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04年的冬天,对周旺平来说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他要回老家结婚了。新婚当晚亲朋好友们围着一堆火喝茶聊天。聊着聊着,热热闹闹的房间里瞬间安静了,气氛陷入尴尬。因为妻子的闺蜜廖继儿突然说了一句话。
新婚之夜 当头一棒
大喜之日,当着妻子和那么多人的面听到这句话,周旺平当时就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那时候的他确实没什么钱,从小生活过得辛苦,这几年外出打工也没什么积蓄,2万块钱礼金还是跟别人借的,结婚时需要的东西也是能省就省。结婚时捉襟见肘的现状本来就让他觉得对不起妻子,这句话等于是把他的伤疤再次掀开,对一个男人来说简直颜面尽失。
这样的刺激下,周旺平虽然受了莫大的打击,但他并没有就此消沉,而是从这个时候起,他心里就憋了一股劲,一心要改变现状。
婚后第三天,周旺平就去了珠海打工。后来做起了凉茶生意。通过五六年的努力他赚到了两三百万元。2008年受到金融形势影响,凉茶生意不好做了,周旺平想到了转行。
2010年他带着三百多万回到长沙,先后尝试了四五个项目,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还赔了不少钱。直到2012年的一天,周旺平在逛街时有了想法,他盯上了在长沙很受消费者喜爱的一种小吃——臭豆腐。
臭豆腐,在长沙又被叫做臭干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作为一种地方特色风味小吃,现在在全国各地,大街小巷都很常见。可是做臭豆腐的过程很复杂,从豆子做成臭豆腐,有17个环节。所以一直以来做臭豆腐都被认为一个苦行当,不仅苦,还很难做大。其中最难也最费时费力的工作就是做豆腐原坯这件事,所有卖臭豆腐的都不得不起早贪黑自己做豆腐。而周旺平选择的,恰恰就是这个苦差事——把豆腐做好卖给炸臭豆腐的人。
一听说周旺平要干这事,亲朋好友都直摇头。妻子也十二万分不愿意,想不通丈夫为什么要选最苦最累的事来做。周旺平有自己的想法,他了解到光长沙就有2000多家店做臭豆腐的生意,每天需要200多万片豆腐,市场需求很大。如果他来把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做了,让别人轻松赚钱,自己也才有钱赚。谁也没想到,正因为这个选择,他把卖臭豆腐这门生意做的产业化了。
省时省力 靠两神器
2012年周旺平投资50多万开始做豆腐。妻子虽不理解,但还是帮着丈夫一块做。那时候的他们没钱请工人,只有夫妻俩忙里忙外。早上四五点起来干活,一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是常事,中间也基本没时间休息。周旺平就这样把做出来的豆腐卖给臭豆腐店,他承担了卖臭豆腐的人前期辛苦麻烦的工作,给大家提供了方便,实际上也细化了分工,让小生意也开始流程化。
这样一来,卖臭豆腐的人不用自己做豆腐原坯,直接炸直接卖就可以,节省了很多时间,非常受欢迎。没过多久,生意好起来了,不少臭豆腐店都用上了周旺平做的豆腐,可是他却一点都不高兴。
因为妻子的一个意外。
有一天下着小雨,周旺平的妻子骑着三轮着急往外送货,在一个转弯的地方,车没有控制好,连人带豆腐摔倒在路上。豆腐撒了一地,人也摔伤了。这让周旺平心里特别酸楚,本来一心想让妻子过上好日子,想不到再次创业,让妻子的生活比以前更苦了。
总这样糊里糊涂忙下去不是长久之计,怎样在保持现有的生意上,让自己不那么忙呢?周旺平冒出个想法:能不能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把臭豆腐批发论斤卖变为论片卖?
