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羊经,发羊财。怀仁市南小寨村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发展肉羊相关产业。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年的发展,南小寨已经形成集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肉羊全产业链条,成为新时代下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在怀仁市亲和乡南小寨村,一个标志性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由三只膘肥体壮的山羊组成,寓意为“三羊开泰”,而这里也被誉为“中国养羊第一村”。那么,南小寨村是如何由当初的家家户户靠天吃饭发展为现如今人均纯收入7万多元的致富村呢?
南小寨村土地贫瘠,90%以上的土地都是盐碱地,耕作条件恶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穷则思变的南小寨人就开始走上了贩羊、杀羊和卖羊肉的道路,赵秀莲就是从那个时候走过来的代表人物。
每到节日前夕,赵秀莲就和老公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收羊、贩羊,拥有经商头脑的她慢慢发现了其中的门道。
怀仁市亲和乡南小寨村村民 赵秀莲:收回的羊现杀能赚一二十块钱,有的羊太瘦,实在不能杀,多养些天再卖,能赚五六十块钱。就感觉现杀不如养羊再卖挣钱,就开始有了这个想法。
敢想敢干的赵秀莲不仅盖起了村里第一个养殖小区,实现了肉羊规模化养殖,她的贩羊工具也由两轮的摩托车发展成了现在的四轮汽车。养殖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赵秀莲又将目光投向了肉羊养殖的下游产业——羊绒,并且成立了怀仁市秀莲羊绒被加工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生产的羊绒被因其质地松软轻薄,保暖效果好,所以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羊绒被生产线的上马,不仅使当地的羊绒全部实现就地消化,而且给当地羊产业链条增加了一个新成员。
除了壮大了当地的羊产业链条,羊绒被厂还给周边村里的闲散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村民刘仙霞就是其中一位。
怀仁市秀莲羊绒被加工厂职工 刘仙霞:来这干了四五年了,每个月能挣两三千块钱,够贴补家用了。
赵秀莲只是南小寨村依靠羊产业发家致富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南小寨村全村有647户、2670口人,全村肉羊养殖园区占地1500多亩,棚圈面积20多万平方米,肉羊日存栏量20多万只,年出栏肉羊70多万只,全村95%的村民从事肉羊养殖、屠宰、加工和销售等相关产业,每年产值7亿元,实现了玉米全消化、羊肉全加工、羊粪全处理的产业链条。
怀仁市亲和乡南小寨村党支部书记 郭志乐:下一步,我们要依托中国地理标志商标“怀仁羔羊肉品牌”,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力争形成“园区化发展、专业化分工、商品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的现代养殖新格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依靠越来越成熟的羊产业链条,现如今,南小寨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村依靠羊产业发家致富,念羊经,发羊财,羊产业已经成为南小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石永杰 任振国 孟志龙 李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