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莫力庙苏木辽丰村塞外红苹果种植基地,果树青葱吐翠,林网纵横交织,承包户张振河正在自家的果林中修枝打杈。说起这片名声渐起的林果基地,张振河感慨万千:三年前,在当地党委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号召下,他从种植玉米改栽经济果林,马上就要迎来经济效益了。据介绍,目前塞外红苹果一斤可以卖到4-4.5元,锦绣海棠每亩经济效益能达到8000-10000元,收入非常可观。
近年来,莫力庙苏木坚定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道路,有效引领产业机构调整,采取“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逐村综合分析研究资源、基础、人才、技术、市场和产业发展方向,以林果种植、小麦种植深加工、葵花种植深加工、红干椒种植深加工、特色牲畜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为重点,不断优化产业布局,补齐发展短板,做大做强“五小”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支撑。
经济果林促增收,致富小康有盼头
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中,莫力庙苏木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通过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因地制宜、农户自愿的原则,从各地引进锦绣海棠、沙棘、大扁杏、文冠果等果树苗,让承包大户和经营能手主动参与特色经济果林建设,做到与全区经济建设相结合、与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当地共打造6000亩集中连片沙棘种植区和5000亩集中连片大扁杏精品种植区,锦绣海棠种植面积达3.7万亩、文冠果种植面积达2262亩、沙果种植面积2103亩,种植业结构调整达到38950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06%。
美丽产业促增收,扮靓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在莫力庙苏木党委、政府牵线搭桥下,徐家窑村成功与国内知名葵花生产企业“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签订购销合同,极大地拓宽了葵花销售渠道。到2019年,徐家窑村全村共种植葵花13000多亩。
刘强是徐家窑村村民,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从2018年开始种植葵花,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又扩大了种植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刘强介绍道,“葵花种植是‘懒汉’产业,一亩投入800元,秋收的时候能收入2000-2200元,纯收益1200-1400元,效益是种玉米的2-2.5倍”。
徐家窑村土壤肥沃,环境好,交通便利,适宜发展多样化农业经营模式,除了葵花种植,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村民们还将周围村屯的土地承包下来种植高粱、花生、西瓜、打瓜等经济作物。近几年,徐家窑村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带动产业转型,村民收入大幅提升。
党建引领促发展,建厂立项增收入
按照苏木党委、政府打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求,福发屯村党支部在外出学习考察、集体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决定发展绿色小麦产业,提高土地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玉明农机专业合作社,村集体以老村部房产入股,76户村民以土地入股、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大中型农机具入股等方式加入合作社,村集体和社员年底按股分红。合作社按照统一种子、统一施肥、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加工、统一销售“六统一”模式经营,2019年小麦种植面积达1000亩。
为深化绿色小麦产业价值,福发屯村成立福发屯面粉加工厂,面向市场直接销售“福发屯”牌绿色小麦粉,不仅加工本地绿色小麦,还吸引了周边乡镇、嘎查村前来进行加工,从而增加集体收入。合作社种植的绿色小麦在本地实现加工、包装、销售,从播种到销售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绿色标注进行,不仅省去加工费用,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广绿色品牌。村民潘伟东是玉明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员,每年种植小麦面积10亩,亩产平均800斤,按种子销售每斤2.4元,同时复种白菜还可收入1500元,是种植玉米的2-3倍。
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养殖产业提档升级
福巨嘎查是牧业大村,共有126养殖户,当前牲畜总数已达到6800头(只),其中绵羊5100只、牛1500头。2016年,嘎查党支部将集体1030亩土地设为基础母牛饲料基地,每年统一种植青贮、统一收,每户平均分配。到2019年,种植面积已达到4300亩,每亩产青贮4吨、效益达1320元,是种植玉米的3倍左右。
福巨嘎查家家都养殖基础母牛,农牧户将青贮转化为养牛饲料,走舍饲圈养之路,出生3-4个月的小牛犊市场价8000元左右。粮改饲、粮改经,种青贮、养黄牛,不仅解决了农牧民收入单一问题,还有效利用了玉米秸秆,同时拓宽了农牧民收入来源,大大提升了农牧民年收益。福巨嘎查村民包巴根那是养殖大户,前些年响应政府粮改饲号召,将青贮种植规模扩大到85亩,全部用于牲畜喂养,今年他家的牛存量达到68头,年纯收入30万元左右。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看近程,脱贫攻坚之战胜利在望;抬望眼,乡村振兴之景越发清晰。站在新的起点,莫力庙苏木产业兴乡,带领群众奔小康的强音正在山水之间回荡,群众新面貌、乡村新容貌、基层新风貌的气息迎面扑来,加快发展的步伐越发铿锵有力,一个富饶美丽幸福新莫力庙苏木正以崭新的姿态劈波斩浪,扬帆远航。
(文:乌日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