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纳雍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因地制宜发展辣椒、食用菌、中药材、土鸡、肉牛、生猪等优势产业,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收益、村村有产业覆盖、乡乡有产业规模、全县有产业支撑”,群众生活随着各种产业的落地实施明显改善。
山上硕果累累
夏未秋初,行走在纳雍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成片的辣椒。数千栋蔬菜大棚里,西红柿、黑木耳也次第上市,一派丰收景象。
乐治镇碓叉坝村千亩辣椒种植基地上,采摘辣椒的村民搬运、装箱,一分钟也舍不得停歇。一箱箱称重封箱的辣椒摆满公路两边,等待装车运往广东、广西、上海等各大菜市场。
年初,碓叉坝村规划种植辣椒1016亩,覆盖6个组167户668人,其中贫困户31户121人。
眼下,辣椒成熟上市。因合作社不仅提前与纳雍县裕康食材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还与重庆、遵义等多家公司达成销售协议,产销对接渠道多,村民有椒不愁卖,“销路一点也不愁,摘得出来,就销得出去,每天销往广东、广西、上海的辣椒都在10吨左右。”基地负责人郑雍说。
辣椒销路好,需要大量采摘工,周边村民都来采摘辣椒。碓叉坝村六组村民焦荣美已采椒六七天了,每天收入都很满意,“在家闲着没事,来摘辣椒,3角钱摘1斤,一天可摘400多斤,能得100多元钱”。
郑雍说,目前基地已销售辣椒20多万斤,均价1.4元/斤。按目前辣椒长势,亩产辣椒3000斤不成问题,总产量将达300多万斤,采摘工资按0.3元/斤计算,仅采摘工资就要支付90多万元。
碓叉坝村辣椒丰收只是纳雍县辣椒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纳雍今年种植辣椒8.5万亩,与碓叉坝辣椒同步上市。
除了种辣椒,恒大集团援建的数千栋蔬菜大棚还种西红柿、黑木耳,产业一转,种啥啥赚。
黑木耳由贵州金蟾大山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培育。该公司成立于2017年5月19日,位于纳雍县经济开发区,是纳雍县产业扶贫的核心企业,统筹经营管理纳雍县食用菌产业项目,主导红托竹荪、冬荪、黑木耳等食用菌的菌种繁育、菌棒生产及规模化种植。
该公司已投入3亿元资金用于纳雍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现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有食用菌工程技术中心、标准化菌棒生产厂和层架式大棚基地。
目前,该公司在乐治镇建成14亩食用菌试验基地,共计20个四季出菇大棚,已经开始投产;拟将寨乐镇革新村945栋蔬菜大棚改建成食用菌种植大棚,目前已改造300栋,并在190栋大棚内投放了黑木耳、虎奶菇和红托竹荪。
目前,寨乐镇的黑木耳、虎奶菇已陆续采收,红托竹荪也将在8月底大量上市。
据了解,纳雍食用菌全产业项目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通过就业带动、入股分红等利益联结方式,辐射带动当地农户参与种植,未参与种植的贫困户则按“7:2:1”比例进行分红,即产业当年纯利润扣除本息后,剩余利润中,70%属贫困户、20%用作合作社发展基金、10%归公司自有。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带动1056户贫困脱贫致富。
圈内猪牛成群
运牧草的电三轮才接近养殖场,牛群就发出了此起彼伏的叫声,不约而同地将头转向圈舍入口,等待牧草。刚出生的小牛犊淡定地吮吸着工人手中的奶瓶。
这样的场景,在乐治镇加车村武家寨肉牛养殖基地。
这里是恒大在纳雍援建的澳大利亚纯种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之一。
2018年6月1日,首批安格斯优质种牛漂洋过海,落户乐治镇台沙村苗寨组肉牛养殖基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新的活力。
