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哈尔滨市近日首次成功实施施氏鲟全人工繁殖——通过对人工饲养的鲟鱼亲鱼实施“剖腹产”,共繁育施氏鲟受精卵10万粒。目前这10万粒施氏鲟受精卵正处于孵化阶段。孵化出的鱼苗经过人工培育后,将用于市内各示范基地进行养殖示范和后备亲鱼的选育,剩余部分则投放松花江做资源增殖。

从市农科院获悉,市农科院水产研究分院近日首次成功实施施氏鲟全人工繁殖——通过对人工饲养的鲟鱼亲鱼(即种鱼)实施“剖腹产”,共繁育施氏鲟受精卵10万粒。据悉,此次全人工繁殖的施氏鲟已10岁,其“母亲”是2004年5月在松花江肇源江段捕获的野生施氏鲟。

施氏鲟是洄游性鱼类,性成熟后洄游至繁殖地产卵。人工养殖的施氏鲟因为无法洄游,即使体内卵子成熟也不会产卵。为实现人工繁殖,很多鱼都能通过人工挤压使亲鱼排出卵粒。然而鲟鱼却不行。

10分钟取卵一针缝合

很早以前,人工繁殖鲟鱼是一部“血泪史”——人们直接剖肚取卵,亲鱼产后都难逃一死。哈尔滨市农科院水产分院近日对这尾10岁龄雌鲟鱼实施了剖腹产手术。

鲟鱼对空气的承受性不错,手术取卵全程在空气中展开。下刀位置选择在鱼鳍上方的腹部,这里血管分布比较稀疏出血会很少,刀口的大小则依据亲鱼的排卵情况而定。这尾鲟鱼排卵量很好,刀口只有1厘米。考虑到刀口较小且麻药对亲鱼有副作用,此次手术过程未打麻药。

通过剖腹,亲鱼顺利产出10余万粒鱼卵,技术人员只对创口缝合了一针即将其放归饲养池,整个手术取卵过程不到10分钟。手术人员说,为保障亲鱼健康,术后连续三天为其打消炎针,并涂抹消炎药。此次手术是24日进行的,如今已过去4天,目前亲鱼状态良好。

孵化出的鱼苗将部分投放江中

据介绍,目前这10万粒施氏鲟受精卵正处于孵化阶段。孵化出的鱼苗经过人工培育后,将用于市内各示范基地进行养殖示范和后备亲鱼的选育,剩余部分则投放江中用于松花江施氏鲟资源增殖。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