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鸽“唱”富歌,合作促富裕。8月30日,广水市十里办事处马寨村“绿源”王鸽养殖专业合作社,鸽声“咕咕”,此起彼伏,仿佛是在歌唱入社农民的富裕生活。

组团养鸽成气候

鸽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民间素有“一鸽胜九鸡”的说法。王鸽养殖在广水已有多年历史,但长期处于“小打小闹”零散养殖状态。经过几年的发展,在该市十里办事处,终于形成了规模化的养殖。

4年前,现任“绿源”王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的杨秋开始钻研王鸽养殖,并结识了3名鸽友。几人一合计,金阳鸽业公司成立了,并在十里办事处一片山场上建起了鸽舍,架上了鸽笼。

要做大鸽产业,仅凭一家公司的养殖量形成不了气候,把遍布在广水多个乡镇的小型养鸽户用“银线串珍珠”联起来,鸽多了,在市场上就有了话语权。2009年,广水绿源王鸽专业合作社成立,150家农户,200余名下岗职工纷纷来社入伙,大悟、孝昌、安陆等地的3000余户养鸽农户也挂靠到了合作社。现在,已经建立了生产80万羽鸽规模,种鸽达4万对的养殖基地1个,社员股金由10万元增加到500万元,年出笼羽鸽由近20万羽增长到年出笼250万羽,销售收入2000多万元。通过合作社的带动与发展,十里办事处马寨村已经成为全省大型王鸽养殖基地。

管理销售一条龙

“规范管理是核心,找对买家是目的。”合作社理事长杨秋说。

合作社章程上写着:“民办、民管、民受益”,实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统一培育鸽种,先后从香港、深圳引进美国王鸽品种经过精心培育提纯,把纯正的“绿源”王鸽提供给社员。是年,该社向社员提供王鸽4万对,还为20多户困难农户,下岗职工免费提供种鸽500多对。

为提高社员养殖技术,合作社还不定期举办王鸽养殖培训班,发放技术资料,请养鸽专业人员现场指导,在东北、河南等地建立了固定的优质玉米等饲料供应点。由于合作社推行的统一疫病防治,乳鸽的成活率大大提高。

合作社的王鸽养殖地,鸽舍阳光充足,空气新鲜,鸽子体质好,精力充沛,饲料是纯原粮,不加任何添加剂,鸽肉肉质好、味道美。在市场上,社员对自己出售的羽鸽打分,经销商照单进货,养殖户杨义华笑着说:“今年的乳鸽一对可买到25块钱了。”就是这个价,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地的经销商有的还抢不到货。

众人划桨开大船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鸽模式,使社员们在销售环节有了更多的话语权,销量大,行情好,养殖户积极性高。今年来,十里马寨村许多村民都在兴建鸽舍,谋划着扩大养殖规模;往年在外开车谋生的王家棚村村民黄海明、吴亚波,现在也建起了乳鸽养殖场。

怎样做到养殖户多了,管理不乱;羽鸽产量大了,价格不散?合作社紧扣产品回收这根主弦,对孵化的幼鸽由专人从各网点回收,然后根据需要冷冻、保鲜成脆皮鸽,直供高档宾馆、酒店等。同时,研制推出了状元鸽、养颜鸽、鸳鸯鸽等,拓展王鸽深加工的路子。在长岭、武胜关等地实行定点宰杀、流动收购。

理事长杨秋心中还有一个打算,计划再征100亩荒坡地作为种鸽养殖基地,投资1000万元,年养殖10万对种鸽,100万乳鸽,创产值1300万元。

“锁定中国王鸽之乡目标,把小鸽子做出大文章,大市场,以金阳鸽业公司及农民合作社为基地,建成鸽业示范园,带动和辐射全市的鸽业发展,力争用3年的时间,发展到300万对的养殖规模,实现更大的效益。”十里办事处党委书记秦国森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