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湖北省洪湖市针对鳜鱼市场一直看好的特点,转换发展思路,积极探索鳜鱼养殖技术,把鳜鱼养殖作为水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品种来推广。据了解,全市鳜鱼养殖面积达48.2万亩(其中蟹池套养41.6万亩,“四大家鱼”池套养5.5万亩),占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的41.3%,年均为市场提供优质鳜鱼8100吨以上,仅一条鳜鱼每年为洪湖渔民带来近5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主要措施是:

一、转换思路调结构,把鳜鱼养殖当主业来抓。洪湖市现有水产养殖面积116.6万亩,其养殖规模、水产品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市)淡水水产第一,但养殖效益远远低于沿海一些先进县(市),尤其是池塘养殖发展到现在,“四大家鱼”产量基本达到极限。随着水产养殖对饲料的不断依赖,渔药、渔饲料价格不断攀升,常规鱼产量空前提高,而效益却历史性地创低。鳜鱼作为本土经济鱼类,以其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刺少肉多、味道鲜美,成为当今市场“宠儿”的地位而备受消费者青睐。针对现状,洪湖市水产局党委一班人集思广益,冷静分析,把推广鳜鱼养殖作为洪湖水产从水产大市向水产强市跨越迈出的第一步,一方面组团赴广东等地学习鳜鱼养殖技术,与沿海一些配套先进的养殖企业就鳜鱼种、饵料鱼等签订产销合作协议,另一方面采取算效益帐、讲养殖技术,发动本地养殖企业、渔民大胆尝试,新滩镇东湖村六组渔民曹时平,率先专养鳜鱼12亩,年收入26万元;大沙湖管理区宋家沟办事处三队养殖户赵小云,在养殖的100亩“四大家鱼”池中套养鳜鱼5600尾,收鳜鱼6200斤,增收12.5万元等。水产部门及时组织专班,实地总结,并召集全市100多个水产科技示范户现场观摩,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影响很大。通过几年的推广,鳜鱼养殖已成为洪湖水产养殖的主导品种。据摸底,全市鳜鱼养殖面积48.2万亩,年产值突破5亿元,且效益一年好过一年。

二、因地制宜选模式,鳜鱼专养、套养都可行。洪湖养殖鳜鱼主要是三大模式,一是鳜鱼专养,以洪湖市长江水产养殖公司为龙头,幅盖全市养殖面积1.2万亩,采取养殖1亩鳜鱼配套4亩饵料鱼的办法,亩产鳜鱼500公斤左右。该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养殖户能把握市场行情,随时捕捞,避免突击上市,其市场售价一般在80元/公斤以上;二是蟹池套养鳜鱼。以滨湖为龙头的洪湖沿湖一带普遍推行。全市虾蟹鳜套养面积41.6万亩,几乎所有养螃蟹的池塘每亩都要套25-30尾。其特点是能有效清除蟹池内野杂鱼类,避免野杂鱼对螃蟹脱壳造成的损害,同时又为鳜鱼生长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来源,在不需投放饵料的状况下,亩鳜鱼直接增收500元以上,提高了池塘产出率;三是“四大家鱼”池内套养鳜鱼。以大沙为龙头的洪湖长江一带,套养面积约5.5万亩,并逐年增多,“四大家鱼”池内套养鳜鱼,不仅能有效清除池内野杂鱼类,避免了野杂鱼类与主养鱼类争饵料、争溶氧、争空间,同时还能消除池内体弱、规格小的劣质鱼种,以低价值鱼换取高价值鱼。此外,条件较好的池塘还可套养部分草鱼、花白鲢、鲮鱼等寸片,鲮鱼又是底栖鱼类,是鱼塘塘底很好的“清洁工”,既可供鳜鱼做饵料,又可清除水底残饵和杂质,还能增加可观的经济收入。

三、分类指导把“四关”,确保鳜鱼养殖出高效。鳜鱼是目前淡水鱼中唯一不吃饲料,靠捕食活动鱼、虾生长的淡水优质鱼。早在2002年,洪湖市水产局就通过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发布了“洪湖鳜鱼”地方标准,在实施标准过程中,十分注重把握环节,分类指导。一是把好鱼种关。洪湖鳜鱼养殖以套养为主,鱼种大部分从广东引进,鱼种规格非常关键,一般要在5厘米以上,5厘米以上的鳜鱼苗自主摄食能力较强,比较容易捕食到饵料。因此,用大规格的鳜鱼种套养到池塘,可提高鳜鱼的成活率。投苗时间以6月上旬为宜,这时池内已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一些野杂鱼可供鳜鱼摄食,而且此时春繁的鳜鱼苗的规格一般也达5厘米以上,适合套养。若放养过早,池内野杂鱼数量少,鳜鱼种规格也较小,直接影响成活率;投放密度应根据池塘饵料鱼而定,一般每亩套养50-80尾较为合适;二是把好饵料关。饵料鱼是否充足,关系到鳜鱼养殖的成败,专养池每亩鳜鱼至少要配套4亩养殖的饵料鱼供给,饵料鱼一般为广东引进的鲮鱼水花。套养池在投放鳜鱼种时,可适量投放鲮鱼或“四大家鱼”夏花(每亩10万尾左右)供鳜鱼捕食。这样可保证一段时间内鳜鱼都有足量的、适口的饵料鱼,能较好地促进鳜鱼生长,即便部分未被鳜鱼捕食的夏花,也将长成健康优质的大规格鱼种;三是把好水质关。鳜鱼对水质要求较高,一个稳定、清新、溶氧充足的水环境才能保证鳜鱼的正常生长,具体而言,池塘水深不低于1.8米,溶氧5毫克/升以上,水体透明度35厘米左右,水质偏碱性,高温季节每10天加注新水或换水一次,每20天施用适量生石灰一次(一般15千克/亩),以改善水质条件和水体环境。增氧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阴雨天气需及时增氧;四是把好用药关。鳜鱼对渔药较敏感,使用时要特别谨慎,计量要准、泼洒要均匀,药物浓度宜低不宜高,高温季节尽可能不用药,尤其是禁用敌百虫等有机磷类药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