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全媒体记者 董加固 杨江参 文/图
#临近春节泉州新农人笑开颜#
成片的玉米地里头,玉米饱满多汁;一颗颗红彤彤的草莓,个头大大的,压弯了枝叶;成串挂在树上的小番茄,脸儿红红的,吃起来很是脆甜……临近春节,位于泉州南安市霞美镇邱钟村的黑峰家庭农场,一片丰收的景象。
2月4日,恰逢立春时节,上午11点多,海都记者来到这片60亩的农场,阵阵青草泥土芬芳扑面而来,放眼望去,只见整个田间地头郁郁葱葱、红黄相间,一株株玉米长势喜人,一颗颗草莓和小番茄个大鲜红,试吃玉米、草莓、小番茄后,陈坤坤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陈坤坤是这片农场的主人,与周边菜农不同的是,他是一位返乡的大学生。1986年出生的“后生家”陈坤坤,因为一份难舍难离的乡村情怀,因为一个深植心间的生态农业梦,大学毕业的他毅然选择回到农村,白手起家,创办了南安黑峰家庭农场,开启了他注定不平凡的“新农人”奋斗之路。
海都记者来到田间地头,采访“新农人”陈坤坤(中)
现场:农场长势喜人,结出丰硕果实
“这是去年新试种的品种,叫妙香7号草莓,还不错,结的果子达到了预期……”在农田里,陈坤坤摘下几颗草莓,每一颗个头都很大,有四五厘米高,直径也有四厘米,重达1两。陈坤坤个头1.75米,消瘦的身板、黝黑的皮肤,说起话来透着爽朗。记者试吃了一下妙香7号草莓,不仅有一股特殊的果香味,还感觉“硬、脆、甜”,甜中带着一点酸,大约是七分甜、三分酸,总体感觉不错。陈坤坤告诉记者,试种的妙香7号草莓不多,约1亩,去年10月底试种,今年1月结果,果期可到今年的春节、元宵,“1亩产3000斤左右,1斤零售价30元,个头特别大的,1斤可零售40元,总体预估产值9万多元”。
与妙香7号草莓相邻的是红宝石草莓产地,同样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陈坤坤介绍,红宝石草莓是老品种,已种了多年,去年种了5亩,每亩3000斤,亩产1.5万斤,每斤零售价30元,预估产值45万元。记者见红宝石草莓个头也很大,也有1两重,试吃了一下,果肉会稍微软一些,味道偏淡,但饱感较强,试吃两三颗后,就感觉饱了。“去年10月初就种了,最近这一个礼拜丰收丰产,要马上进行采摘,不摘的话,遇到冷雨天,就会烂掉。”
陈坤坤采摘草莓闻香味
除了草莓,陈坤坤去年9月份还种了2亩多的小番茄,去年11月底就可以采摘了,采摘可持续到今年4月。“1亩产值约4000斤,2亩约8000斤,1斤15元零售,预估产值12万元。”陈坤坤介绍,这个小番茄来自台湾千禧品种,长得很高,有1.7米,结的果子也很多,红的果子像樱桃。记者试吃了一下,口感脆甜,因为种在露天,陈坤坤说,不时会有小鸟来“光顾”,后来只好在上面弄防护网。
这片60亩的农场,陈坤坤主要种的是黄白色玉米,春秋两季,种有30多亩,每亩1000多斤,每斤零售10元,预估产值30多万元。“表现还不错,长势可以,陆续可以收了,工人的工资也可以发了。”陈坤坤笑着说,随后现场摘下几个饱满的黄白色玉米,剥皮后,掰断玉米生吃起来,口感清甜、汁多。除了可直接食用的水果玉米,陈坤坤去年还试种了三亩地的黑玉米,长得也可以。
玉米长势喜人
背后:发展一二三产融合,建好美丽乡村
陈坤坤是一名“80后”,也是土生土长的南安人。2008年,陈坤坤从沈阳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因为对土地有一份割舍不下的感情,陈坤坤辞去稳定的工作,带着2万元返乡创业,一头扎进了“黑土地”,当起了一名“新农人”。一路摸爬滚打,陈坤坤在这60亩农场里,先后种植过几十种瓜果蔬菜。经济效益可观后,他通过探索一二三产融合,重塑乡村文化,拓宽产业价值,建好美丽乡村,每年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当地超过50个就业岗位,稳定帮助33户困难群众增收,他的农场也被评为省级农场示范场。
令陈坤坤感到鼓舞的是,这几年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政府的帮助下,陈坤坤有机会从田间走向课堂,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等培训,不断“充电”学习。越来越多的科技特派员来到农场,为他答疑解惑,提供技术帮扶。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他认识了更多“新农人”,一起共商“农事”。而他也不吝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让更多的农业创业者少走弯路。
农场吸引了不少市民朋友
“我想打造绿色生态农业,也想让孩子们离开钢筋水泥,亲近泥土,感受播种的希望,体会施肥的艰辛,看见嫩芽破土时的坚韧,尝到秋季收获时的不易。”陈坤坤告诉记者,他把自己的农场打造成田间课堂,每逢周末、假期,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农场,体验采摘乐趣、了解蔬菜的成长历程。截至目前,农场已开展20多期田间课堂,而他也成了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知农爱农”的种子。
如今,农场种植了草莓、水果玉米、小番茄、甘蔗、四季豆等农作物和水果。在陈坤坤的悉心打理下,整片农场生机勃勃、丰收满满,他对农业发展充满信心,也相信明天会更好、日子会越来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