年前台商漂洋过海在这里种下第一株火龙果,往后的时光里,通过台商出技术、本地工人种植、合作社党支部配合的方式,共同研发火龙果“大宅红”一号。与普通火龙果相比,“大宅红”一号皮厚、甜度高、储存时间长,在大宅社区内得到广泛推广。
记者看到地里新鲜成熟的一批火龙果已经被采摘完毕,留下粗壮的火龙果叶在微风中摇曳。火龙果作为一种热带、亚热带的水果,每年11月就进入“冬眠期”,而大宅社区的火龙果的产果期能从6月到来年春节,一年能增产两季火龙果的奥秘何在?
2018年,大宅社区引进补光催花技术,将LED补光灯的电线拉进田间地头,此后每年11月到来年春节的这段时间,火龙果通过日均照灯7至8个小时来唤醒催花,1400多亩火龙果每亩增收3000元左右,今年,火龙果总产值突破4000万元。
三产融合打通乡村发展脉络
单纯依靠传统农业助推发展已经是过去式,利用“三产融合”的模式让传统农业增值、增效,这昭示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前途。
如今,“一产有特色,二产有成效,三产有抓手”——三产融合打通了大宅社区乡村振兴的脉络,火龙果在这里有了更高的附加价值。大宅社区对火龙果实现深加工,生产了果糖、果脯、果干、果酒、火龙果面条等衍生品,并在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双线铺开。“2021年火龙果衍生品产值200万元,其中果糖、果脯的销量占1/2,果酒的销量占1/4。”大宅社区书记陈锦芳告诉记者。
火龙果农业与第三产业结合的方面也成效显著,2017年大宅社区的7幢、39个房间的民宿拔地而起,从城市而来的游客可以白天采摘水果、晚上静待花开。而以火龙果为原料的“十二道村味”也被端上“听花驿站”餐厅的餐桌,赏景、采摘、美食相结合,丰富了乡村游的业态。
近两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多地零星蔓延,虽然多地城市旅游业停摆,但也让乡村旅游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得益于前些年的铺垫,大宅社区2021年民宿旅游业产业超过200万元,实现了逆势增长。
持续打造乡村振兴产业链
大宅社区自从发展火龙果产业以来,新增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三万五千元,小小的“火龙果”让百姓的日子过的更红火。
谈及未来的规划,陈锦芳满怀憧憬地表示,首先需要完善乡村旅游的动线,拓展亲子游、周边游等旅游产品,提高复客率。其次要投入建厂,现在的衍生品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有些供不应求,建厂后提高产量,进一步擦亮大宅社区火龙果衍生品的品牌。再次,是民宿旅游再发力,预备兴建50个房间,满足好游客的住宿需求。
与此同时,利用好大宅社区作为“厦门市城市党建学院实训基地”及翔安区“党建富民强村”示范基地的优势,积极做好党校培训的配套工作,为大宅社区引智引流。以及,闽南佛学院将迁建至大宅社区所在的新店镇,距离大宅社区仅几百米,香客会是南普陀寺的一半,这将推动大宅社区嫁接禅修旅游业态,提高知名度。
村美民富产业兴,乡村振兴展新颜。未来,大宅社区将继续打造集旅游、美食、人文为一体的大宅特色火龙果产业链,书写好乡村振兴的大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