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新在电脑前学习最新的养殖泥鳅的知识。
黄建新养殖的泥鳅。
黄建新正在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
红网时刻通讯员 姚巍 益阳报道
轮椅,限制的只是一个人身体上的自由,限制不了的是他的梦想和追求。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多人都无法想像,眼前这位坐在轮椅上,身穿T恤,话语不多,目光中透着坚定和骄傲的中年男子黄建新,竟是益阳市赫山区有名的“泥鳅大王”!
黄建新仿佛施了魔法,滑溜溜的泥鳅在他手里变得不再“调皮”,而是“乖巧听话”,“游”向了周边养殖户的池塘里,“游”向了老百姓的餐桌,更“游”来了黄建新和他的伙伴们的新生活……
突变
2010年正月初五是黄建新刻骨铭心的一天。这一天,他突发脑溢血,生活从此被彻底改变了。“发病前,我可是一餐能够吃下三碗米饭,喝上二两小酒,身体棒得很!”“发病后,我在医院住了3个多月,出院后也一直在做康复治疗,但身体已经恢复不了从前的状态了,左半身不能动弹。”黄建新回忆着十年前的那场变故。
黄建新的老家在益阳高新区的羊舞岭村,因地处市郊,他为人实在,脑子又活,很快干上了承包建筑工程的工作,通过多年的打拼逐渐积累些了小名气,也为自己赚下了一定的财富。
突如其来的大病改变了黄建新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里,黄建新情绪低落、消沉,甚至一度想要离开这个世界。但看着一直守在他身旁的妻子和三个正在读书的女儿,他重新振作起来,为自己也为家庭寻找新的方向。
触发
身体不便的事实摆在眼前,原有的建筑施工工作肯定是做不成了,那么坐在轮椅上又能做什么呢?从2010年到2011年,黄建新一边积极配合治疗,一边苦苦地思索。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2012年的一天,黄建新在收看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时,一位养殖泥鳅的致富达人的事迹深深触发了他。“泥鳅好啊!”他感慨不已:“好吃!好养活!就养泥鳅吧!”
确定了奋斗方向后,黄建新拿出了当年干建筑工程的那股拼劲和狠劲,积极物色养殖场地,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新的行业。通过朋友介绍,他来到了水产养殖业基础比较好的兰溪镇沙岭村,通过土地流转承包了20亩水塘。
挫折
然而,命运再一次捉弄了黄建新。
“我当时也太信任别人了,不知道泥鳅养殖行业中的所谓‘行规’。当时投入了6万元,按时价能够购买20万尾鱼苗回来,但实际上短斤少两,只买回来了2万尾。”黄建新平静地回忆起往事:“当时我的技术也没有过关,主要是清塘不彻底,2万尾鱼苗回来后,养殖了几个月,几乎没有什么收成,一年下来亏了18万元。”
挫折,只会让强者越来越强。不服气的黄建新继续接着干。技术不行,就拼命学,身体不方便,他就通过网络不断地向各地养殖高手学习请教,仔细地思考揣摩,逐渐地掌握了养殖泥鳅的要领。他发誓,一定要诚信经营,改变泥鳅养殖中存在的一些陋习,努力打造上下游共赢的良性轨道。
发展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黄建新舍弃了泥鳅养殖成鱼的环节,专攻孵化幼苗到培育寸苗的环节。
“他就是这个牛脾气!”妻子吴凤莲笑他:“最喜欢啃硬骨头。泥鳅养殖最难的一环在哪儿,他就主攻哪儿,吃尽了苦头也不后退。”
从选种鳅、泥鳅人工催产孵化、池塘清塘、解毒培水、培育寸苗……黄建新一点点地摸索前行,试验、失败;再试验、再失败,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与实践,黄建新终于掌握了泥鳅产卵、孵化、培育、养殖及病菌防治系列技术,把台湾泥鳅苗和本地青鳅苗的存活率由最开始的不足30%提高至70%以上。他成功了!笑容终于回到了他的脸上。2018年12月,黄建新正式注册成立了新莲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年繁殖泥鳅能力泥鳅水花可达100亿尾,培育泥鳅寸苗1亿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