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政府领导安排,湖北省大悟县政府办公室农业科会同县水产局组成专班,深入全县泥鳅养殖重点乡镇,对泥鳅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大悟县泥鳅养殖历史及现状
在改革开放初期及以前,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少,农业环境污染少,农田、沟渠、河溪均有野生泥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发展泥鳅养殖,但仅以渔(农)户庭院或房前屋后的坑池养殖较为普遍,规模小,没有系统的养殖技术,基本是人放天养、自产自销,产量和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991年以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水资源污染和“电打鱼”等掠夺式捕捞等原因,导致野生泥鳅逐年减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县水产局曾经尝试鳅苗繁育和技术推广,发展了少量的泥鳅养殖,但农民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影响,普遍认为泥鳅养殖效益不高,致使泥鳅养殖没有发展起来。
进入新世纪以后,群众的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使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以后,泥鳅产业逐步加快发展,到2013年全县泥鳅养殖面积330亩左右,泥鳅产量达到300多吨,产值近1680万元。全县由群众自发组成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网络带动16个泥鳅养殖专业户,养殖基地均集苗种生产繁育、成鳅养殖于一体,主要集中在夏店镇杜畈村、松林村和吕王镇钱湾村、刘集镇店岗村,其它乡镇村少有养殖。
二、大悟县发展泥鳅养殖有“五好”优势
1、泥鳅品质好。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大悟地产泥鳅与武汉及南部湖区相比,虽是同样的养殖品种,但受山区土壤、水质优良等影响,使泥鳅味道更鲜美、肉质更细嫩、肉刺容易分离。最明显的特点是大悟泥鳅“越煮越烂”,外地泥鳅“煮而不烂”。2013年11月,“大悟野生泥鳅汤”被评为孝感市十大名菜之一。
2、养殖资源好。泥鳅养殖对水质、水深等水源条件要求较低,养殖池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农村房前屋后的小塘、稻田、鱼池,水深60厘米即可养殖。大悟县境内有环河、滠水、竹竿河三大河流,水库128座,塘堰2.6万处,3.3万亩农田可改造鱼池,均适宜发展泥鳅养殖。而且,畜禽粪便经过熟化处理后可以用作泥鳅养殖,有利于农村污染源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如果兴建沼气池,可以推行猪(禽)+沼+泥鳅生态链式养殖模式,既可消除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有利于泥鳅养殖发展。
3、避灾效果好。泥鳅生长期八个月,天然生命力强,环境适应性高,养殖技术相对简单、管理粗放,相对于畜禽养殖,病害较少、风险较低,更易于养殖。特别是大悟地处鄂北旱包子,“十年九旱”,需水量大的鱼类难以成规模发展。而泥鳅对井水、河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耗水量小,在水源缺乏的情况下,特别适宜养殖,如遇干旱,打一口100米深的水井即可解决水源问题,因此泥鳅非常适合在旱情较重的山区发展。
4、销售市场好。由于泥鳅是大悟的传统野生水产品,价格中低档,一般居民喜欢吃、也吃得起,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且大悟背靠武汉,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等的影响,野生泥鳅产量不断下降,国内外市场上泥鳅价格不断攀升,但仍然供不应求,给泥鳅养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据养殖户介绍,30亩规模的泥鳅养殖,根本不在本地销售,直接与武汉的酒店餐馆挂钩,专供一个小型酒店都满足不了。大悟泥鳅的良好品质,使大悟泥鳅在武汉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5、产业效益好。根据养殖实践,泥鳅亩产量约1000-2000斤,当前泥鳅市场价25元/斤左右,据此测算泥鳅养殖每亩产值可达5万元,剔除苗种、饲料、流转土地租金、池塘建设和人工投入等生产成本,每亩毛利1.5-2.5万元,而且销量没有问题,市场呈供不应求态势。每个劳力养殖2亩泥鳅,就高于一般力工型务工收入,在家就业还可照顾老人、孩子。一般每个壮劳力可以养20亩左右的泥鳅,收入远高于外出打工。
三、大悟县泥鳅养殖存在“五个”问题
1、群众认识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民群众仍是传统小农生产意识,习惯于种植粮油和经济作物,或进行家庭小型养鱼、养鸡、养鸭等传统养殖。泥鳅一度在大小农田、河沟都有野生,没有意识到“小泥鳅”可以做成大产业。只有市场观念强的少数养殖大户意识到,“小泥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增收致富的好门路。
2、田地流转问题。部分农民恋地情结较为严重,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依靠,宁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流转土地,有的流转了,也不愿意改变田地现状,导致养殖基地建设不连片。目前,除几家泥鳅养殖合作社外,大多以散养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成片,缺乏养殖规模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
3、融资投入问题。泥鳅养殖前期主要有鱼池改造建设和养殖技术方面有较多投资,如夏店镇的养殖大户就花费4万元赴连云港学习泥鳅养殖技术。而一般农民没有基础性投资能力,银行贷款门槛又较高,没有抵押就难以贷款。现有泥鳅养殖合作社想扩大养殖规模,普遍反应受资金瓶颈制约。
4、技术推广问题。目前的养殖大户基本是去外地学习泥鳅养殖技术,技术投入均比较高,一般都是几万元,客观上增加了基础投入。一些零散养殖户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懂专业技术的不多,仅凭经验和传统养殖方式,技术很难达标,特别是泥鳅繁育技术跟不上,制约了泥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5、品牌创建问题。目前“小泥鳅”产业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品牌,养殖大户也没有形成品牌意识,均没有创建品牌,没有申请商标和“三品”等相关质量认证,基本是自产自销、甚至是直销到餐馆的方式。各养殖户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四、大悟县泥鳅产业化尚需“五大”举措
1、产业规划大战略。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泥鳅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泥鳅特色养殖上升到与“四大板块一小区”同等地位的县级战略,作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在制定政策、资金投入、规划布局上给予倾斜支持,坚持用“小泥鳅”开拓出一条富有经济效益的特色养殖致富之路。
2、养殖规模大扩张。通过政策激励和算效益账,多形式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鼓励农民群众自发养殖泥鳅,通过泥鳅养殖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在土地流转、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上给予大力支持。
3、技术服务大培训。通过统一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养殖水平,下发技术资料到每个养殖户手中。水产部门对鳅苗标准、放养密度、饲料喂养、疾病防治、池塘水质监测等环节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帮助养殖户特别是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商标注册和无公害认证。
4、以奖代补大扶持。建议参照支持绿茶、油茶等产业发展的方式,每年县级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对泥鳅产业发展给予种苗方面的扶持和补贴。对泥鳅养殖池的建设和改造上,在塘堰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给予扶持。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门槛,加大金融扶持和信贷投放,以解决资金瓶颈。
5、品牌创建大市场。在稳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确保养殖产品质量过关、养殖产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鼓励养殖业主积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著名(驰名)商标,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与潜江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齐名的大悟泥鳅特色品牌,以辐射带动全县的泥鳅养殖,并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