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寄思情,助我脱贫路
建档立卡贫困户吴海仔,今年68岁,是江桥街道泥脚巷村村民,目前家中只有他1人。吴海仔早已与儿子分户,而且大儿子也是贫困户,大儿子患有直肠癌,儿媳患有子宫瘤。吴海仔家境贫寒,其主要经济来源靠种农田为生,无其它任何经济来源。
相依为伴的妻子去年因病去世,留下他孤身一人。吴海仔自己的身体没有以前那么健壮,看到家里这样,心急如焚。思前想后,还是决定把自己的娴熟手艺做下去,那就是自酿米酒。一方面,可以借助酿酒让自己忙碌起来,缓解对亡妻的思念之情;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销售米酒增加一定的收入。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动手干。海仔起早贪黑,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探索脱贫的路子。浓浓的米酒香味扑鼻而来,米酒的醇香浓度,达到较好的入口口感,被大家一直认可、称赞是好酒。有时能预接好几个单,忙碌的身影在酒坊中来回穿梭,亲自上阵把握好每一个环节。为家里挣点生活补贴开支。
酒香不怕巷子深。结对帮扶干部觉得他酿的米酒确实不错,于是宣传电商扶贫的政策与理念,想帮助他利用网络宣传推广农家自酿产品,这样可以扩大销售渠道,让全国各地都能尝到地道的农家米酒,感受其粘而爽口,甜而有劲。同时也让他的收入得到改善。
吴海仔表示党的各项政策向贫困户倾斜,我们不能等靠要,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勤劳致富,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
贫困户感化儿子,为乡亲做了件实打实的好事
江桥街道邱家垅村的楼下路口,有一间破旧的老杂物房,严重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生活。一方面,因老杂物房处在交通要道,容易造成视线受阻,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另一方面,因老杂物房紧靠路边,占据了道路扩宽的空间,阻碍着村级道路提质改造进程。拆除老杂物房,解决上述问题,一直是当地村民和邱家垅支村两委,迫切想做的事情。
据了解,该老杂物房属于董飞跃,其父亲董章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老杂物房内确实存放着一些杂物。而董飞跃家经济困难,如果拆除老杂物房后,一时半载也难以找到新的存放点。
办点干部肖万武上门做工作
江桥街道在邱家垅村的办点干部肖万武,得知此事后,积极组织支村两委,多次上门与贫困户董飞跃及其家属开展“拉家常”式的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困难,协助制定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其所在村小组也答应给董飞跃补贴一定的资金。董飞跃父亲董章德也教导儿子,要心系乡亲,“展示好形象、树立好家风”,老杂屋房确实影响交通视线,万一发生交通事故,自己良心也会不安。通过多方努力,董飞跃在其家后院建了一个新的杂物房。
拆除前
拆除后
8月2日,董飞跃所属的老杂物房全部拆除,楼下路交通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当地村民纷纷对他竖起大拇指,对江桥街道办事处、邱家垅支村两委干部这样为民办好事的举措,拍手叫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
攸县江桥街道桐坝村,今年休耕水田3000多亩。当地村民因地制宜,有的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开办养殖场,实践着“穷人跟能人走,能人跟市场走”,带动贫困户致富的同时,也悄然帮助贫困户改变“等靠要”思想,树立起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的理念。这其中因残致贫的贫困户廖社元,通过致富能人的带动作用,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坚定向往,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
从去年到今年发展养殖黄牛6头,出栏3头得到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另外还种植大蒜3亩、油菜7亩,也能增加收入,其儿子通过就业扶贫,在深圳务工,还能给家庭带来一笔收入。贫困户廖社元身残志不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与此同时桐坝村大部分群众发展油茶种植,带动懒人变勤人,让贫困村富起来,把穷人变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