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既是创新人才的集聚地,也是创新成果的策源地。如何以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促进产学研合作。
一、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高等院校是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一支生力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源头。建设创新型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都需要高等院校勇于担当。“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奖三大奖项获奖者中1/2出自高校。在201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全国高校获得各类奖项超过70%。纵观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发达国家的重大科学发现和重要技术突破大都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1969年,互联网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院、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最先使用;英国剑桥大学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使生物学进入了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催生出全新的基因工程产业。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推动高等院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成果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的幸福安康。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富国强民的技术支撑,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实际应用,是科技创新工作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目标。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落实社会责任、检验办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在合作过程中,必然催生高等院校加强自身建设的动力,促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的良性循环,促进高校办学理念、办学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进而实现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高等院校产学研合作的现状与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院校在产学研合作的道路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表现在: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日趋多样,规模日益扩大,内涵得到拓展,机制进一步健全。据不完全统计,以产学研合作为主要功能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有86个,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在这些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内,批准发明专利1185项,转化省级以上科技成果2306项,在孵企业总收入499.98亿元,累计有15家企业上市。就江苏省而言,百余所高等院校在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科技贡献率达70%以上。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校依托率达80%以上。2011年,江苏高校又实施产业教授模式,111名企业家成为首批产业教授,直接参与到高校产学研合作的最前沿。东南大学“第四代通信宽带移动通信容量逼近传输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瞄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获得2011年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
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创新需求相比,我们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明显不足:高校科技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还不够高;校企合作的紧密度、制度化还不够强;科研活动的选题研发方向与实际需求有脱节,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得不到应有的关注;科研组织的建构联系松散、渠道不畅;科技项目的立项机制和评价机制存在“SCI”(即“科学引文索引”)导向,使科研工作者倾心论著成果的动力有余、面向产学研应用的动力不足;高等院校科研创新人才的聚集与产学研合作的关联度不高等。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仍面临诸多制约:一是科研体制的制约。高校现有的学科、专业设置、科研组织和管理方式、人才培养模式等与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结合不够紧密。二是评价体制的制约。不少高校还没有真正建立面向应用的考评机制,影响了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三是科技转移体系的制约。目前高校知识产权归属、成果转化利益分配政策还不到位,对科技人员的激励效应不够显著,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入。
三、推进产学研合作的途径
面对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要集中全社会力量,从理念思路、体制机制、外力内功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努力以产学研的融合激发高校在创新实践中提升自身办学水平和质量,实现服务社会、担当责任的目标。
政府重视、政策扶持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前提。高等院校作为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一分子,它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它的成果需要全社会的检验和认同。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对产学研合作提出了协同创新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积极关注政府的政策导向,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实践,通过高校与政府的协同创新,使教育服务国家、回报社会落到实处。政府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支持企业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承接高等院校的技术转移,扶持新技术研发者创新创业。同时,由于新技术的不确定性、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等因素,政府必须加快发展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科技金融服务,确保创新创业有资金来源、有风险分担。
企业需求、企业支撑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保障。企业是创新实践的主体,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我们要充分认识和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和资源优势,发挥高校自身的科研优势,克服科研成果曲高和寡的弊端,摆脱企业发展无米之炊的困境,改变企业发展和高校科研院所两条平行线的状况,通过协同创新产生新的优势和能量。以企业需求和支撑为基础的产学研合作,不仅是已有成果的转化,而且要在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企业委托高校开发和高校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等方面使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使产学研合作的近期效益和长远效益达成统一。
组建联盟、聚集资源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途径。在政府支持、企业支撑的协同下,高等院校应积极参与组建有影响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聚集高校、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的创新资源,形成创新的合力。在全球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我们在新能源、生物技术、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同发优势”,完全可以通过协同创新,抢占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研发投入也需要协同,政府、企业设置的各类专项基金应当集成联动,聚集目标,发挥政府资金、企业资金的最大效益,强化高校服务国家发展的能力。
观念变革、机制创新是产学研合作走向深广的动力。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科技创新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高校是重要的科技创新源和生力军。科技创新实质上是与发展理念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同步的。产学研合作是高等院校为经济社会服务的主渠道,是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的有效方式,应选择“政府最关心、企业最感兴趣、老百姓最需要”的科研合作方式和内容,以创新的机制和模式,寻求积极的合作成效。以东南大学为例,为使产学研合作顺畅运营,学校制定了“市场需求牵引、企业投入保障、首席教授负责、校企联合管理”的机制,专门成立了校企管理委员会,由分管科技的校长做主任,给企业注入“强心剂”,初步形成了“三个圈层”的合作模式。第一圈层为与地方政府共建的区域研究院。区域研究院针对区域内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分设多个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中心,成为区域创新的综合服务平台。第二圈层为地方政府、企业和企业联盟合建的专业研究院。专业研究院以行业聚集为基础“量体裁衣”,领跑行业技术创新,如针对镇江电子企业集中的特点,建立智联电网研究院等。第三圈层为与企业建立的产学研合作体。目前这一类合作体已近50家。此外,东南大学还与江苏省内500多家企业建立了校企联盟,2000余名科技人员常年服务于生产第一线。
四、产学研合作的展望
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提升产学研合作的质量和水平。目前,全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已渐入佳境,各种运行模式和机制的合作平台、合作联盟如雨后春笋,各类产学研合作产业化集聚区前景可观。例如,北京市海淀区15个大学科技园中有12所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被上海市经委认定为“上海市创意产业集聚区”。杭州西湖之畔的“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成为国内第一个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在参与国际化竞争、增强核心竞争力、占据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的背景下,我们应有更开阔更高远的视野,瞄准国际前沿,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推出具有“同发优势”乃至“先发优势”的“中国创造”成果,积极融入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的进程。
着眼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高校自主创新能力是产学研合作的根本要求。围绕新兴产业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将跨越式地实现“同发优势”乃至“先发优势”,打造具有自主创新价值、具有核心技术支撑的产业集群,参与乃至引领全球的科技创新和技术革命,使“中国制造”更多地成为“中国创造”。
围绕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拓展产学研合作的内涵。围绕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目标,我们需要在转变观念、提高质量、创新机制等方面下功夫。对于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而言,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项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具体到产学研合作上,需要培养创新型领军人才,推出创新成果,并在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在创新驱动中实现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