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三农三牧 建设生态家园
“亩收入是多少?是不是宿根的?”“冬天不怕冻吗?秆叶也回收?”……9月28日,来自我市及鄂尔多斯市、乌海市、阿拉善盟等地的500多名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在杭锦后旗二道桥镇永乐村蓖麻标准化种植观摩现场提问。
这只是我市特色种植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我市努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寻找适合本地区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盘活乌兰布和沙漠资源、荒地、盐碱地,优化调整产业发展布局,不断引进新品种,水稻、花生、蓖麻、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作物遍地开花。
蓖麻(资料图)
◆特色经济作物遍地开花
“巴彦淖尔市地处北纬40度农作物种植黄金带,最大的优势是绿色农业资源。这里的作物产量高、品质好。拿蓖麻来说,它的生产周期短,从种到收只需几个月,还是宿根的,单位面积产油量高,高产品种每亩可产油150公斤以上,在这里种植产量更高。”广东清大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涂少权说。
据农情信息统计,2017年,我市通过订单发展引进水稻、花生、蓖麻、中药材、油用牡丹等特色经济作物6.43万亩。其中,水稻种植2000亩,分布在磴口县、五原县、临河区;蓖麻种植1.1万亩,分布在磴口县、乌拉特前旗、杭锦后旗;在中药材种植方面,在原有种植枸杞7万亩基础上,新增2.8万亩,新增其他中药材种植面积3.1万亩,甘草、黄芪、苦参、苁蓉、油用牡丹、板蓝根等分布在全市的5个旗县区。油料作物有油用向日葵、胡麻、油菜籽、花生等,年均种植面积30万亩左右,其中油用向日葵种植面积近20万亩。部分旗县为河套酒业、贵州酒厂种植高粱约3万亩,各旗县区农田采摘园区引种了红薯、樱桃、草莓、葡萄等观光农业品种,部分旗县根据需求恢复甜菜种植,五原县种植苋草8000亩,磴口县继续开展棉花试种项目。
磴口县在乌兰布和沙漠试种长山药30亩,到今年长山药已突破3000亩;人工接种肉苁蓉6万亩、锁阳5000亩、甘草1000亩、枸杞2000亩。今年,磴口县又引进试种黄芪、黄芩、桔梗、黑枸杞、牛蒡、牡丹等“专、精、特、优、新”品种。乌拉特前旗发展黄芪种植产业,经过一年试种,每亩地收入达到5000元。临河区艾蜜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在盐碱地利用酵素技术种植葡萄,带动城郊种植规模达170多亩。博士毕业生马瑞强在乌拉特中旗山旱区引种水果型玉米,目前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
◆因地制宜提高农业产出效益
“耕地用来种粮食和经济作物,沙漠、荒地、盐碱地也成了香饽饽。”游牧一族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贺文军说,一些企业、个人、科研机构在河套平原这一原生态生产环境上想办法,本地人想引进当地没有的新品种,外地人想合作,纷纷尝试“南种北移”“西种东进”。
涂少权说,从目前的蓖麻种植市场来看,国内蓖麻生产大约需500万亩种植面积,巴彦淖尔的盐碱地、边头地、荒地都能种植蓖麻,足以满足全国蓖麻种植需要。
“盐碱地用好了也是肥地。我们已经成功种植了200多亩蓖麻。”据查干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志兵介绍,蓖麻素有“绿色石油”的美誉,全身是宝且用途广泛。蓖麻籽可以榨油,含油量可达到50%左右,蓖麻茎秆可以制麻、造纸,蓖麻根、茎、籽都能入药。
“蓖麻不与其他作物抢好地,这一点挺好。”二道桥镇永乐村四组的种植户马立福说,他今年试种了2亩,明年还要增加订单。
“巴彦淖尔的气候和土质适宜药材种植,种植出的药材功效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药店标准,全部销往广东、广西、上海、安徽、宁夏等地,有的还出口到日本、韩国和德国。”乌拉特前旗坤辉百草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马世华说,“我们每年回收2000多吨药材,早早地就被订购一空。虽说市场前景好,可是药材供不应求,很多销售订单都不敢接,又不敢从别的地方进货,怕进回来的药材功效成分不足。药材供不应求也是种甜蜜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