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潼关县金桥牧业有限公司,不得不说说公司董事长王新军。
创业30多年,王新军扎根农村从养猪做起,2009年带动五虎张村发展养殖业,被省上评为“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为了解决猪粪污染环境的问题,他又苦苦探索,发展沼气产业变废为宝,引种软籽石榴,走出了一条“畜、沼、果、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致富路上先行者
“种过菜、养过兔、养过羊、栽过树,后来又养猪……创业路上的艰难,只有走过的人才有体会。”1970年出生的王新军,是潼关县城关街道办事处五虎张村的一个普通农民,为了改变贫困过上好日子,从20多岁开始,他就在创业路上不断尝试。
2002年,王新军自筹资金500多万元,办起了村里第一个规模化养猪企业——潼关县兴发种猪养殖场。通过养猪,王新军挣到了创业的第一桶金。
富起来的王新军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干劲儿,得到了乡亲们的认可。2006年,王新军当选五虎张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
“一人致富不叫富,全村富了才叫富。”上任后,王新军带领全村群众大刀阔斧发展生猪产业。为了形成合力,服务群众,他创办了潼关兴发种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08年又以入股的形式创建了潼关县金桥牧业有限公司,全村生猪存栏达到11000头。2009年,该村被省上评为“万头生猪养殖示范村”。
培育石榴新品种
存栏量增加了,产生的猪粪如何处理成了让人头疼的事情。“发展产业肯定不能以污染环境为代价。”王新军经过综合考察后,在村里建了40多口沼气池。与此同时,他考虑怎样实现绿色循环发展,深思熟虑之后觉得发展果业是个不错的方向。
经过多方考察和慎重选择后,王新军认为村里很适合种植软籽石榴。2007年,王新军承包了100亩荒地,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软籽石榴树苗开始试种。
然而残酷的现实给了他当头一棒,一场寒流让他的石榴苗遇上了“大劫”。“石榴树挂果需要3年时间。3年的辛苦培育,眼看收获在望却没想遇到冻害,石榴苗几乎冻死殆尽。”王新军没有一蹶不振,他远赴各地石榴种植基地进行考察学习,多次赴高校虚心向专家教授当面请教,同时聘请国内相关的石榴专家组成团队进行技术攻关。
仅仅是解决石榴树冻害问题,他就用了整整6年时间。“投入的不仅是6年光阴,资金方面也花进去700多万元。一开始还是靠猪场的资金周转,到后来不得不开口向亲戚朋友借钱。”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王新军终于培育出抗冻强、适应广、品质优良的“岳渎红”石榴新品种,打破了“软籽石榴不耐寒”这一瓶颈,使软籽石榴成功在潼关大地落地生根。
走出绿色发展路
王新军依靠种植软籽石榴致富的消息很快在全县传开了,很多群众向他学习种植方法。他不但向群众提供优质幼苗,还将自己多年总结的经验也都倾囊相授,在他的带领下,全县软籽石榴种植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潼关县印发了《扶持发展软籽石榴产业优惠政策的通知》,对发展软籽石榴产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种植热情。
第一批种植软籽石榴的五虎张村村民许榜牛告诉记者:“现在种石榴,一亩地轻轻松松收入4万元,又省事、又挣钱。”
“让群众在家门口有事干、有钱赚、家团圆。”如今,王新军卸任了村上的职务,但这句话醒目地写在金桥牧业公司墙上,也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人上塬,猪下川,软籽石榴栽满山。”对于未来,王新军信心满满。他把种石榴和发展养猪结合起来,按照生猪养殖、软籽石榴、生态旅游的产业构架,走出了一条“畜、沼、果、游”的绿色发展之路。
经过16年的发展,王新军的潼关县金桥牧业有限公司已建成软籽石榴生产基地、育苗基地,并带动全县发展种植软籽石榴4.5万亩。另外,王新军还打造了以“好山好水好石榴”为标志的岳渎果园品牌,除了售卖软籽石榴外,还研发了石榴醋饮、酒、茶,以及石榴日化用品、文创产品等,进一步提升软籽石榴的价值,软籽石榴真正成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疙瘩”,也成为潼关县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