发展肉牛产业是恒大集团帮扶纳雍的重大举措之一。恒大帮扶纳雍援建肉牛养殖场26个,已投入使用14个,饲养规模10474头,其中西门塔尔牛620头,安格斯牛9854头。项目涉及14个乡镇23个村,带动贫困户3491户15012人。
截至目前,基地共购进基础母牛6382头,引进北京农友商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和贵州坪凡牧业有限公司代养,已产牛犊1250多头。
安格斯牛落户后,用工优先考虑当地村民,仅北京农友商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10个养殖场就吸纳了当地40多名村民务工。
乐治镇加车村后寨二组的郭正明就是务工者之一。
56岁的郭正明养牛10多年,有经验。村里建起养牛场后,他就把自家的牛卖了,到养牛场担任专职饲养员,每月工资3450元,比自己在家养牛还划算,“自己在家喂牛,要投本钱,压力大,给他们养,只需出劳力,一年就可得三四万元”。
养牛产业除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还通过固定分红机制联结农户,保障贫困户实现兜底分红。
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松说,贫困户参与固定分红期为10年,“前三年,每年每头牛分红1700元,第四年至第八年,每年每头牛分红1200元,第九年至第十年,每年每头牛分红800元”。村合作社收到分红资金后,按照3:7比例分配,30%用于村集体统筹,70%分给所覆盖的贫困户。
除了肉牛养殖,土鸡、生猪养殖产业也风生水起。
2016年以来,纳雍实施年出栏3000万羽生态土鸡的产业规划,明确到2020年出栏土鸡3000万羽的产业发展目标,采取“育种育苗(土鸡原种繁育)场→育雏(半育成)场→生态放养场一有机肥加工厂→屠宰冷链物流中心→食品加工厂→销售公司→百凤庭餐饮连锁文化公司及农旅一体化”的模式,着力推进土鸡全产业链建设发展。
目前,土鸡产业已建成饲养种鸡12万羽原种场1个、育雏(半育成)场25个、生态放养场88个、生态鸡舍加工厂1个、活禽屠宰冷链物流中心1个、生态饲料加工厂1个,有机肥加工厂正在建设中。
今年,全县计划家禽出栏1000万羽,1—5月,全县家禽存栏380万羽,其中规模化养殖存栏120万羽,出栏427万羽,蛋产量1200吨,产值2.42亿元。其中,以源生牧业为龙头的土鸡全产业链项目,现存栏55万羽,第一季度出栏8.8万羽,在贵阳、上海等一、二线城市销售土鸡蛋200多万枚,已累计向3676户贫困户13848名贫困人口分红84.7万元。
生猪产业在抓好龙头企业引进的同时,重点支持好全县现有饲养量达100头以上的96个生猪规模养殖场,加快生猪产业发展。
今年,全县计划新增生猪存栏10万头。县内有存栏100至5000头以上的养殖场46家。贵阳农投公司、贵州新希望六和养殖公司等企业在纳雍已建有规模养殖场2个,年内两家企业可新增生猪出栏6万头。
在脱贫攻坚夏秋决战中,纳雍县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的速度,下最大的力气,强产业弱项,补产业短板,坚决攻克贫困堡垒,又提出了新的目标——根据全县产业基础和土地利用情况,因地制宜主推“短平快”的“7+3”优势产业,即成规模发展萝卜、南瓜、辣椒、中药材、脱毒马铃薯种薯、蔬菜、食用菌7个种植业及土鸡、肉牛、生猪3个养殖业,确保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产业收益、村村有产业覆盖、乡乡有产业规模、全县有产业支撑”目标。
“按县委政府的安排,全县将在今年的秋种中种植10万亩萝卜,年底将产出食用菌1000万棒;在2020年春播中,种植南瓜20万亩、辣椒10万亩、中药村2.5万亩、食用菌3000万棒;力争年底出栏土鸡1200羽、肉牛4.6万头、生猪40万头,多渠道助农增收。”纳雍县产业发展办公室主任罗勇说。
放眼纳雍,山上硕果累累,圈内猪牛成群,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全县8.06万贫困人口离减贫摘帽目标越来越近。
图文:杨 英 周恩宇 张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