周旺平通过这段时间的经验发现给每个顾客送货都要论斤称重,不仅费时,而且好的差的都倒给客户,卖相也不好,投诉的人也多。如果能把豆腐每片都做成一样的大小,工艺标准化一些,就可以按份包装好顾客直接拿货,省时省力。
把豆腐做成一般大,听起来简单,可大家觉得他的这个想法不切实际。豆腐本来水分含量比较重,要做到大小一致,厚薄均匀,不破损,几乎不可能。但周旺平一定要尝试。
起初,他在豆腐的重量上下功夫。他觉得只要做豆腐时,把每一个模板里的豆腐重量控制好,再把豆腐平面抹匀就应该能做出厚薄大小都一样的豆腐。可来回练了半个多月,做出来的豆腐还是不理想,总是厚的厚薄的薄。
直到有一天周旺平发现,问题并不是出在手上的功夫,而关键在做豆腐的木盒子上。大家普遍用的木质模具会吸水,豆腐脑又是热的,放到模具里热胀冷缩,压出来成型的豆腐就一边厚一边薄很不匀称。在当时,大家都用的木质模具,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那怎么办呢?周旺平觉得自己肯定得解决这个问题,他带着这股劲,又开始琢磨改进豆腐盒。他前后花了10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一套用塑料制成的模具。
现在这种塑料模具已经推广,模具的更新让豆腐的生产方式有了新的变化。他做的改变还不止这一件,因为他遇到了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问题。
有一个环节让他一直苦恼,一整块豆腐坯变成单片,他得一刀一刀的划,还要把控手法力度间距,让划出来的豆腐也大小一致。这个活够费劲,每次一整块豆腐就需要划22刀,怎么样在分割上也能省力呢?周旺平又开始琢磨起来。这次他研究出的一个神器让分割效率提升了10多倍。
豆腐的厚薄大小的问题都解决了,大大提高了他的生产效率。周旺平把生产出来的豆腐卤制好,一袋多少片也是提前包装,客户需要时直接发货,不用再称重,豆腐的卖相还更好,受到了客户的欢迎。
每片豆腐厚薄一致,大小相同在我们看来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可这样的理所当然是周旺平一点一点摸索创造的成果。就是这两件神器,让臭豆腐的产生变得机械化,规模化,也让卖臭豆腐这个小生意有了自己的门道。
2014年周旺平成立了公司,仅在长沙就有30多家门店使用他们公司配送的豆腐,在全国有200多家。公司每天的配送量达到了50多万片,年销售额达到1000多万元。
结婚十年,他终于不是当年那个受人嫌弃的穷小子了,他有能力给家人的生活提供保障,不再让跟着他的妻子受苦。周旺平也实力宠妻,在妻子生日当天,用妻子的名字在长沙买了一套房,送给她一个稳定的家。这也算对当时那句话有了一个满意的回应。
黑白搭配 销售不累
从2015年开始,长沙臭豆腐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本来利润就薄,批发一片豆腐也就两分钱利润,现在周旺平发现赚钱更难了。他就一直在想办法找新的出路,有一天在报纸上他发现了一个机会。
业内有一种不成熟的说法,臭豆腐分南北。南方的臭豆腐主要以黑色为主,而北方臭豆腐大多是白色。现在周旺平做的豆腐主销售地在长沙和一些南方城市,如果能够做出白色豆腐,那就可以打开北方市场。设想很美好,可做出的第一批白色豆腐就出了问题,客户反馈,白豆腐由于太嫩,拿到手就烂了。本来想通过它来扩张市场,可是经不起配送运输,岂不是白干了。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做白色臭豆腐的原因之一。
就此放弃不是周旺平的作风,又是别人不愿意干的事,那他来做。如果做得好,产品能多样化,就是他赚钱的机会。
要让白色豆腐能运出去,那就得南北融合,既要做出北方臭豆腐的颜色和口味,又要南方臭豆腐的硬度。在硬度问题上,周旺平不断研究豆腐的制作工艺,他发现了一个办法,在做豆腐时改进了其中的一点配方,做出来的白色臭豆腐就能达到既鲜嫩又不易碎的效果。
而黑白颜色和口味的差别,关键都在卤水。配方不同,卤制出的豆腐颜色就不同。想要口味独特丰富,也得在卤水上下功夫。苋菜梗成了他的“杀手锏”,他把苋菜梗按一比三的比例,融入到长沙臭豆腐的卤水当中,把本地卤水元素和植物元素进行融合,形成不一样的卤水。滋味、口感都有了创新,跟市面上别的臭豆腐形成了颜色和口味的双重差异化。黑白豆腐搭配卖,成了周旺平臭豆腐新的销售增长点。白色豆腐推出后,远销哈尔滨、乌鲁木齐、拉萨等地,2018年公司年销售额达到3500万元。
把白色臭豆腐带到南方市场,把黑色臭豆腐远销北方,是他在这个小生意上又琢磨成功的一件事。打破了南北地域限制,豆腐的销售范围更广,消费者也有了多种选择,对臭豆腐这个行业来说也更加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把小生意做大,是他不断尝试别人不愿干的事,解决细节问题,一步步琢磨出来的。周旺平开玩笑说以后有游客的地方,就有他的豆腐。看看你手里那份,说不定就是他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