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廖秋萍 通讯员 李欢 报道
随着烟叶收购期和学生考试季双双结束,邹启毅一家的忙碌生活也暂时告一段落。这个皮肤黝黑、中等身材、精气十足的农村人,拿着存折本从银行走出来,一直盯着今年交烟的收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在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官地坪镇富平村,邹启毅已种植烤烟20多年,一直踏踏实实、肯学肯干,辛勤劳作在烟地里,依靠种好“金叶子”,鼓起自己“钱袋子”,也实现了儿子的“求学梦”——儿子邹慕文考上了北京大学,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片片烟叶既是“金叶子”,亦是打拼出的事业
对邹启毅而言,一片片烟叶不仅是一家人主要经济来源,更是自己用半辈子打拼出来的事业。
1997年,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邹启毅没有选择从教,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种起烟来。“父亲是一名教师,家里田地比较多,心疼母亲太劳累,就想多分担一些,同时也不想田地荒着。”说起种烟初衷,邹启毅说他的想法很简单。
“第一次,因没有经验,别人说一个烤房就能烤完10多亩烟叶,但最后只烤了5亩左右,来不及烤的就浪费了。”刚开始种烟时,邹启毅也常常犯难。但他知道要把烟叶种好、种出质量,只能多看多学多付出努力。
“种烟复杂着呐,要想提升烟叶质量,细心、技术、经验哪样都不能少,每一步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错。”谈起烟叶种植,邹启毅经验十足。为此,他潜心向行家里手学,向烟站技术员问,不断总结经验。慢慢地,邹启毅也成为了“种烟能手”,从最初的几亩,到今年的45亩,烤烟面积越种越大,种烟效益越来越好。仅2022年,邹启毅家种烟收入就达16万余元。
通过种烟,他在镇上修起了房子,也为儿子积攒一年又一年的学习费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
“现在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好,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手把手、点对点指导我,希望通过自身努力能够成为职业烟农。也希望能够大力推行科技种烟新技术,减轻我们烟农的劳动强度。”对于未来,邹启毅有着自己的规划。
与此同时,对邹启毅而言,烟叶产业发展为村里带来的变化,他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我们村没有合并之前叫平头界村也叫‘金叶村’,烤烟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邹启毅介绍,以前地处山区的富平村资源匮乏、交通不便,三面环山,唯一进出的是一条山路,村民们要翻山越岭才能到镇上,发展较为落后。而现在,水泥路直通家家户户门前,生活便利且舒适。
这些变化源于全村发展高寒生态烤烟,由10年前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近2000亩,烟叶成为致富金叶,村民收入至少翻了四番,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
“自2000年开始,我们就开始组织建扶力量来到村里,并与村民达成共识,种植烟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技术培训、政策宣讲等措施,当前全村烟叶种植总产值达到900多万元。”张家界市烟草专卖局(公司)主要负责人介绍。
一片片烟叶既是“黄金屋”,亦是孩子的榜样力量
此时此刻,儿子邹慕文已经在北京大学开始了学习深造,但通过电话交谈可以感受到,烟农父亲就是儿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很勤劳、慈爱,承受着很大压力。但再怎么忙都会叮嘱我和妹妹要多读书、读好书。他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着我。”在儿子邹慕文眼中,父亲邹启毅是十分合格的。
邹慕文说,让他至今还记得的是一次下着大雨去上学,因为雨大、路不好走,而且家里的小三轮车也没有遮挡,为了不让他被雨水打湿,父亲便用塑料布先披在他身上,然后紧紧抱着他,而父亲却全湿了……
邹慕文深知,父母为了自己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唯有努力学习,多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才能更好地回报家人的爱。
邹慕文的大学生活才刚刚开始,邹启毅的种烟事业也一刻不能停歇。
“希望你在大学里能继续努力学习,不仅要学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善于向社会学习,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回报关心关爱我们一家的人,回报社会。”电话这头,邹启毅总是再三关心嘱咐儿子邹慕文。
邹启毅还笑着说道:“我也要向儿子学习,除了勤劳肯干,在思想上也要与时俱进,更加努力种好烟,让家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现如今,烟叶产业逐步发展,乡村振兴政策也越来越好,对于未来,邹启毅更是充满了希望,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